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乾隆版的小三通
2012/08/29 09:00:32瀏覽353|回應0|推薦13

時維二月中和節1,天氣晴明浪澄徹。鷺門待濟匝月
2,一朝理楫3心怡悅。鳴鑼擊鼓舟師迎,拔椗許許歡同聲4。抓桅整繚候風信5,四面飄飄揚旗旌。港繞山迴指大嶝6,兩峰對峙如門徑7。絮絮鐘磬出雲端8,共言此地頗幽勝。探奇未暇蠟屐9登,訂遊約爽虎溪僧虎溪僧曾約余舟過,遊大嶝山。好山看遍且觀海,眼界開豁心神凝。停橈忽向寮羅地名捭10,呀呷11無風亦簸灑。更兼海氣湧臊腥12,重暈頭眩輕也備13。守風七日藉風便14,倏忽千里茫無邊。島嶼青青四山失,只見上天下水相膠連15。渾淪囊括地軸逸16,洗濯星辰浴日月。有如混沌未分之兩儀17,朔南何方東西暱。餘皇18巨艦輕於毛,一葉泛泛隨波濤。後船瞥見前船底,彷彿露出鯤魚
19。形形色色見未見,灼灼爍爍閃流電。似燹非燹燐非燐20,云乃鹹氣浮光夜炫煽。認副駕渡洋官船為正駕,餘船為副駕,招鄰舟,火號高燒明星流。天雞21未鳴天已白,茫茫飛渡黑水溝海中有黑水如溝。黑水之溝黑逾22墨,蛟鯨宮闕龍伯國23。任爾銅船鐵梢公24,每每過之生喘息。我曾泛歷江與湖,自謂大觀難為徒。睹此爽然翻自
25,川渟瀆渚等盃盂26。浩浩落落27有如此,一腔豪氣何時已。酒酣夜半擊楫歌,刮起黃頭盡傾耳28。最憐徐福29三千人,昔年過此曾問津30。求仙採藥那可得,至今漆齒作文身31。八十年前驅鱷戰謂平鄭逆也,兇人革心先革面。九州之外又九州,盡入版圖要荒甸32。置官命吏滄溟東,捧檄33萬里乘長風。坎34險如夷履平地,丈夫如此亦豪雄。

題解

本詩為七言古詩,收入《全臺詩》第貳冊。此詩是描述作者從廈門要到澎湖就任搭船的經過,在廈門等待將近一個月後,終於在農曆二月初一準備出發,據《澎湖紀略‧官師紀》所載,作者於「乾隆31年(1766)2月19日到任澎湖通判」。全詩寫來,讓人彷彿跟著作者從廈門出海,一路經過大嶝山、小嶝山島、黑水溝,向著澎湖前進,一幕幕讓人驚嘆的風景陸續映入眼簾,作者筆鋒迭盪多轉,更藉著「酒酣夜半擊楫歌」,遙想徐福與鄭氏時代,留下無限的想像空間,此與其他清代宦臺詩人多描寫渡海的驚險與黑水溝的暗潮洶湧的情景,大異其趣。

作者:

胡健

作者簡介:

胡健(?-?)。見〈十三澳詩十三首之十二〉。

 

注釋:因字數太多,從略,請查閱愛詩網。

 

延伸閱讀:

1. 胡健〈到澎湖境〉,《全臺詩》第貳冊。
2. 胡健〈澎湖歌〉,《全臺詩》第貳冊。

(吳青霞)

﹝以上資料轉載自《臺灣古典詩主題詩選資料庫》,謹此致謝﹞

上引詩有些作者原注竄入本文,茲說明如下:注9後「虎溪僧曾約余舟過,遊大嶝山。」為原注。注10前「地名」為原注。注20後「渡洋官船為正駕,餘船為副駕」為原注。注21後「海中有黑水如溝」為原注。注31後「謂平鄭逆也」為原注。

像渡黑水溝這種題材,不以長篇七言古詩表現,無法顯現其豪雄壯闊。朱光潛在〈中西詩在情趣上的比較〉一文中說:「西方詩人所愛好的自然是大海,是狂風暴雨,是峭崖,是日景;中國詩人所愛好的自然是明溪疏柳,是微風細雨,是湖光山色,是月景。」﹝見《詩論》,三聯書店1984年版,頁74﹞這段話就整體的差異性而言,確實如此,但在中國古典詩中,也有寫面對海洋時的豪邁的,胡建的〈渡海紀行〉是此中的佼佼者。

寫豪雄壯闊的景象,古代詩人喜歡運用神話傳說表現。「天雞未鳴天已白」典出南朝任昉《述異記》:「東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樹,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雞,日初出,照此木,天雞則鳴,天下雞皆隨之鳴。」這裡反用其意,「天雞未鳴天已白」顯現他們在渡海的舟中比神話世界的桃都山還要早看到太陽,他們所處之境比較早天亮。「蛟鯨宮闕龍伯國」龍伯國是古代傳說中的巨人國,哈哈!他們一行人來到巨人國的地界了。「最憐徐福三千人,昔年過此曾問津。求仙採藥那可得,至今漆齒作文身。」這裡好像說原住民是那三千童男童女的後代,此說不一定有歷史文獻及科學證據,胡健在這裡把文學想像拉回到西元前210年。

這首詩還寫到他驚奇的海洋經驗。「島嶼青青四山失,只見上天下水相膠連。渾淪囊括地軸逸,洗濯星辰浴日月。有如混沌未分之兩儀,朔南何方東西暱。餘皇巨艦輕於毛,一葉泛泛隨波濤。後船瞥見前船底,彷彿露出鯤魚尻。形形色色見未見,灼灼爍爍閃流電。似燹非燹燐非燐。」這些海洋經驗都很讓人稱奇,在古典詩中罕見。

作為乾隆年間的官員,他把鄭氏政權提上一筆。「八十年前驅鱷戰,兇人革心先革面。九州之外又九州,盡入版圖要荒甸。」清朝官吏士人偶而會在詩文中「消費前朝」。

「我曾泛歷江與湖,自謂大觀難為徒。睹此爽然翻自失,川渟瀆渚等盃盂。」可謂「曾經滄海難為水」。但此行「一腔豪氣何時已」、「坎險如夷履平地,丈夫如此亦豪雄。」還蠻「自我感覺良好」。

此行是胡健從廈門坐船赴澎湖就任,這首詩紀錄了「乾隆版的小三通」。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ungliaolinyaolin&aid=678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