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清水劇團,你的下一步……
2008/09/11 17:16:31瀏覽2422|回應1|推薦0
清水劇團,你的下一步……


侯剛本
(劇場導演/專欄作家)


序幕:幕啟燈亮


已故戲劇大師姚一葦在《戲劇原理》一書中,曾將整個複雜的戲劇原理,簡單化約為「發現、衝突、危機、逆轉」四大編創概念(姚一葦,2004,書林)。殊不知,如此「戲如人生」的簡約原理,不僅符合各類戲劇文類的核心結構之外;無疑這樣一個一通百通的戲劇公式,竟也吻合人生中許許多多的悲歡離合。至少以一個專門詮釋演繹悲歡離合的清水劇團,這些年它所走過的風風雨雨,正全然貼切已逝姚老在世所開示的傳世構念。
清水劇團,成立於1999年。回顧當時創團的時勢情境,全因921地震時節,一群有志以藝術為災區民眾療傷重建的戲劇工作者們,下鄉扶植創建後,再由當地社會賢達繼續守成耕耘。
周美鑾,道地清水人,熱衷地方文藝教育活動。走在當地,只要報上周美鑾的名字,很少人不認識她。特別是常常因為推動社區許多文化工作的需要,得三天兩頭奔走於相關政府部門的她,那些公家單位辦事人員對這個名字,更是熟悉到不能再熟悉。
是的,她就是繼清水劇團創團團長郎亞玲老師後,目前唯一不二人選的指定接班人……


第一幕:發現


清水劇團於1999年成軍至今,早期成員除了來自921災區重建戲劇工作坊學員之外,加上周美鑾本身亦是在地讀書會的負責人。是故,許多讀書會的成員亦紛紛在「美鑾姐」熱情感召之下,紛紛加入了清水劇團的行列。直至近年成立台中縣海線社區大學後,清水劇團更以「清水演劇工作坊」的課程名稱正式進軍社大,吸納更多有志投入戲劇文藝活動的在地學員。
「坦白說,四十歲以前的我,是完全沒進過劇場的」,周美鑾表示,「若不是當年參加郎亞玲老師的工作坊,發現原來劇場是具有如此叫人難以言喻、且愈陷愈深的魔力。否則像我這種外務多得不得了的人,早就因為做劇場實在費時耗力宣告放棄了……」
的確,如同周美鑾所言,搞劇團確實是辛苦的。特別是當這樣一個社區劇團,設立在一個距離都市如此偏遠的海岸鄉鎮,且每次製作一齣戲所需耗去為數不小的製作成本。每每一旦作戲時,又該從何處募得足夠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也難怪美鑾姐辦公室抽屜裡一拉開,總是一堆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藥物。「不瞞你說,這些年我搞清水劇團,每天都得靠這些藥物才能活到今天……」周美鑾感觸良多如是說。
成軍近十年的時間裡,清水劇團陸續推出《清水有個廖添丁》(2000)、《異鄉人的美麗與哀愁》(2002)、《憶鄉人,憶鄉曲:大肚山的故事》(2003)、《看那似水流光》(2004)、《圍爐》(2005)、《沉默的莫札特》與《親愛的,我把莫札特變不見了》(2006)、《性侵害防暴校園巡演》(2007)與《重逢》(2008)九部作品。每個作品的風格不一,有象徵社區在地精神的鄉土劇(《清水有個廖添丁》、《異鄉人的美麗與哀愁》),有濃郁地方文學色彩的「憶鄉人三部曲」(《憶鄉人,憶鄉曲:大肚山的故事》、《看那似水流光》、《圍爐》)。近幾年該團戲劇作品的呈現中,更在導演黃顯庭的帶領下,漸漸大膽嘗試更多不同諸如默劇(《沉默的莫札特》)、兒童劇(《親愛的,我把莫札特變不見了》),甚至主流現代劇場風格(《重逢》)的戲劇敘事文類,其意圖是要讓這個深耕在地的社區劇團,步步走向不亞於專業劇團的規格邁進。「所以,我認為這些年我們跟著清水劇團的成長,以致未來我對這個劇團的期許,雖說每個成員都是業餘的戲劇人,但我希望有一天我們每一個人,慢慢都能具備專業戲劇工作者的能力與素養。」創團團員紀培雄說。
戲劇,特別是現場Live呈現的舞台劇,是一種「表演者VS觀賞者」彼此在共時同在劇場空間中,所進行一場真誠相待的情感交流。尤其是當台上的每一個人,在彼此放下各自繁忙的工作與家務,齊心來到清水劇團靠著大伙兒的「向心力」,共同因著每個人對於戲劇的鐘情熱愛,所擺上令人動容的精神,那份透過演出所點燃的感動,亦同樣打動著台下每一個多年來,支持力挺清水劇團的熱情觀眾。
「很多清水劇團的演員,即或我生活中都認識他們。然而,每當我帶著孩子去看他們的表演時,發現每個人在美鑾姐和顯庭導演的改造後,通通都變成了另一個全新的面貌,加上整齣戲的故事又是如此動人,這也就是為什麼只要每次清水劇團一推出新戲,我一定全家動員前來支持捧場的原因……」目前擔任清水鎮立圖書館讀書會負責人,同時也是清水劇團創團至今,忠實觀眾的黃麗嬰表示。
此外,身為地方父母官,曾經擔任中華民國青年友好訪問團,帶團出國巡演世界各地的台中縣副縣長張壯熙也坦言,「即或我這些年看過世界各國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但張壯熙認為,「可是,只要每次我看清水劇團的演出,心裡總是異常澎湃的感動。那份感動無關乎他們在台上所展現的藝術成就,而是因為當我看到一群可愛的鄉親,在放下工作與家務之餘,一起共同完成一件他們所喜歡的事情時,幸為父母官的我每每看到此情此景,便會為這群可愛的鄉親們,感到無比的驕傲。」



