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1/30 00:59:20瀏覽4830|回應0|推薦38 | |
【定光佛永定人心】 鄞山寺,創建於清道光二年(西元1822年),主祀定光古佛。定光古佛是中國南方客家人的祭祀圈才有的信仰(台灣目前也僅有兩座寺廟供奉定光古佛,一是淡水的鄞山寺,另一個是位於彰化年代更早的定光庵)。鄞山寺自建成至今後幾乎沒有改變,曾於咸豐八年(1858)重修,同治十二年(1873)再修,但全寺大體上仍完整保存道光初年原貌,也是全臺完整僅存的一座定光佛寺,具體而微地佐證汀州人來臺開墾的事實,於臺灣開拓史具有重要的研究性代表,遂於1985年公告為國定二級古蹟。 由淡水捷運站出來向右往學府路行約 由於當時的汀州移民無法跟泉州人一樣搶在鬧區中蓋廟,所以鄞山寺位在淡水風水最好的五座山頭之一,但卻也是最遠的一座,距渡船頭有一段路程,因此進到鄞山寺便可以感受到鬧中取靜的樸實氣息。 寺前半月池,具有理氣風水的觀念,蓋因以水壓離卦之火氣,尚有消暑、防火之實際功能。 半月池一端有扇「瓶」狀門,象徵出入平安。 「瓶」狀門通往鄞山寺的文化大樓,又與淡江教會相連結,形成有趣的宗教共構。 鄞山寺石碑,設立於光緒19年(1893年)。碑文內容為:公議鄞山寺如遇祭祀演戲 不許閑入聚黨糾眾 以及在寺旁賭博 致生事端倘敢故違咎有攸歸與寺中無涉 此佈 光緒拾九年五月吉日台北汀眾公啟--應是公告周知的議文。 鄞山寺前的地磚有美麗的蓮花圖樣。 從左側護室旁往寺後走可見到「羅公亭」。 鄞山寺是由來自閩西汀洲永邑(永定縣)的羅可斌、羅可榮兄弟捐田,再由粵東的張鳴崗募款集資興建,根據《淡水廳志》記載:「鄞山寺:在滬尾山頂,道光二年汀州人張鳴崗等捐建,羅可斌施田,咸豐八年重修」。羅氏兄弟去世後就在廟附近建墳,其上是為羅公亭。 鄞山寺後方的「化胎」(即隆起的半圓形封土丘)。 客家人建築十分重視風水觀念,在客家祠堂或家廟的前面通常會有一個半月形的池塘,而在祠堂後方,則堆砌起一座隆起的半圓形封土──稱為「化胎」,形成前水後山的格局。客家人認為祠堂前面的水可以帶來福氣和利祿,而祠堂後面隆起的化胎則像椅背一樣,提供安穩堅固的靠山。祠堂前面水池的半圓形與後面化胎的半圓形剛好合起來是一個圓,將祠堂夾在中間,象徵著家族的圓滿。 廟後有兩個小水池(當中之一)。相傳此地為「 蛤蟆穴」,半月池是嘴巴,這兩個小水池象徵眼睛,可保此地香火不衰。
鄞山寺整體建築前低後 高、左右對稱並隱約形成圓形界線的平面格局,與台灣一般常見的閩式建築大異其趣,顯出閩西永定地區建築的特色。配置上坐東朝西,為兩殿兩廊兩護龍式建築,前殿開三門(故曰三川)。 鄞山寺的建本身形制完整、規範適中,木雕、石刻、剪黏、泥塑內容精美豐富,廟頂居中的剪黏泥塑後有鏡子不知有甚麼風水上的涵義? 燕尾翹翅上飛龍在天的剪黏古意盎然。 二側泥塑樸拙典雅。 蓮花吊筒色彩鮮麗;倒爬獅逗趣可愛。 三川殿前抱鼓石與龍柱。 抱鼓石上為一般寺廟建築所罕見螺紋。 龍柱造型充份體現清朝中葉的簡樸風格,單龍盤柱流雲似水的雕飾未見張揚氣勢,而是表現優美流暢的文雅清韻。 三川殿龍柱為道光三年之作。 三川殿龍虎兩邊的壁堵上半部是定光古佛的相關事蹟雕刻,右龍堵:「定光佛除蛟患」,蛟型若龍較像降龍。 左虎堵:「定光佛降猛虎」,虎的造型不猛還頗為可愛。 獅座是獅子戲球泥塑圖案,造型討喜。 鄞山寺牌。 三川殿的兩側入口的門神是風調雨順四大天王。
