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2/20 23:40:22瀏覽3899|回應0|推薦38 | |
【宣揚福音恩澤及】 提到對淡水的建設有舉足輕重影響之西方人士,相信大家最先想到的是與淡水有深厚關係的偕叡理牧師 (Rev. George Leslie MacKay. D.D.)即:馬偕博士。喬治.勒斯萊.馬偕博士1871年10月19日辭別了故鄉之親友,隻身啟程東來,途經美國、日本、香港、廣州、廈門,12月30日。1871年底到達臺灣打狗(今高雄市)。翌年元旦,馬偕前往阿里港訪問英國長老會宣教師李庥 (Rev.Hugh Ritchie)牧師,並做為李庥牧師之賓客達兩個月之久。馬偕在李庥牧師處,獲得了許多關於台灣的知識,也從李庥牧師的中國教師那裡學會了台灣話的八音。此時馬偕聽說台灣北部有大城市,人口稠密,但沒有人在那裡傳教,於是他定意將宣教區置於臺灣北部。1872年3月7日在李庥牧師、德馬太醫生的陪同下,馬偕登上了「海龍號」輪船,啟程前往台灣北部,展開了馬偕在臺灣北部的傳教活動。 淡水中正路與三民街交會處車水馬龍的三角公園中央,樹立著一尊馬偕博士的頭像:長垂的鬍子、黝黑的面容與堅毅的眼神,展現馬偕博士在臺灣傳教大無畏的勇氣與毅力。 馬偕在臺灣傳教不辭辛勞,於臺灣居民漳、泉、客家、平地、高山之間,宣講上帝救世的福音,共歷29個年頭,設立教會達六十餘所,施洗信徒幾達四千人。他在臺灣建立第一所西式學校「理學堂大書院(俗稱:牛津學堂,後來發展成為淡江中學、臺灣神學院及淡水工商管理專科學校,現在已經擴建、增系、升等更名為真理大學)」;以及第一所女子學校-女學堂,引介西洋科學知識;以及第一所西式醫院-偕醫館(後來發展成為馬偕醫院)。引介如蘿蔔、甘藍菜、蕃茄、敏豆、花椰菜、胡蘿蔔等給農民種植……對臺灣住民的現代化實功不可沒。 馬偕博士本人雖然不是真正的醫生,但受過醫學訓練,因此到淡水傳教時,就在自宅也就是馬偕街24號開設診所替民眾義診,也藉機傳播福音。 1879 年馬偕博士購買下現馬偕街 6號土地,同時獲得一位同姓馬偕婦人為紀念亡夫馬偕船長之二千五百元捐款而改建,於同年 9 月 14 日落成,命名「滬尾偕醫館」以紀念馬偕船長伉儷義舉。醫館建築為馬偕所設計,並聘請淡水有名的泥水匠洪泉興建,屋體為閩南式民宅,卻有西洋拱型門窗,極富意趣,白牆配上淺藍色的門甚為優雅。屋舍地基挑高,入口前方設有階梯,因應街道空間狹小,故方向與街道平行。 滬尾偕醫館側邊牆面,有馬背的白牆與石磚配上西式百葉窗,構成中西並置的趣味形式。 滬尾偕醫館是北臺灣第一間西醫院,當時造福很多的病患。西元1901年,馬偕博士過世,醫館一度關閉;直到1906年加拿大派宋雅各醫師(Dr. J. Y. Ferguson)來臺灣,醫館才又開始營運。 西元1912年,鑑於淡水港日趨沒落,且為紀念馬偕傳教40週年,擴大醫院的規模,於是在臺北雙連新建醫院(就是現在「馬偕紀念醫院」的起源),以紀念馬偕博士這位臺灣醫療先驅。 於1998年8月公告為縣定古蹟。 入口前紅磚階梯 與地基的泥水石造形成趣味對比,地上鋪有六角磚,六角磚的形式宛如龜甲形狀喻有「長壽」之意,臺灣傳統民間住宅喜好使用,這裡鋪設,是希望病患走出醫館自此無病無痛、長壽綿延嗎?! 一入門右方可以看到由顏只磚(紅磚的邊緣有黑色煙燻的斜斑為其特色,煙燻的斑紋如燕子尾,又稱燕子磚)砌成傳統風甚濃的半圓拱門。 古老形式的門把架再有裂紋的白木門上,很有歲月感。 馬偕曾使用過的起居室。 半圓拱配上百頁形式的窗,南歐風情十足。 起居室裡紅磚、燭台、壁爐、老風扇,中西合璧的擺設。 醫館院舍八十年間先後曾充作神學院、圖書館、幼稚園和學生宿舍之用,建築體亦多修葺,及至1992年最後整修完畢而成今貌,內部改裝為資料展示館和咖啡店。
