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2/31 11:57:33瀏覽1889|回應0|推薦14 | |
行文前的必也正名乎, 我要談的張婷婷, 不是日前在媒體醜人多作怪的俗人超跑妹.
因為超跑妹的等級, 還不配出現在我侯某的筆下, 文中我所圍繞的核心主人翁, 是旅美華裔傑出青年編舞家: 我的老友:張婷婷.
婷婷,一個秀外慧中, 永遠不老的超美妖婆, 除了"肢vs.色"雙全之外, 還是貴為美國名校的舞蹈學博士.
約莫20年前的學生時代, 我們結識在青訪團, 年少時大家都很瘋, 分道揚鑣各闖前程後, 婷失蹤了好一段時間, 但知道,他人在西岸, 前些年再回台時, 妖婆修成正果列位仙班了.
印象中, 前年看過婷婷在大觀舞展的作品, 很乖,很學院派,很規矩, 嚴格來說,那次的作品, 談不上太多令人感到驚喜的亮點, 也不知道是那裡出了問題, 但總之,我知道婷婷火力應該還沒全開.
壬辰歲末的週末, 婷自起爐灶”T.T Dance”, 推出肢色系列天字第一號舞作:“抽屜人”.
一整片純白到宛如雪國的世界, 幾位舞者排列組合著12塊純白的block, 肢色流動中, 看得出創作者將芭蕾,現代和中國身韻的文法語彙, 融合地渾然天成技巧用於無形. 幾度之間,我彷彿陷入到Zaia般的世界, 想像著幾個近似赤身的雪國舞伶, 拼湊著一塊塊的block中, 依循著達利與佛氏的思維原形概念, 嘗試用各種或身體,或12塊白磚所創造出, 藉由舞蹈作畫的過程, 形構形形色色行雲流水的排列組合.
組合之間,現場配合著即興鋼琴純熟的演奏同時, 鋼琴家也不遑隨著舞作, 把聽覺的部份,用盡各種發聲的方式, 再現出種種關於平台鋼琴可以創造出來, 聲色之間的另一種,contingency的可能性.
科技劇場的年代, 近年來,大家都很喜歡善用後面那塊天幕, 搞些動畫,或做些視覺特效. 婷也不例外.
或許這是當代表演藝術創作者, 玩天幕的一種或趨勢,或風潮,或流行, 或真是因應藝術創作內容本身的需要.
當然,我不特別介意這個部份的元素如何被運用, 只是運用地好,運用得體, 作品確實會有加分的效果, 但如果影像畫面和視覺聽覺沒搭準, 觀劇之間,會很想吐, 一整個不舒服的感覺, 很像暈船,或是喉頭葛到魚刺, 那樣地令人感到噁心與痛苦.
婷很Safe, 在這個部份, 請來成熟的動畫藝術家, 結合著他的舞作, 在適度的情境下, 融入了穠纖合度的視覺動畫, 看了, 不那麼討厭, 但實質做了多少為舞作加分的效果, 或許未來可以再思再索, 畢竟對於藝術無極限的終極追求歷程, 美中,更有美, 好中,還會再有更好, 全然是在創作者與設計師們, 相對提升的合作歷程, 真的!!!
整部舞作,唯一美中不足處, 出現在兩位(以上)的舞者, 邊遊肢體,邊與block進行排列組合之間, 或許因為速度,也或許因為換算節奏的關係, 整體在不甚流暢中顯得有些凌亂, 甚至邊配舞者在忙著組合block的過程中, 形色匆匆地在舞台上沒有任何經過設計與修飾過的動作, 很像檢場,很像忙碌的場上工作人員, 很像著了舞衣在台上,瞎忙著這那的搬運大隊, 這一點,可惜掉了. 婷,既然你都敢玩到這一步, 且也費盡心思弄到這一步了, 這唯一的小小缺陷, 對你來說,如何將它再造提升, 多走一小步,一點兒都不困難.
當然,我才疏學淺, 沒看出該舞作和達利或佛洛伊德的什麼, 倒是意外看出了關於蒙德里安的其它可能性.
我說,婷, 肢色系列還沒完,還有得玩, 也許在整個關於格子的玩法, 包括block,或是各種燈光投射格子的光影, 再或懸吊各種創造block視覺的杆索其它, 總之,夠juicy的idea,玩不盡, 且如你這樣夠純熟的妖婆編舞家博士, 還能玩的,尚有更多令人滿心期待的種種可能. 然而,儘管創作背後的動機初衷, 建立在某哲人大師哲理概念下的思維具現, 這部份,各自解讀見人見智, 但我欣賞一個具有人文厚度的創作者, 曉得且懂得如何運用這些先人的神主牌位, 為自己創作的作品,建立在更有質感的水準之上.
所以,我要說, 張婷婷運用舞蹈作畫, 嘗試突破各種前所未想的侷限性, 進而組合出各種聲身的可能性, 婷,身為你的老友,感到非常地殊榮, 而且你真真實實地硬是要得.
衷心期待, 婷你下一個凝煉出來的二號作品. 衷心地!!!
圖說: 左一:滅劇場胡嘉大師(1994年青訪美加團) 左二:妖婆張婷婷(1994年青訪美加團) 右二:輔大林超群老師(1994年青訪美加團) 右一:侯剛本(1996年青訪亞太團)
|
|
( 休閒生活|藝文活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