走進三川殿,空間豁然開朗,目光順著點金柱往上方望去,是二通三瓜格局與疊斗式屋架。一般寺廟常見的柱子依形狀而有尊卑之分,依次排序為圓柱、八角柱、方柱,鄞山寺三川殿使用八角柱、兩側迴廊使用方柱、正殿則是使用圓柱,分配上極為嚴謹,甚有古風。 雕樑畫棟,美不勝收。 坐鎮海門,同治五年(1866年)中式庚申科明經恩進士江有章偕弟雍進士加翰林院待詔職銜江廷章仝立。 天井裡有香爐,還有一座古鐵鼎。
香爐頂上的麒麟泥塑,造型甚是有趣。 古鐵鼎是道光年間的古物,鼎身飾有八卦文,相當特別。 正殿是八角柱盤單龍,外形雄渾生動、蒼勁質樸。柱珠下方的磉石,可以明顯看到它突起並雕有紋路,就像是一朵倒覆的蓮花,而這磉石突起的罕見例子是寺內相當重要的建築特色。 正殿八角盤龍柱是道光三年之作。 正殿建築格局是「三通五瓜六柱」,其中多了兩根副點金柱,展現正殿的尊貴氣息。
是登彼岸,道光四年由進士出身翰林院編修國史館協修永定巫宜福偕弟賜進士出身禮部主事前翰林院庶吉士巫宜禊盥手敬書。大德普濟,同年為汀江衆姓弟子仝立。 正殿神龕,金碧輝煌。 神案於道光年間重修過。 神龕中央有定光古佛端坐似僧侶入定,閉眼微笑、莊嚴肅穆。 定光佛像有別於傳統台灣神像全木雕雕法,以擬真人像之軟身塑法,神態栩栩如生。 根據汀州府志曾記載,定光古佛生於唐末宋初,俗家姓鄭名自嚴,十一歲了通佛法,十七歲到汀州傳法時為當地除蛟患,收猛虎、巨蟒,在他逝世多年後,汀州城遭賊寇圍攻,相傳他顯靈退敵,於是朝廷賜匾,將庵寺命名為「定光院」,他被尊為「定光佛」,成為閩西汀州人的守護神。 分被東寧,光緒甲午年九月重修。是年為光緒二十年(1894年)發生甲午戰爭,次年清廷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澎湖列島,中日戰爭結束。自此之後,台灣進入日治時期。 擺放在正殿裡的鐘與鼓。 正殿邊牆的磚刻紋飾相當典雅。 樑桁間極具繁複能事的木雕,令人目不暇給。 兩側的護龍便是昔做為汀州人來台的歇息之地,以前汀州人遠道而來,在滬尾港上岸後,需要一處落腳的處所,大多住宿在當時位於滬尾街東郊的淡水鄞山寺,它不僅是寺廟,也肩負起汀州會館的功能。 屋頂上以泥塑搭配剪黏的圖樣,沒有華麗繽紛的色彩與造型,卻仍可見到許多匠心別具的藝術結晶。 三川殿門的左右門神是韋馱、伽藍兩位護法,是佛教廟宇常見的門神。
原坐落鄞山寺後當做靠山的山坡上,已蓋起的一大片高樓大廈,如同欲吞噬古寺的龐然巨獸,鄞山寺相形之下雖顯得更為微小,卻無損其代表傳統客家古建築最完善的建築典範,在香火裊繞中,悠悠發散百年古剎風華。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