馬偕博士當年所用的風琴,極具歷史意義。 淡水教會,是馬偕博士於1872年親自建立的第一間教會,土地是由馬偕博士在西元1875年買下,提供聚會的場所,曾於1915年的改建。到了1928年一方面信徒增多,一方面也為了慶祝設60週年,在教友募款及馬偕牧師兒子偕叡廉向加拿大母會申請補助,並親自設計、督建,於1932年改建,至1933年9月3日完工。 禮拜堂為仿歌德式的紅磚建築,有一方型鐘塔。RC階梯加強磚造結構,將教堂的地位氣勢襯托地更為引人入勝。左手邊之鐘 塔直通天際,當年鐘聲可遠揚到對岸的八里坌。於1998年8月公告為縣定古蹟。 建築外觀是品質極佳的「黃東茂磚」砌成,至今依舊堅固未見其風化,可見當時的技術與建材之優異。為名匠「樹司」(樹司—黃阿樹是洪泉的兒子,洪泉和馬偕搭配蓋過偕醫館、牛津學堂和馬偕故居)以精細的磚工砌出變化有序的壁面。拱門上窗戶則用彩色玻璃拼成,構成莊嚴又不失活潑的形式。 教堂內部以大跨距的鐵骨托住屋頂,再以木板作天花板 ,四面窗戶都以西班牙彩色玻璃拼出精美圖案,透出神聖莊嚴的光線。 教堂裡面座椅、講台、聖桌、都保持原貌。 這部1909年開始使用的YAMAHA古風琴 。 鐘樓的五扇彩繪玻璃窗之一「客希馬尼禱告」。 由禮拜堂拱門眺望前方廣場的「淡水藝術穿堂」,穿透的空間感極富層次。 淡水禮拜堂的側面,磚牆嵌有仿哥德式的尖拱窗。宛如禱告之手的鐘塔,是禮拜堂的一大特色,鐘塔尖頂屋頂四個角各有一個具有裝飾性和承重功能的小帽尖,八角錐形的屋頂貼有瓷磚作裝飾,頂部放置避雷針。 從馬偕故居前眺望教堂鐘塔。淡水禮拜堂自1933年11月28日落成之後,一直是淡水著名的風景線,萬綠叢中一點紅的視覺效果也是畫家筆下的最愛。 趕在天黑前進到了淡江中學。先看到八角造型、下方四角造型紅白相間的警衛室,建築形式相當有特色。 淡江中學在1914年,由馬偕牧師兒子偕叡廉便在此成立 (一開始稱做淡水中學校,之後才冠上私立二字,戰後改名淡江中學,直到1958年與純德女中合併後,才變成現今的私立淡江高級中學),1925年八角塔落成,同年學校亦遷至現址。 大禮拜堂,1965年完工,左方八角塔做為鐘樓使用,塔頂小小的十字架,讓這棟建築頗有教堂的味道,淡江中學禮拜堂竣工於1965年,教堂是由馬偕博士的外孫,也是淡江中學美術老師陳敬輝所設計,建築師則是陳能通校長長子陳穎奇長老。堂正面是用大面積的洗石面與石板砌成,做出中世紀石砌教堂的風格。 八角塔,這是淡江中學歷代的精神堡壘,是該校幾何老師加拿大宣教士羅虔益(K.W.Dowie)所設計,於1923年11月開工, 一直到1925年6月竣工。他成功的融合了中 國的寶塔和西方拜占庭式建築。八角塔採用很多地方性的建材,按農舍三合院格局兩翼教室依次降低(現已加二樓), 前端有兩座八角型衛塔,三塔環護青翠的前庭,中間開椰林步道通正門。 主塔正面以磚面和粉面紅白交替,正門以觀音石雕出雀替和宮燈,誇張中國色彩,上有吳廷芳的篆隸「私立淡水中學」和校訓「信望愛」。 椰林大道觀望的八角塔樓,歐式風味卻又有著中國傳統建築格局,融合了許多建築元素。步道上有個圓形圖案:十字架上放著一本聖經~~是淡江中學的校徽。 八角塔因對中西文化造型的拿捏,和建築技術的掌握,被譽為中西合璧建築之精品建築形式是脫胎自美國南加州的Sant Monica高中。 兩翼教室之左棟。一樓有優雅的洋樓式的連續拱門造型迴廊,現增建二樓,可以看出紅磚有明顯的色差。 「埔頂鐘聲」鐘塔。2004年正逢建校90週年,為紀念此重要日子,特別在學校興建「埔頂鐘聲」鐘塔,此銅鐘特向荷蘭訂製,直徑90公分,高度75公分,重量約450公斤,外表有裝飾紋路,配有錳、青銅合金敲擊球體,銅製鐘椅,輪軛、鏈條及馬達擺動琴鐘,可用電腦設定或人為操作擺動琴鐘。 天色已暗,遂無法再前往淡江中學欣賞其他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只得悵然離開。 再回到淡水禮拜堂前方廣場。 夜幕中淡水禮拜堂,在燈光投射下,渲染一層溫暖的色澤。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