第二幕:衝突


由於我個人曾在國立中正文化中心,擔任《表演藝術年鑑》的編輯工作,以致得以透過這份工作,瞭解與掌握全國表演藝術的生態現象。因著工作的關係,其實我早已對當時甫成立不久的清水劇團有所耳聞。直到2006年年底,在參加台北劍潭活動中心所舉辦的某場戲劇研討會中,有幸見到台中海線傳說中的「美鑾姐」後,從此透過更多與周美鑾和清水劇團親身接觸與觀察中,發現這個難能可貴的台中海線社區劇團,原來箇中亦存在著不少經營劇團的困境。
「由於這些年劇團慢慢做出成績以後,當然開始會有外界的邀約」,周美鑾表示,「可是,由於我們的團員又不像職業劇團的演員,他們每個人平常白天各自都有自己的工作,所以很多邀約的演出根本不是接不得的問題,而是連碰都碰不得……」
原來,一個漸漸在地區享有名氣的在地劇團,細究團內整個結構,除了周美鑾一人全職之外,其餘成員也皆是或社大有課、或劇團需要配合演出時前來參加排練,否則多數時間,當各自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時,整個劇團也都是周美鑾一個人在撐著。特別是許多職業劇團好幾個人承擔的工作量,到了清水劇團,也只能全指望徹頭徹尾瞭解狀況的周美鑾一肩扛起。
另外,自民國九十年後,台中縣整個文化重鎮,亦大舉遷入位於清水境內的台中港區藝術中心。由於近水樓台,加上清水劇團這幾年的表現亮麗出色,若試從地區文化藝術團隊的扶植觀點,正好台中縣境內目前又苦無較具指標性的現代藝術劇團。「其實,我們真的很想協助清水劇團,慢慢轉型成為台中縣地區型的現代戲劇扶植團隊」,台中縣文化局展演藝術課課長許秀蘭表示,「畢竟一個深根在地的文化藝術團體,特別像清水劇團這樣一個屬於在地人的劇團,若能成就他們變得更好,也是我們在地文化單位樂見其成的。」許秀蘭說。
當然,剛好這幾年清水劇團發表的作品,皆選在港區藝術中心首演,且幾次演出亦有親臨指導的台中縣立港區藝術中心主任洪明正認為,「清水劇團每年所呈現的作品,能夠在沒有任何公家資源與私人企業贊助奧援的情況下,還能製作得如此深具質感實不容易」,洪明正接著說,「不過,如果未來他們的演出若能公開售票,我想這對他們未來劇團的營運,特別是在財務的部份,亦能夠有些收入。總不能一天到晚單靠周美鑾出去到處欠人情,要是人情債全欠光用完了,那周美鑾該怎麼辦……」
針對許秀蘭與洪明正對清水劇團的期望,殊不知周美鑾心中隱瞞著多年難言的苦衷:「不是我不接受文化局扶植的美意,實在是整個團裡的運作結構,每個成員平常都有自己的工作。隨便一場演出的邀約,可能每個演職人員就得大費周章地向各自的服務單位請假。」周美鑾接著說道,「偶爾一次兩次可能無傷大雅,可是要是接了扶植團隊的任務,必須配合國家政策執行諸如下鄉巡演的計劃,對於一個各自皆有工作的社區劇團而言,確實會帶來賠了夫人又折兵的莫大損失。當然,許課長和洪主任的美意我瞭解,但他們卻不明白目前劇團所存在的處境,其實這些問題也一直是多年來我自己,甚至整個清水劇團同樣面臨無法提昇與突破的困境……」
的確,面對這樣一場困境,其間不但交雜太多劇團自身內部的顯性結構衝突,甚至同時存在劇團與面對直屬地區文化主管單位,那份微妙的隱性互動衝突。「如果能得到文化單位主動關切的扶植與奧援,像這樣天大的好事沒有人會不想要。可是,偏偏劇團目前這樣的處境,讓我好像遭逢一場動彈不得的棋局,讓我自己也覺得很無奈……」周美鑾感慨言道。
不論是劇團自身結構的內在衝突?甚或劇團與文化主管單位未來應該如何建立更有默契的微妙關係…..;確實是即將邁入第十年的清水劇團,眼下必須拿捏抉擇的瓶頸難關。


