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曲終人散後的繞樑餘音
2008/10/14 20:58:30瀏覽1411|回應0|推薦1

中華戲劇學會文藝會訊

曲終人散後的繞樑餘音

今年我看五校六系

 

侯剛本  撰文

   

    看完了「青年才俊」接著看「花樣年華」,看完了「花樣年華」馬上接著看的,又是今年邁入第三屆的五校六系聯演……

回眸驚見,發現這一路馬不停蹄地看下來,好像跑了一場漫長的馬拉松。然而,在這一連串由大專非戲劇科系的話劇競演(青年才俊)、高中校園全國話劇總決賽(花樣年華),以至大專戲劇科系年度盛大匯演的藝術盛宴裡……;透過沿途觀劇的風景中,似是可以稍稍勾勒出目前台灣「校園戲劇」的潮流走向,以及現在校園戲劇的「所在位置」身處何處……

 

 

問題一:究竟戲劇科系凌駕於非戲劇系校園演出之上的條件,又是什麼?

 

 

    坦白說,這是此次我在觀賞五校六系演出時,透過每一場台上學生們的展演中,腦袋裡同步反覆思考的問題……

    畢竟,有別於其他憑藉興趣投身劇場的各學群學門學子們;專業戲劇科系學生在其大學求學的四年裡,耳濡目染地透過有系統的戲劇教育中,循序漸進地大量吸收與接觸表演、導演、編劇、設計、舞美、攝影、服化……等種種學習歷程,久而久之無論如何,再怎麼樣製作戲劇的本事,必然也應該優於其他非戲劇科系的校園戲劇演出才是。

    有趣的是,當「我會做戲」在五校六系的場域裡,已是人人俱備的本錢時。那麼「我如何做出一部很棒的戲」,甚或「我所做的戲在整個邏輯與結構上,是否足以說服的了每一位觀眾與評審」時……;顯然學生作品的「創作理念」好不好,又是此次聯演另一個隱而未現且值得觀察的評比選項。

    倘若當我們試把戲劇歸類於一門人文的學門時,顯然修習這個學門的學生,在其基本的人文素養,甚至國學美學的造詣上,皆應具備一定程度的水平。不過,假如我們試把戲劇規範在一個技職教育體系時,似乎這群來唸戲劇系的孩子,在實務操作的能力上,看來又必須具有某種程度實作執行的能力。

怪異的是,在一個學門裡同時存在上述兩者看似衝突、卻又習習相關的構連中,究竟該如何塑造戲劇系的學生,成為既有高人一等的藝術家創作理念同時,又能將許多創意抽象的概念,幻化為舞台上可具體落實執行(且執行到盡可能盡善盡美的程度)的具象化舞台作品顯然這個燙手的山芋,最後勢必終將由各家戲劇系所掌門人憂愁費心。

 

 

問題二:此次演出短評快語

 

 

也許每個戲劇系系上的師資結構與課程發展特色不同,以致於每個學校在展演呈現的特色上,有的擅於表演(如台藝大戲劇系、文化戲劇系),有的強於舞美設計(如台大戲劇系、北藝大戲劇系),有的服化過人一籌(如中山劇藝系),更有學校大膽將中西戲劇元素,採以解構後再重構的創意巧思(如文化國劇系)……

簡單說來,台藝大戲劇系的《左撇子2.0》,雖然同學們在舞台上的表演穩定性值得佳許。然而,回到創作理念上來看,若要針對一個社會議題深耕深談(例如樂生事件),似乎就不太應該製造出另一個和這個主題岔離太遠,且與全劇主情節線毫無關連的副線情節,否則整個作品的力道也會因此大打折扣。

台大戲劇系的《掰啦女孩》,在整個創作意念上頗具巧思。可惜的是,演員在舞台表演的「語言傳播VS非語言傳播」共時呈現的精確度不佳。畢竟以一齣口語表演的承載量如此高負荷的劇本,顯然演員(甚至整個配合演員舞台節奏的聲光總體效果)節奏掌控精確度上,都應該要達到「百發百中」的精準,這樣的戲端出來才會好看。

文化戲劇系的《再見再見》,試圖將田納西威廉斯的劇本透過「本色化移植」,呈現出當時台灣剛解嚴的氛圍時空。然而,在時代背景考據上的甚多錯誤,因此反而造成觀眾在觀劇時,出現另一個破壞時空的無謂缺失。此外,主要演員在「尖團字」口條的拿捏上,時常出現發音不標準的基本錯誤,這對某些聽覺敏感度較為敏銳的觀眾而言,確實也是一件非常不舒服的觀劇經驗。

同樣也是田納西威廉斯的作品,北藝大戲劇系的《此屋不堪使用》,雖然台上只有靠兩位演員掌控全場節奏,且在「女快男慢」的口語表達尺寸拿捏默契上,若以學生演員能有如此舞台水準堪稱可圈可點。倒是許多多次重覆出現的主題歌曲與關鍵台詞,若是導演能在口語表演的設計上,再多想一些更有變化的呈現方式,勢必會將整齣戲的口語表演豐富性,提昇到更接近完美的境界。

至於文大國劇系的《新董生李氏》,我倒覺得這是一個實驗劇場的作品。同學們在戲劇節奏的掌握度很好,藉由一個創意文本重新「解構VS重構」中西戲劇的元素再現值得鼓勵。然而,若是回到一個該科系創系的「原罪問題」觀之,他們的演出就好像「當國樂系的學生演奏西樂時,卻比演奏自己所學的國樂來的好;甚至當英文系的學生以日語演出,整體的水準與效果卻比使用英文的情況還要好」時;心同此理,身為一個「國劇系學生」在演出現代舞台劇的表現上,比他粉墨登台演出「中國戲劇」反倒有過之而無不及時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光怪陸離的現象。

