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轉載--兩岸史話(上)-成就台灣經驗的推手—孫運璿
2013/12/14 15:23:02瀏覽319|回應0|推薦2
  • 2013-12-14 02:09
  • 旺報【文/戴瑞明】

    ▲孫運璿向老蔣總統(右)簡報核能發電的運作。(孫運璿學術基金會提供)


      編者按12月13日是前行政院長孫運璿百歲冥誕,作者戴瑞明乃故人舊屬,曾任國統會執行秘書、駐教廷大使,睹物思人,撰文娓娓道出孫前院長是「台灣經驗」的關鍵推手,平凡中見偉大。

     他日夜苦思焦慮,一再囑託他倚重的智囊們動動腦筋,想想辦法,把以三民主義為國家建設張本的「台灣經驗」推向大陸,期盼中共當局參考我們的經驗

     今年12月13日是前行政院長孫運璿先生百歲冥誕。「孫運璿學術基金會」推出一系列紀念活動,包括舉辦「台灣經濟的未來與挑戰」論壇,來紀念這位對台灣生存發展有重大貢獻的政治家。

     時間過得真快!20年前,孫院長的親朋、好友、故舊在其長女公子孫璐西教授的邀約下,為文祝賀運璿先生的80大壽,出版了一冊《我所認識的孫運璿》。我在賀文中特別感念他是「一位腳踏實地、有愛心、有遠見、有擔當的謙謙君子」,並借用范仲淹的話,稱他是一位「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家。

中國希望在台灣

      祝賀運璿先生80大壽的歡樂景象,恍如昨日,但他心愛的台灣卻已被那些別有用心的政客折騰了20年,令人心痛!

     提起運璿先生對國家人民的貢獻,不能不瞭解他與經國先生攜手合作所創造的「台灣經濟奇蹟」,使得台灣成為舉世稱羨的「亞洲四小龍」(台灣、南韓、香港、新加坡)之首。

     2004年,運璿先生在紀念嚴前總統家淦百年冥誕專文中,他謙虛地歸功嚴前總統在「擔任行政院長期間,先後陸續創建10項重大建設,以及克服世界性石油危機與金融風波」,稱道靜波先生是「一代完人」。我也為文頌揚嚴先生是「台灣經驗的推手」,因為他遵照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推動建設、進行改革,奠定了國家發展的良好基礎。至今仍在流通的「新台幣」就是嚴先生在半個世紀前進行的貨幣改革成果。事實上,蔣、孫兩位前後任的行政院長追隨靜波先生之後,也是「台灣經驗」的重要推手,造福台灣人民。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為什麼我們當年在對外傳播上決定採「台灣經驗」為關鍵字,而不用「台灣模式」或「台灣典範」之類名詞,來介紹台灣經濟奇蹟,其原因是蔣、孫兩位院長都不喜自我吹噓。面對1970年代先後遭逢經濟上的石油危機,外交上的兩大挫折─ 1971年中華民國政府被迫退出參與創建的聯合國及1979年長期盟友美國政府與中共建交,與我國斷交,我政府不僅要大力發展經濟、改革政治,以建立自信,安定內部,更要舒解來自中共「和平談判」、「和平統一」的壓力。經國總統知道「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已難肆應新的變局,乃於1979年底中國國民黨十一屆四中全會中,明確提出「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政治號召,展現自信與決心,此即所謂「三不一要」,有消極防禦的一面,更有積極主動的國家目標,展現旺盛的企圖心。

     孫院長和他的智囊們絞盡腦汁,希望把經國先生所提出的願景化為具體的行動,同時也很擔心美國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美國國會通過「台灣關係法」後,「台灣」會遭國際社會「地方化」,因為世界上有170多個國家都用不同方式表達「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魏鏞、丘宏達、王紀五、熊玠等海內外學者都認為,要想在未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取得平等協商的地位,維護中華民國政府存在的現實,至關重要。

台灣前途在大陸

     就在美國改變其對華政策,教育美國大眾認識中國大陸的1970年代,美政府的外圍組織「亞洲學會」(Asia Society)就委託資深的中國事務專家、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夏偉教授(Orville Schell)撰寫了三本小冊子向美國一般大眾介紹大陸中國。其一為1912年之前的「帝制中國」(Imperial China);其二為1912年至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治理的「共和中國」(Republican China);其三為1949年之後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統治的「共黨中國」(Communist China)。令人產生在台澎金馬等島嶼的中華民國政府已經不存在的錯覺。

     對於極度關心台灣前途的孫院長來說,他日夜苦思焦慮,一再囑託他倚重的智囊們動動腦筋,想想辦法,把以三民主義為國家建設張本的「台灣經驗」推向大陸,期盼中共當局參考我們的經驗,來改變大陸的政經制度,為大陸同胞謀福利。他在國建會中公開表示,「中國的希望在台灣,台灣的前途在大陸」,情意真切。謹就記憶所及,把孫院長任內所做幾件很有意義的事寫出來。(待續)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okolu&aid=9918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