第三幕:危機


多年來,主要成員來自台中縣海線社區大學的清水劇團,前些日子更曾以「清水演劇工作坊」的課程名稱,代表社大出征且不負眾望,勇奪2006年全國社區大學優良課程「 特優」獎項。即或如此,面對社大每每招生時,這門課總是出現招生不足額的危機,顯然清水演劇工作坊在社大,係一標準「叫好不叫座」的賠錢課程。
「其實,我真的很怕社大會因為每學期清水演劇工作坊招生不足額,面臨課被拿掉的危機,」周美鑾憂心忡忡地說,「很多人都說,周美鑾倒了,清水劇團可能就跟著倒了。但是你知道嗎,其實真正能夠繼續維持清水劇團命脈的關鍵,是社大的課程。如果社大的課程因為招生不足額真被停掉了,那時候的清水劇團可能就真的倒了……」
針對令周美鑾徹夜難眠的憂心,目前任職弘光科技大學教務長,同時亦是台中縣海線社區大學顧問的田其虎表示,「清水劇團是一個具有地區指標文化意義的藝術團體。它的存在,其實也是象徵著在地的文化精神。」田其虎接著說,「即或清水演劇工作坊,確實是個每學期招生總是不足額,叫好不叫座的賠錢課程。然而,回到社區大學創立的初衷概念,就是因為有這樣有意義的賠錢課程,社區大學再怎麼樣都必須讓它繼續存在。我們寧願用其它社大熱門才藝課程的盈餘補貼,讓清水演劇工作坊能夠長長久久繼續存在。畢竟像這樣的社區文化團體,才是真正代表社區文化意義的精神指標……」田其虎肯定說道。
當然,就算劇團成員來源能夠繼續依存在社區大學的庇蔭下。但是,由於成員們在報名參加這門課的目的,多半是想要上台表演一圓星夢。偏偏回到整個戲劇產製的運作模式端視觀之,「表演」不過只是「戲劇」中,一個極小到不能再小的小小部份。撇開表演的部份不談,可知製作一齣戲劇,扣除掉絕大多數參與者滿足舞台表演的欲求之外,還有多少是跟表演有切身相關,且與表演牽一髮即動全身的繁重環節?畢竟,特別是對那些沒有舞台表演經驗的人,誰不喜歡逮到可以上台表演時,享受當明星被人(服裝師、化妝師、造型師…等人)前簇後擁的難得快感。可知當人人在忘情於這難得快感的過程中,又有幾人在承擔眾人快感滿足的背後,那堆「吃力不討好」的幕後工作?也難怪當成員們對參與戲劇過程的認知有誤解,反而一窩蜂地全部投入台上的演出時,這也是清水劇團目前團內內部所面臨另一個,足以壓垮周美鑾的關鍵危機。
周美鑾說,「我知道這些來參加社大課程的人,最終的目的都希望能夠上舞台表演。可是,每作一齣戲時,除了表演之外的所有事都要我來處理,很多時候,我不知道再這樣繼續過度運轉下去,我周美鑾是不是就真的會倒了……」
許多參與清水劇團的團員們認為,大家喜歡來劇團,是因為看到這裡有一股透過一群人,共同完成一件事的向心力。然而,回到「向心力的反思」讓人不禁質疑:如果那些成員們抽離了舞台表演所相對可以換取到的掌聲與鎂光燈,轉而面對共同分擔周美鑾身上那堆繁重的擔子時,究竟這份向心力還存不存在?


第四幕:逆轉


目前任教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的劇評家于善祿老師認為,社區劇場的形成,多半是由一群業餘興趣者發起後,慢慢經過時間與客觀情境的進化,導致有些劇團慢慢走向成為專業的地區型劇團。以台灣而言,像是台南人劇團、台東劇團就是最好的例子。
