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6/28 23:51:02瀏覽4709|回應2|推薦12 | |
【柱影重重水悠悠】 位於藍色清真寺的附近的地下宮殿( (土耳其語:Yerebatan Sarayı/英語:Basilica Cistern),『yere』是地底, 『Sarayı』是沉入的意思,從字義上看,指的是地底的大空間,作用主要是大型的儲水池。 公元十六世紀,蘇利曼大帝對伊斯坦堡進行大規模重建,出現大批著名建築,同時古城牆、城市引水工程、地下儲水池等大批古建築也得以修複。 當年拜占庭的君士坦丁堡共有六十座室內儲水池,其中由查士丁尼大帝(Justinan)所建的地下儲水池,與聖蘇菲亞教堂相對,直到1540年才被Petrus Gyllius發現,他注意到附近居民都用水桶從自家地下室取水,因此把這些儲水池取了一個名字,叫「地下宮殿」。 地下宮殿的入口,其實不算是顯眼的建築物。 通往地下宮殿的階梯,可感受到陰陰涼涼的風從地底下襲來。 從階梯上看向地下宮殿。這座「地下儲水池」是拜占庭時期最具規模,也是保存最好的一座。如今所見的儲水池,曾經亦被作為軍事彈藥庫。 地下宮殿的模型。 地下儲水池的面積約 九千平方公尺 ,容積 八萬立方米 ,圓頂由336根圓柱撐起,果然是座「宮殿」。這些來自羅馬帝國舊建築的石柱是從各地搜集拼合而成的:有大理石、花岡岩;有的是完整的柱子,有的是兩塊拼合而成。不同材料設計的石柱,在昏暗的燈光及各色的射燈下,散發魔幻神秘的氣息。 水池在燈光照射下,鱗光閃閃,清澈的池水照見魚兒水中悠游,最大的魚身長可超過一尺,還為數不少喔! 地下宮殿修砌了這樣的棧橋通道供旅客環遊。 柱式多為科林斯式,每根間隔 4公尺、柱身高 8公尺, 燈火下、水光中,柱影幢幢、虛實交映,營造出神秘幽深的氛圍。 當中最特殊的的是圖中左方這支「淚柱」。這種柱子很可能是羅馬帝國時代,自伊斯坦堡倍亞濟區(Beyazit)的一處集會廣場(Forum)取來(沒拍清楚,歹勢啦~~) 「淚柱」特寫,這張就可清清楚楚的看出柱身上有樹紋及孔雀眼的紋路。旅客總會摸一摸淚柱,據說這樣能治百病。有效嗎?信者恆信囉! 壓在柱子下的蛇髮女妖瑪杜莎(Medusa)頭像更是參觀的焦點。 一為倒放的梅杜莎頭像 。 另一側放的梅杜莎頭像。 傳說如此放置可以鎮魔不被石化,但實為後世的穿鑿附會之談。原來在建造之時,梅杜莎頭像上的巨柱不夠長,所以必須在柱底下再墊一個支撐物,而梅杜莎頭像是隨意而非故意這般放法滴。 地下宮殿近出口處設有用餐區,可能我們到得太早,故尚未營業。想像在火光焭焭與水影幢幢中用餐,享受神秘詭譎的氛圍,也別有滋味吧!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