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臺灣古典詩歌中的風災書寫(林耀潾 撰寫)
2014/06/09 23:31:29瀏覽3198|回應1|推薦28

戴雅芬《臺灣天然災害類古典詩歌研究─清代至日據時代》說:「先民對於強烈的暴風,仍習慣稱之為『颶』,到了日據時代張純甫、李騰嶽、陳逢源等人之後,才較常直接以『颱』入題。在詩人方面,清代不少宦遊來臺的詩人都有遇強風的特別經驗,並以之入詩,後來隨著本土士子的崛起,如鄭用錫、林占梅、洪棄生、許南英、許孟青、林朝崧、張純甫等人,均有風災類詩歌的創作,可見不管是發生海上或陸上的風災,在臺灣都是極為常見的。」(頁61)臺灣的風災大多因颱風而起,颱風登陸臺灣,或在臺灣周邊海域,常常帶來豪雨,因而常常發大水,洪災氾濫。有些風災因焚風而起,之後常帶來旱災。本文的寫作,主要以《臺灣古典詩主題詩選資料庫》為中心,參考此《資料庫》各篇之後的「延伸閱讀」所列詩篇,並蒐尋《智慧型全臺詩知識庫》,以加深認識。風災書寫仍可採用前文地震書寫所言「宏大敘事」、「私人敘事」的視角。

誰的風災?明鄭詩人盧若騰(1600─1664)的〈丙申三月初六日大風覆虜〉此詩所寫不是我方的風災,而是敵人(敵虜)的風災。永曆10年(順治13年,1656)清定遠將軍世子濟度率軍攻打駐軍廈門的鄭成功,不料颶風來襲,讓原本秩序井然的戰船,頓時散亂翻覆,敵軍將士紛紛掉入海中。是以詩人在詩歌開頭便歡欣直言「雖有千萬卒,不如一刻風。」、「風勁而亄敵,一刻成奇功。」戰局逆勢翻轉,可謂上天助鄭成功奪勝。原本敵軍乘潮出兵,以為穩操勝劵。「虜笑指三島,云在吾目中」的描述,凸顯敵軍一開始的志得意滿,然而一場大風,讓敵軍棄甲而逃。寫敵軍潰敗之句,如:「隊隊舳艫接,打斷似飛蓬。齊擐犀兕甲,往謁蛟龍宮。亦或免渰溺,飄來沙上艐。猛獸傷入檻,鷙鳥困投籠。」形象生動,比喻貼切。「始知乾淨土,不容腥穢訌。」二句,則大義凜然,不容敵虜紛亂我乾淨國土。此詩《臺灣古典詩主題詩選資料庫》歸在災異類,似亦可歸在戰爭類,或兩存之。此詩為五言古詩,三十句,一百五十字,寫戰爭,又寫災異,屬「宏大敘事」。

黃守謙〈暴風雨行〉又是一首又言天災,又言戰爭的古詩,此詩為七言古詩,五十六句,三百九十二字,屬於「宏大敘事」。此詩描寫的暴風雨發生於日據大正3年(1914)正值農曆閏五月的端午節(6月27日)後。前半部形容暴風雨之猛烈與災情,後半部寫其時第五任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親率日軍攻伐太魯閣蕃社。寫風災詩句如:「未幾天氣陰且霾,棟搖瓦翻萬木折。稻似黃雲任捲舒,十分摧落三分餘。既穫未乾稿已爛,一場豐作付華胥。豆棚瓜架盡傾覆,園圃收成望又虛。牖戶綢繆已莫及,橋梁流失水盈渠。風威愈張雨不休,山間拔木浪翻舟。低鄉淹沒傳危卵,驚動珠簾十二樓。如馬奔騰韻泙湃,飛雲遍覆五大州。」這些摹寫災情的詩句,非常生動,當時臺灣所設五州,全遭此災。寫日軍神勇攻伐的詩句如:「天威浩蕩軍威揚,伏莽蚩蚩膽魄落。糧糈雖備運搬難,幾乎掘鼠與羅雀。所幸從軍負氣豪,越山直似破狂濤。蠻氛掃蕩生民福,嶂壘迷濛濕戰袍。赴役人夫少雨具,巖棲氣冷費悲號。天心淬勵於斯輩,箕畢施威一旦遭。」日軍克服糧食補給的困難,精神戰力昂揚,平定了太魯閣蕃。和清軍攻打廈門遇颶風而大敗的情況不同,這次颱風沒有讓日軍戰敗,筆者以為,日軍打太魯閣原住民乃由陸路進攻,並無船艦,而日軍精兵盡出,指揮者又是在日俄戰爭中建有軍功的伯爵,所以能夠取勝。此詩與盧若騰上詩相比,這次颱風沒有痛擊侵略者。黃守謙是臺灣文人,日據時期的臺灣文人,把自己「內化」為日本皇民,寫了不少「天皇萬歲!」、「皇軍萬歲!」歌功頌德、諂媚卑屈的詩文。可悲!