不過,當在地文化單位對清水劇團另有期許,甚至一旦拿了國家政府的扶植補助,可能亦必須在某種程度上,配合文化單位的政令執行團務時;試問如果一旦接受政府扶植的清水劇團,往後是否還能繼續一如往常地扮演那個,在地所有熱愛戲劇的社區居民,一處各自工作家事閒暇之餘,齊聚一堂的『鄉民「劇」樂部』?攸關清水劇團的下一步,是否要拿國家文化單位的補助,成為代表中部地區的現代戲劇扶植團隊?且在「調整劇團結構VS接受國家扶植」熟先熟後的矛盾之間,該如何行才是王道?
具有多年戲劇實務工作經驗,目前擔任每週看戲劇樂部編輯的林乃文表示,「社區劇場好比民眾劇場,它的存在應當是屬於社區、屬於民眾的。」林乃文認為,「如果在地文化單位真的關心清水劇團,他們應該重視且協助他們解決的,是他們目前當下所面臨的困境與難題,而非純粹想藉由他們來成就公部門的文化施政政績。而且,」林乃文接著說,「就算清水劇團得到在地文化單位的扶植,至少在藝術的創作上,清水劇團還是可以忠於自己。畢竟,藝術的創作如果慢慢形成一種風格時,就藝術創作風格的角度來看,那份風格不論你我喜不喜歡,它都應該得到大家的尊重。即或是出錢的公部門,都未必有權強勢干涉挾制他們的創作理念。」
此外,在台北有很多自己經營表演團體的藝術家們,他們的主要副業是在各級學校的相關科系任教。也因此,當他們一旦遇上自己的演出團體要推出新作時,往往學校的資源便成了這些藝術家,人力物力上最大的奧援支助。此外,當這些享有盛名的藝術家們,透過親臨校園執教強化師資陣容結構的同時,亦能讓自己所教授的學生參與自己創作的作品,確實是一舉數得的好方法。
回到清水劇團的狀況來看,據瞭解,在地清水高中話劇社在國內亦是享有盛名,且幾次參與全國性話劇比賽光榮奪冠的在地團體。倘若清水劇團未來能與清水高中合作,是否一來便能突破白天受邀演出時,克服調不到兵遣不到將的困境;甚至清水劇團與清水高中的建教合作,將來有沒有可能成就一樁,在地文教資源異業整合的美事?
「當然」,林乃文接著說,「清水劇團若要走出自己的困境,還有另一個值得參考的建議,就是劇團要多和不同的藝術家合作,而不是從創團至今,總以圍繞著黃顯庭的創作來走。因為黃顯庭有黃顯庭的侷限,如果劇團不能嘗試與黃顯庭之外的其他藝術家合作,顯然這又將是另一個清水劇團在藝術創作上,走不出來的困境……」
除了在地文化單位的補助之外,還有沒有其它來自不同單位的國家扶助資源?目前擔任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負責人,同是亦是近年戮力推動台灣社區劇場運動的賴淑雅表示,近幾年國家在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的計劃中,更是把社區劇場列為重要的文化建設指標。或許清水劇團除了接受在地文化單位的補助之外,文建會的社區總體營造計劃,不失為另一個值得參考的選項。
九年來,當清水劇團一路帶給眾人驚豔四座的「發現」同時,無奈後續亦相對存在的腹背受敵「衝突」是否皆能化解?且具象可見的種種「危機」是否又真是轉機?以及來自各界的寶貴建議,是否又將為其帶來「逆轉」困境的致勝關鍵?太多充滿開放性且刻不容緩的問題意識,無非考驗著清水鎮上這九個寒暑,持續孤軍奮戰的在地劇團……


