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4/26 07:55:09瀏覽641|回應0|推薦0 | |
怒火是生而為人的七情六慾中,其中一項必然存在的天然情緒。只是回到日常社會秩序的人際互動裡,我們似乎不太欣賞這樣的情緒被點燃。儘管點燃它的方式,很可能是外在人為因素的激怒;或是自己當時打心底說什麼,就是咽不下某一口莫名難言的天殺怒氣。
年輕時的我脾氣不太好,加上表裡本真的個性,對許多不爽的事情很容易引爆,什麼人都敢罵,什麼事都敢說,一副口無遮攔「天不怕地不怕」的血氣嗆辣。如此這般地率真,固然為我贏得了某些虛名;無奈可嘆的是,我所失去的,恐怕比得到的還多上太多太多。
曾經窮途末路山窮水盡時的我,好幾度午夜夢迴夜深人靜地,打從心底發自內心反省懺悔,我這直率真誠忠於自我的豪邁個性。甚至曾幾何時,我也立志想要調整自己,做個「更溫和、更謙卑、更體貼、更睿智」的自己。當然我必須承認,經過歲月風霜的生命歷練,此時的我真的比年少時的那個我,顯得「更溫和、更謙卑、更體貼、更睿智」些許。只是這一路用了多少鉅額的生命成本,總算逐漸換取學會種種得來不易的代價;並且每一丁點的溫和謙卑體貼與睿智,一一對價起來分毫皆是如此昂貴。
上了年紀以後,很難想像有愈來愈多的人,覺得我是個溫和謙卑體貼睿智的人。只是當時空場景轉移到,我那正值青春叛逆的孩子身上,以及他的那群恰如初生之犢的同儕時;未料當年血氣方剛的如我模樣,而今全然展現在屬於那個年歲的身上。
是的,他們這個半大不小的尷尬年紀,雖然活力充沛但是易怒易爆,偶有亮光卓見卻往往思慮不深。三天兩頭莫不是和父母手足家人親屬衝撞,再不然便是校園生活這下子惹怒老師那下子搞炸同學;更有甚者,甚至自己沒事還常和自己莫名其妙鬧彆扭過不去。輕則諮商輔導耳提面命,重則求助專科醫生透過藥物尋求調整改善。
某次陪著孩子求助外力的過程,彼方智者告訴我家,那個橫衝直撞的青少年:「人有怒氣不一定要發,因為怒氣發完固然舒暢痛快,事後卻也必然需要承受各式各樣,因著發怒過後連帶蓋括承受,或大或小的必然代價……」;智者說:「如果你有怒氣的話,你可以學著練習不發;不發不是要你強忍,而是要你打從心底認真想出,足以說服你吞下那口怒火的理由。因為任何一場當下的怒火,其實都有千百萬種吞下它的方法。只要你一次又一次,學著吞下每一口怒火;久而久之,你的寬容度就會變寬,接納度也會變得更強;生命會愈來愈全觀成熟,處事也會愈發地沉穩與圓融。如此一來,你就可以藉由每一口吞下去的怒火,讓自己的心智一點一滴長大……」。
那天偶讀到一篇文獻方知,原來一場怒氣在當下,最有可能點燃引爆的關鍵黃金時刻,前後約莫是6-10秒鐘。也就是說,怒火中燒的當事人,只要能夠敏覺到這6-10秒鐘即將來臨時,提早設法轉移思緒焦點,甚或暫時抽離當下環境現場,便能巧妙避開躲過這易爆惹禍的時刻。進而達到如前智者所言,善用吞下去的怒火,讓自己的宅心愈來愈寬厚,心智也愈來愈明晰。
沒錯,有怒火未必要全發出來。與其無名強忍怒火,倒不如趁早學會在黃金火山爆發6-10秒鐘之前,轉移內在思緒離開外在環境;找到為何吞下怒火的理由,並且藉由這一口又一口吞下去的怒火,鍛鍊自己的宅心更加寬厚,心智也更為明晰。
圖:透過生活中一次又一次,吞下怒火的生命操練,幫助自己的宅心更寬後,心智更明晰
本文出處: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