陳肇興〈拺中大風雨歌〉為七言古詩,三十八句,二百六十六字。此詩寫臺中盆地的大風雨災,用很多詩句摹寫大風雨災慘況,如:「十圍杉楠摧作薪,萬叢梨柿散如雹。洶洶波浪天外來,頃刻平地為川瀆。東鄰纔報流麥田,西舍還聞破茅屋。野水平添七尺高,漲痕遙沒千畦綠。黃雲滿地抽鍼芽,餘粒但供烏雀啄。詰朝雨止風亦停,鄉村十家九家哭。」最後一句讓人悚然大驚。大風雨災造成家破人亡,作物無收,農田流失,已經夠悲慘,人禍更加讓人痛心疾首。「老農垂淚前致辭,乞減半租救饘粥。里胥下狀來催租,悉賦輸將苦不足。輸官不足還賣田,稻田雖廢硯田贖。」荒政的內容應該是賑濟、減稅、撫民,而此詩所述卻是官府的暴斂,災民實在太苦了!

丘逢甲〈熱風行〉為七言古詩,三十六句,二百五十二字,寫焚風之災。摘錄詩句如下:「煮海焚山眨眼間,欲赤洪荒已開地。百蟲私軍更助虐,蠢蠢蠕蠕額書字。風吹稻苗焦復焦,留根未焦與蟲餌。」、「官租火急不可延,且脫殘衫付質肆。寒蟲上壁草根盡,城里何人尚歌吹?」這些句子呈現焚風、病蟲害、農損、飢荒、苛政、沒心情過年。農民居然要脫去殘破衣衫典當交租,這種官府太可惡!太可恨了!

許南英(1855─1917)〈紀暴風〉為五言古詩,五十六句,二百八十字。有如下詩句:「田疇如野燒,耕者泣相望。是名麒麟颶,古書或不妄。我聞去年秋,更甚如此狀。遍地盡災黎,撫卹勞君相。」麒麟颶就是焚風,許南英期望官府能對焚風之災有所作為,苦民所苦。

王人俊〈題臺灣暴風雨寫真〉:「千里河山撮鏡端,災黎慘狀肖無難。傾巢危燕哀翔雁,尺幅形圖忍細看。雄風捲雨水漫漫,萬姓其魚不忍觀。一覽畫圖知慘狀,空悲無力挽狂瀾。」詩人參觀暴風雨攝影展之後,只能搖頭嘆息,空自悲憐,無力挽狂瀾。

魏清德〈毓臣先生稻香村別墅為水所陷信到寄詩以慰〉為雜言古詩,有三言、六言、七言、九言句,以七言句最多。起頭有如下詩句:「去城四里稻香村,有溪潺潺綠繞園。主人能詩兼愛酒,恆於松下開吟樽。不知世界滄桑歲月速,前溪後溪波濤惡。」結尾有如下詩句:「第須飲酒賦游仙,免被小兒造化戲。一壺酒,勘滌累。幾句詩,能寄意。不願作屈原醒,只合效希夷睡。我今為翁寄此歌,翁將讀罷情如何?故園黃菊花開未?臺北苗圃殊不多。」這首詩安慰朋友的別墅為水所陷,希望朋友不要太難過,希望朋友能過以往的詩酒生活。「不願作屈原醒,只合效希夷睡。」寄託文人的無奈。游仙、黃菊都有隱逸的意涵。這首詩屬於「私人敘事」。

孫元衡〈颶風歌〉,王漁洋評曰:「極天地之怪奇,陸渾山火之亞。」(見《赤崁集》頁22,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4年)戴雅芬說:「詩中連用幾個風部偏旁的字詞,使得風起塵揚的畫面,如在眼前。接著用譬喻的手法,並鎔鑄神話傳說,將狂風飄灑之景,寫成宛如神兵交戰,金戈鏘鏘,營造一股地崩天傾的駭人氣勢,而後寫到船行大洋中落漈遇風的危殆,更用鬼蝶、赤蛇環繞出沒的異象,襯托出鬼魅之感。至於全詩出現許多罕見怪異的用字,以及長短雜言的句勢,更是使全詩讀來充滿跌宕變化的氣韻,呈現出一種極其奇崛詭異的印象。」(《臺灣天然災害類古典詩歌研究─清代至日據時代》頁76)此詩寫渡海遇險,也可算風災書寫。

綜論上述,臺灣古典詩歌中的風災書寫有時也兼寫戰爭,風災有時影響勝敗,有時沒有影響。在「宏大敘事」中,常能多方摹寫風災慘況。風災除颱風外,還有焚風。颱風都會引來豪雨。不管颱風或焚風,都會造成農損,災民遍野。有些詩期望官府賑濟,有些詩控訴官府不但不賑濟,賦稅催科,毫不罷手。風災書寫也有「私人敘事」,如前引魏清德之詩。林世經〈風水害有感,八首之八〉:「目擊心傷喚奈何!生來未見此風波。欲施賑恤羞無力,惟有悲思發浩歌。」詩人所能做的大概只能是用筆留下紀錄而已。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ungliaolinyaolin&aid=13993791

 回應文章

嵩麟淵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2/28 11:36
2014年12月28日《中國時報》有文章寫太魯閣戰役。在古典詩中,寫此戰役的應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