尾聲:曲終人不散


發現衝突危機逆轉……,不知是命運喜作弄人?還是「戲如人生」魔咒使然?豈知未料清水劇團這一路走來,仍舊逃不出已逝姚老化約「人生如戲」戲劇原理的句句實言。
好快,轉眼也將踏入第十年了。清水劇團啊,你的下一步在邁入第十年之際,試問又該何去?又當何從?
十年不易,不論你的下一步應當何去何從,你可得步步好走,步步走好……





謝幕獻花(特別感謝)


于善祿(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講師、劇評家)
王相猛(清水劇團團員、目前退伍待業中)
田其虎(弘光科技大學總務長、台中縣海線社區大學顧問)
林乃文(每週看戲劇樂部編輯,知名劇評人)
紀培雄(清水劇團團員、台中港加工區司機)
許芳寶(清水劇團忠實觀眾、家管)
許秀蘭(台中縣政府文化局展演藝術課課長)
洪明正(台中縣港區藝術中心主任)
洪莉莉(清水劇團團員,財團法人信望愛智能發展中心特教老師)
陳家偉(清水劇團團員、台中市立健行國小實習教師)
黃麗嬰(清水劇團忠實觀眾、清水鎮立圖書館讀書會會長)
黃羽儀(清水劇團團員、中華電信沙鹿服務中心退休職員)
張壯熙(台中縣副縣長)
張育誠(清水劇團團員,集可吉食品連鎖企業業務代表)
黃顯庭(清水劇團導演)
蔡梨玲(清水劇團團員,清水農會行員)
蔡政昌(清水劇團團員,台電公司電機裝修員)
賴淑雅(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負責人,社區劇場實務工作者)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phou&aid=2209506

 回應文章


你我的下一步
2008/12/24 20:42

侯先生

拜讀您關於清水劇團的文章  思路周密  反覆推演  也給了我許多反省的空間

一個社區劇團  能受到這樣的關注   讓我感動

尤其是  一個劇團發展的未來  在台灣這個環境  真的是一大挑戰

因此  閱讀完畢  也讓我不禁  想著劇團的   ------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