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22/09/28 02:36:04瀏覽3833|回應0|推薦19 | |
黑部峽谷鐵道,原是關西電力為了將其沿黑部川修築的水壩建設物資搬運用鐵路線,加以利用來發展觀光事業,於1971年設置的全資子公司進行營運,以「黑部峽谷トロッコ電車(黑部峽谷torokko小火車)」觀光列車行駛於黑部峽谷間,乘坐小火車可悠閒地遊賞黑部峽谷春季新綠、夏季清流、秋季紅葉等季節應時大自然景觀,是富山地區最受遊客歡迎的秘境電車之旅。 這天一早由富山市的電鐵富山駅搭乘[富山地方鐵道本線]特急列車前來宇奈月溫泉駅,約 1 小時車程。 看到司機把車頭前掛的特急列車車號鐵牌拆下後,掛到月台上這座的架子。 就成了回程開往電鐵富山駅的普通列車了。 黑部峽谷torokko小火車要來到屬於黑部峽谷鐵道的宇奈月駅搭乘,就緊鄰宇奈月溫泉駅。 黑部峽谷torokko小火車主要使用EDR型電力機車,行駛在762mm(窄軌)軌距的鐵道上。 車頭車身以橘紅色塗裝為主,非常亮眼。 黑部峽谷鐵道與阿里山森林鐵道於2013年締為姐妹鐵道,在車頭懸掛特別標誌的圖案圓牌。 武漢肺炎之前還有台灣旅客專屬的阿里山票證互惠方案:當時只要拿著5月10日~11月30日期間「 使用過」 的阿里山森林鐵道1日券/NT400、2日券/NT500,就可以兌換宇奈月到櫸平的來回車票,一票換一票,而且還不限搭乘的車廂等級。如今不知還有沒有。 車廂有分開放式普通客車、和密閉式逍遙客車二種,後者多加價¥530(↑圖截自官網)。因為覺得玻璃窗在拍照時易造成反光,所以當時是乘坐開放式車廂。確實票價與車班時刻表參見官網:https://www.kurotetu.co.jp/tw/timetable/ 黑部峽谷鐵道從宇奈月到欅平全長20.1公里,共有10個站,但只有宇奈月駅 、黑薙駅、鐘釣駅、欅平駅這4站乘客可以上下車(↑圖截自官網)。 黑部峽谷torokko小火車沿著黑部川行駛,先駛過沿線最長的橋──新山彥橋(長166公尺)。建於1986年的新山彥橋為列車行駛路線鐵橋。 眺望建於1923年「山彥橋」,橋後是宇奈月溫泉鄉。「山彥(yamabiko)」,回音之意,因小火車汽笛的回音繚繞,響徹溫泉街而得其名。 宇奈月水壩(宇奈月ダム),於2001年建造完工,是黑部峽谷最新的一座水壩,其目的在於兼具治水調節、利水、排砂的多功能等的水壩。 紅色拱型的湖面橋與因水壩成形的宇奈月湖的碧綠水色相映成趣,是黑部峽谷鐵道必拍畫面之一。 新柳河原發電廠,建於1993年,為了解決黑部川洪水泛濫成災的問題。 宛如歐洲古城堡的水力發電廠,也是重點景觀之一。 層巒連綿紅綠交疊,階梯瀑布流淌白練。 水色翠綠如玉沁涼,映滿山頭秋色正濃。 猿橋,15公尺高的狹長吊橋,讓猿猴在水壩儲水之後,也能移動到對岸而特別設置。 佛石(↑上圖右方紅衣紅帽那座),形似佛像的天然岩石,是從前工人旅者入山後,祈求一路平安的地方,現為著名的景點之一。不過當時枝葉略顯茂密,佛石已經略被掩沒其間。 小火車一路蜿蜒前行,沿途飽覽阿爾卑斯立山連峰與後立山連峰之雄偉壯麗,森林密布,溪流蜿蜒、礫石嶙峋。 黑薙駅,在這裡下車可前往黑部峽谷密湯也是宇奈月溫泉的泉源:黑薙溫泉,這是黑部峽谷中最古老的溫泉。 藍色橋梁為架在最深且險峻的峽谷、黑薙川上60公尺高的「後曵橋」,橋長64公尺。據說以前入山的人因山谷太深感到畏懼,總會嚇得往後退,故而命名之。 列車行經後曳橋。 從後曳橋可眺望橫跨黑薙川上的水路橋,這是作為大壩至發電所的引水道(因CJ所拍遺失,圖引自由時報)。 出平水壩(出し平ダム)。 這座大壩的建造始於1980年,並於1985年完成,用於發電。 出平水壩的集水面積為461.2平方公里。大壩蓄滿水後可蓄水約35公頃,可蓄水901萬立方公尺。 列車沿依山傍水鐵道蜿蜒而行。 黑部川第二發電所,是由近代日本建築運動領導人之一的山口文象所設計的建築物。 發電所後方一處高達200公尺的黑色峭壁(↑圖名為目黑橋的紅橋左後方山壁),稱為「老鼠回頭崖(ねずみ返しの岩壁)」。據說即使是被貓追趕的老鼠,也無法攀爬上這座岩壁。 於鐘釣駅會車,發現這輛車頭掛的標誌是跟萬聖節有關的圖案。 一路上經過了大大小小41座隧道及25座鐵橋,約1小時20分鐘車程抵達黑部峽谷鐵道終點站──欅平駅。 宇奈月駅可以眺望新、舊山彥橋於與遊步道的觀景點,也是必拍的知名畫面。 黑部峽谷小火車駛出山洞。 宇奈月駅小火車廣場,黑部峽谷鐵道小火車搭乘遊誌。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