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國人近百年難得的機遇,一個和平、繁榮、民主、發展的兩岸,將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契機。
2005/10/30 17:47:13瀏覽767|回應1|推薦2
中國國民黨榮譽黨主席連戰「參觀淞滬抗戰紀念館後談話」參考資料


前幾天,我參觀了「九一八事變紀念館」,今天又看了「淞滬抗戰紀念館」,從北到南,好像進入了一場時光隧道,好像再一次身歷其境抗日戰爭的歷史。這兩個紀念館的歷史文物雖然不一樣,但有兩點是不變的。第一點是日軍的殘橫暴行,第二點是我軍民的無畏犧牲,不怕槍砲的精神。

淞滬戰役是抗戰初期的重要戰爭之一,在這一場戰役中,我們以寡敵眾,以落後的裝備對抗先進的裝備,但我們粉碎了日本「三月亡華」的迷夢,也讓國際社會對中國軍隊英勇奮戰的精神刮目相看,更為我國的抗日聖戰爭取更多整軍備戰的時間。日軍在淞滬會戰三個月時間內,投入十個師二十八萬人的兵力,並以先進的軍艦、飛機、坦克等形成優勢的火力猛攻,我國軍部隊終於在十一月十二日撤出上海。

在淞滬會戰期間,國軍英勇抵抗日軍侵略其中有太多太多的可歌可泣的事。例如姚子青營長率全營官兵,力守我們寶山這個地方(按︰淞滬抗戰紀念館即在上海寶山),數度擊退日軍猛烈的攻擊,奮戰二晝夜,多數壯烈犧牲。又如「淞滬會戰」後期國軍部隊都撤走以後,謝晉元團長奉命率五二四團一個營的兵力,四一0人左右死守閘北四行倉庫。當時爲了迷惑敵人,謝晉元對外宣稱有八百人。這就是名震中外的「八百壯士」。八百壯士人人抱定必死的信念,爭先殺敵,力抗日軍,當時上海淪陷區中,八百壯士孤軍奮戰四晝夜,並在四行倉庫樓頂升起了中華民國的國旗,這樣英勇愛國奮戰的精神,不僅感動了上海地區的民衆,也傳頌在中國的每一吋土地上,激發了全國同胞犧牲抗日的勇氣,這些都是我們永遠不能忘記的抗日史實。

淞滬會戰雖然是八年抗戰的序幕,但由這一場會戰來看,我們可以說日本已經註定戰敗的命運,因為全國上下已有戰至最後一兵一卒的決心,也因此,淞滬會戰在整個抗戰史上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胡錦濤主席在今年九月三日紀念抗戰勝利六十週年大會的講話中,也明白表示,「在對日抗戰期間,以國民黨軍隊為主體的正面戰場,組織了一系列大仗,特別是全國抗戰初期的淞滬、徐州、武漢等戰役,給日軍以沉重打擊。」這顯示出,抗戰時期中國國民黨對中華民族具有重大貢獻。我們很高興兩岸能夠從更高的民族角度來看待這一段抗日歷史,我也希望兩岸能夠共同充實抗日戰爭的歷史真相,這樣才對得起抗戰期間為中華民族而犧牲的三千萬軍民。

我在這幾天參觀了「九一八事變紀念館」和「淞滬抗戰紀念館」,我深深覺得,我們必須以更寛廣的歷史胸襟來為我們自己定位。抗戰八年,我們擺脫了不平等條約,我們光復了台灣,我們成為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以及常任理事國,中文並被列為聯合國之正式官方文字之一。但不可否認的,抗戰結束之後,我們又經歷了內戰以致於兩岸兩種制度彼此進行實驗。這一段時間,兩岸各自經歷了波濤起伏,雖然隔著的一道海峽未曾改變,但兩岸曾經遠如天涯,今天雖未近如毗鄰,但各方面的生活都在接近之中。我必須再強調一次,今天兩岸的情形,是中國人近百年難得的機遇,一個和平、繁榮、民主、發展的兩岸,將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契機。當我們用歷史的胸襟看兩岸,黨派利益又何足輕重、個人毀譽又何足掛齒,這是我對兩岸領導人最大的期許。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urich&aid=92039

 回應文章

現代孔明陶朱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彼得.杜拉克的預言失靈了
2005/11/12 11:47

中國私人經濟的增長正在大幅改變中國的社會面貌。如果說,「文化大革命」在經濟領域是「割資本主義尾巴」或「割私有制尾巴」的時代,30多年後的今天,輪到「割公有制的頭」了。加入WTO,「國企改革」走向結束,未來10年中國勢必進一步私有化,建立保障私人財產權的一整套制度。除了少數「國企」外,大多數「國企」將通過各種途徑私有化。

當代有廣泛影響管理學家彼得.杜拉克在他的新作《下一個社會》中說,從1700年開始,中國每隔50年,都會發生一次農民暴動。最近一次是毛澤東領導的農民暴動,在1949 年推翻了國民黨政府。

從農民暴動50年週期來看,如今中國已經渡過了危險期!


☆☆☆開張天岸馬 奇逸人中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