至於中山劇藝系的《為什麼不吃蛋糕》,全劇可以感受到學生導演,試圖想要挑戰「性/別」議題,無奈導演自身劇場經驗不足,加上對於「性/別」意識……等相關題材掌握度不夠,導致整齣戲在演員顛覆性別的呈現中,仍舊看不出這個改編自《八美圖》的故事,究竟在改編後所要傳遞的意涵是什麼?甚至全劇那個「蛋糕」所要隱喻的,又是一個什麼樣的意象符碼?畢竟改編的本意與精神,為的就是要比原著更有新意、甚至超越原著的不足之處。如果改編的結果卻反倒比原著的情況還糟時,就好像一個歌手翻唱別人的歌,唱的比原唱者還不靈光,那豈不是給自己添加更多不必要的麻煩與困擾……

    當然,學生本來就有在錯誤中學習成長與進步的權利。然而,這樣的前題必須是要有老師在旁不斷地扶持與成全,如此一來,學生在錯誤中所換取到的成長與進步,相對才是值得的。

    敢問這次五校六系的作品背後,這些舔為戲劇系的老師們,又有多少人跳出來協助學生輔導他們的作品?甚至此次的展演中,令人心寒的是,我居然還看到有些學校的老師們,就連你們自己的學生在演出時,系上居然連半個師長都沒有出席的情況下;個人認為,這是為人師表一個很不良的錯誤示範。

    沒錯!站在老師教育學生的立場,可知「我給學生十足的揮灑空間VS我放生我的學生」,這可是件Upside Down小心拿捏處理的教育心態。名師也好,良師也罷!總之,身為戲劇系學生的為人師表們,尤以你們的學生代表學校出門在外,或在台上為學校光耀門楣,甚或直接給學校丟人現眼……;總之,完全不管學生真的不是一個戲劇學域的專家學者們,對待自己學生應有的教育態度。懇請所有為人師表的戲劇系師長們,看重自己得來不易的位份自珍自重。

 

 

問題三:課程的結構又該如何調整

 

 

    整個五校六系看下來,發現學生們在「口語表演VS非口語表演」的準確度拿捏訓練上,每個學校明顯在這個環節的程度都很弱。究竟是本身師資結構有問題?還是目前台灣的表演教育始終不太注意,有關「表演的準確度」其實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所謂「表演準確度」顧名思義,就是無論演員在台上反覆進行排演多少次,甚至從任何一個地方開排、任何一個地方結束;所有其他應該配合演員的整體默契,也都應該同時做到「百發百中」的精確才行。套句戲劇圈子的行話來說,這就叫做「磨戲」。不少坊間職業劇團都非常重視「磨戲」的效能。然而這些年依我自身的觀察,發現校園戲劇在「表演的準確度」(也就是磨戲的工夫)上,始終還是殘留了好一大塊有待加強的教學空間。如果各校的專任師資無法提供這樣的教學人才,何不廣邀業界導演演員們改以專技人員協助支援課程,以修補學生在「表演準確度」上的斷裂感,或許不失為一良方上策。

    此外,會做戲的學生多數都不愛唸書,書唸的好的學生做的戲,有時候又不好看(甚至有的還不能看)…;究竟當戲劇系既是一個富有人文色彩的學科,同時又承載著技職教育的身影時,「學VS術」之間到底又該怎麼拿捏才能平衡?顯然這又是另一個存在於戲劇社群學域裡,多年來一直是始終無法走出「結構VS行動」的困境隱憂。

 

 

 

問題四:來年還會再有更多戲劇學校加入嗎?

 

 

    不管是幾校幾系的聯合匯演;總之,催生這件事的幕後推手們,想必他們背後的動機與立意,的確是全然出於純全與良善。

    三年了除了今年的五校六系之外,是否來年還能再有樹德科大的表演藝術系、台南大學戲劇系、甚至政戰影劇系的先後加入,從此讓這樣的聯演機制發展成更完整、更全面性的「八校九系」年度匯演,相信這將是另一番值得期待的光明榮景。如此一來,未來不論是學生們在面臨研究所升學、甚或教師人才的平行交流互動,聯演平台確是一畝屬於戲劇社群,最佳共生共榮的「藍海策略」。

 

 

結語:還有一個掌握在命運之神手上的未解難題

 

 

    那天在台大《掰啦女孩》的演後座談會裡,由劉慧芬、馮翊綱兩位老師的帶領與談,以及本人和現場觀眾彼此雙向互動的提問對話中,發現代表九O年代戲劇系的我、八O年代戲劇系的馮老師,以及七O年代戲劇系的劉老師,回顧當時我們在戲劇系求學的學習氛圍,皆是處在一個「有結構」的環境中接觸戲劇、認識戲劇、學習戲劇、瞭解戲劇。以致於在這樣的結構系統中,不同年代戲劇系學生的作品風格,無形中便會散發出屬於那個年代的氣味。

    然而,當21世紀整個結構與秩序徹底崩解離散的今天,此刻身為戲劇系學子的他們,究竟身處在這樣的時勢機運裡,對這個世代的學生究竟是場危機?還是轉機?坦白說,不得而知!

唯一可知的是,當這場在結構崩離後隨之排山倒海而來的時代風暴,如今正強烈侵襲著戲劇社群的巨嘯狂潮下,未來還得靠九O、八O、七O的戲劇人,甚至更早期更資深的前輩高人同心齊力,一起陪伴這群孩子們攜手走過,共渡這場思潮轉向的世代難關……

    中華戲劇學會電子報發行人:辜懷群 

主編:劉慧芬、于善祿 電子報編輯:李惟恩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phou&aid=2298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