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零距離,零尊重。
2019/08/15 14:09:14瀏覽15|回應0|推薦0

平常習慣聽聽廣播、偶爾也看看股票、加入幾個興趣社團,當然也會關注幾個喜歡的作者之類的。這些和大部份人都相同,也是網路社群帶來的方便之處,並沒有什麼特別可以說嘴的。

有段時間,我常看到某位作者將私訊的內容截圖出來,他表示他真的很傷腦筋,書上明明已經載明了投資的操作方式和經歷,但對方的要求卻作者覺得應該要將交易的明細公開出來,好證明他在股市上的操作可信度;又或者是書或許看了、買了,但股票上上下下,不靠自己做功課摸索,卻私訊指望作者能報個明牌,到底幾時該買,會不會賠?

這種狀況在現今社群平台越來越普遍,就好像走到人家門口,就直接踹開人家大門一樣無禮。

以前沒有社群平台的時候,不管是作者或明星、名人,任何公眾媒體人物,不可否認的和一般小老百姓有某種程度上的距離,一來因為我們無法深入他們的生活、二來沒有窗口可以直接和他們對話,所以我們只能透過自己的想像來決定他在我們心中的型像,不管是好消息壞消息,傳遞的速度總是很有限。

但現在網路社群媒體便利到無孔不入,不管是有著小編管理的官方LINE,或是私人經營的粉絲團,高人氣的背後總得面臨大量的私訊或留言,銳利又直接的內容,常常讓當事人又是受傷、又或者哭笑不得。我們最基本的尊重,在這種便利的社群媒體前蕩然無存。

覺得不滿就直接到該粉絲團或該員臉書留言、覺得質疑就直白提出問題,但卻不曾想過,難道你可以接受別人沒來由的就衝進你的家裡指責你、對著你大罵的那種感受嗎?如果不行,為何卻把這些負面情緒或莫名的問題就丟給別人呢?

我們不能否認社群平台給了這些公眾人物很大的展示空間,但在我們覺得十分接近他們生活的同時,不管是善意的負面的、想提問的、鼓勵的,能不能也當成如同人與人間面對面對互動般的,多一點尊重,少一點惡意。

而不是把自己的情緒丟給對方,就指望對方一定要回應。
說起來,現在或許人與人之間不管什麼身份都是零距離,畢竟連總統臉書都得有接受民眾罵的雅量。但將手指著對方時,也幾乎零尊重。

不過,如果是刻意要引戰的話,就不在這範圍之列了,畢竟動機不同,這種情況下真要彼此互相尊重,還是挺困難的。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ancelot0526&aid=128533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