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8/31 21:38:29瀏覽806|回應2|推薦43 | |
題解:本詩二首為七言律詩,收入《全臺詩》第參冊。三貂山又稱三貂嶺、三貂角,乃臺灣最東境的岬角,即今新北市貢寮區福連里與宜蘭縣頭城鎮石城裡之間,海岸遍布岩石,攀越極為艱難;楊廷理為了噶瑪蘭設治,曾五度入蘭,三登三貂嶺;此詩為嘉慶15年(1810),楊廷理二登三貂嶺,一方面寫其所見景觀,一方面思及設治之困難,而抒發感慨之情。 作者簡介:楊廷理(1747-1816)。字清和,廣西柳州府馬平縣人。分別三度來臺,前後十六年,可說是清代治臺官員中,最熟悉臺灣事務者。請詳《智慧型全臺詩知識庫》。 不矜權術老迂儒1,天付精神續舊圖2丁卯(1807)秋予堵緝海寇始至噶瑪蘭,經申請收入版圖,未荷允奏。今奉旨查辦,方制軍交予籌度。勞勩3敢云惟我獨,馳驅偏覺與人殊。青山到眼春成夢,滄海當關靜似湖。可怪躋攀無腳力,重來絕頂汗如濡4。 注釋:1. 不矜權術老迂儒:矜,自大,自誇;老迂儒,作者。此句謙稱自己是個不擅權謀的老書生。 延伸閱讀:1. 林占梅〈詠三貂嶺〉,《潜園琴餘鈔簡編》。 我會選讀三貂嶺詩,因為我的故鄉貢寮就在那一帶。三貂嶺車站在瑞芳區,三貂吟社在雙溪區,三貂角在貢寮區。三貂是個廣泛區域的名稱,橫跨上述三區,就地理位置言,這三區是連在一起的。 詩題:孟夏六日重上三貂山頂口占二首。楊廷理另有〈上三貂嶺〉:「衡嶽開雲舊仰韓,我來何福度艱難。腳非實地何曾踏,境涉危機亦少安。古逕無人猿嘯樹,層顛有路海觀瀾。敢辭勞瘁希恬養,忍使番黎白眼看。」第二句,作者注:「淡水以北瘴雨陰霾,終歲不開,惟六、七月稍霽。予上三貂,入蛤仔難,此數日晴朗,人以為神助。」蓋此句由第一句而來,首句用韓愈登衡山,遇風雲阻路,後因禱告脫險事。末句,作者注:「春杪蛤仔難居民即為闢路,予弗克至,茲再不至,失信於民矣,可乎!」此詩頷聯寫三貂嶺行路難,頸聯寫猿猴嘯樹間及三貂嶺上可看海。尾聯寫為不失信於民,故不辭勞瘁登三貂嶺,由此詩可見楊廷理之勤政愛民。 「青山到眼春成夢,滄海當關靜似湖」、「矗立參天雲際樹,橫空跨海雨餘虹」此四句寫景甚佳。但也有煩惱政務的句子,蛤仔難分類械鬥也很嚴重,楊廷理很傷腦筋。臺灣雖在康熙年就正式收入清朝版圖,但並非全臺灣都收入版圖,蛤仔難要遲至嘉慶年間才設官治理。版圖的意義是戶籍,沒有編戶籍,設官署治理,不算真正統治。楊廷理屢次上奏設官治理,均無法得到朝廷肯定,其後得到閩浙總督方維甸的贊同,楊廷理頗感謝方氏的知遇之恩。 楊廷理登三貂嶺,因為此地是通往蛤仔難的必經之地,非為純粹遊山玩水,他公務在身,一邊賞美景,一邊又要惦記公務,這是他這三首三貂嶺詩的共同特色。林占梅的〈詠三貂嶺〉就完全沒有公務的包袱,可以專注地賞景。 疊壑重岩百狀呈,淡蘭於此判疆域。山深路自雲中出,嶺峻人從樹杪行。 夾道花從風裡馥,懸空水帶石頭鳴。嵯峨幾欲登天似,濃靄還多撲面生。 第五句,作者注:「其嶺多秋海棠花」頸聯,李本作:「夾道群花風送馥,激湍流水鳥添鳴」一寫石頭鳴溪中,一寫鳥鳴,意境均佳。我最喜頷聯,所以將它作為本篇題目。末句寫濃靄撲面生,也很有趣,三貂煙雲飄進了林占梅的詩中。 感謝先人留下這些三貂嶺詩,書寫我那壯美的故鄉。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