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求道錄22
2008/09/29 13:02:02瀏覽421|回應0|推薦1

求道錄(二十二)

文/陳浩恩 2008-08-28

(一)
     我對五術產生過一段狂熱期,好比一個熱戀探索未來的科學家,一發不可收拾。當時賺的錢,很多都用來買秘本或拜師學藝。有一趟,我知道台灣新竹有一個道士,擁有一本清朝的《奇門遁甲正源錄》,就叫台灣一位朋友去付錢,朋友一聽價錢,嚇了一跳。
     「十萬台幣買一套影印拷貝,你有沒有想清楚?他可能轉手一百元再賣出去?」
     「不會的。」我說,不過也承認:「如果真的如此,也沒有辦法。」
     我知道這套古籍,內中有填補坊間不足的一些法門,可能會將一些傳聞的學問變得真實,就義無反悔的追尋下去。反正錢財身外物,在一個修道的人來說,「法」就是寶。
     後來,朋友的擔心注定是過慮,但我亦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空歡喜一場。
     而在以後,同樣的例子,不知重複多少次。古代流傳的學問,沙石多,精華少,但十濁有一清,已然值回一切。這些涉及顛倒陰陽,改變未來的學問,實為無價之寶。好奇心是致命的,我為這個好奇心不知付出多少時間、金錢,以及精力。

(二)
     八○年代,我因緣機會接觸丹道的南派,跟在深水埗一名湯師父學藝,湯師父原在第二次大戰時,移居香港,以教授「玄門紫府」的丹鼎玄功維生。
     湯老師外表威嚴,雙目烱烱有神,待人接物總是帶點古風的客氣。
     據我所知,他是義助師公完成最後功法後,而得到傳承的。
     他對丹道的說法和葉師父完全兩個版本。他說,丹道從來只有雙修法,不可能以清修得道,而雙修法的終極心法,為道學中秘密中的秘密。自古一直在「口口相傳」的情況下流傳,外間人完全不可能一窺全貌。
     他常常掛在一句老話,就是:「就算你聰明過顏回(孔子弟子),不得明師指點,任你想破頭腦,也不可能知道究竟。」
     明師為甚麼要指點你呢?有幾個條件:第一、看人品,心性壞的,不傳。第二、看智愚,無上根之器,不能得道不傳。第三、最重要,看供養,不盡弟子孝心,不傳。
     在那個時候,離離合合的弟子不計其數,很多人付了一點錢,不得要領,馬上拂袖而去。我旁觀世態,有一點不寒而慄,心想以後千萬別以此為生。
     當時,我已修習了藏密,很清楚知道,藏密的第四級智慧灌頂就是雙修法,一直想知道這種流傳了數千年的秘密,本質是甚麼一回事。
     後來,跟隨了湯老師八年後,我成為了入室弟子,順理成章得到傳承。

(三)
     湯老師傳法,一向遵從古訓,傳法時,「有瓦遮頭的地方」一定不可說,因為擔心隔牆有耳,偷竊天機。傳法地點要擇在四顧無人的曠野進行,過程煞是緊張凝重。
     回憶起來,彷彿是昨日發生的事,悵惘之餘,感激之餘,又有點好笑。老師可能不知道,現代科技發達,千里眼,順風耳隨時將製造零距離,將這些千古不傳之法變為公開的秘密。
     雙修法對我是一種精神上的滿足,因為得物無所用。內中規列的條件,在現代世界,根本不可能進行,屬於天方夜譚。
     老師也受限條件,只能懷抱一個傳承,在九○年代仙遊。他最後進行道家的「屍解大法」,轉生到他想去的地方,繼續未完成的心願。
     「屍解大法」和密宗的「奪舍法」相近,都是利用臨終前的生命能量,集中到一點,然後將整個靈識帶出來,自主投胎。
     道家很多學問,秘而不傳,其實內有苦衷。基本上,這是顛倒既有因果世界的學問,一旦廣泛流傳,必然世界大亂。
     雙修法和清修法,有如花開並蒂,各表一枝,其實異途同歸,都是以宇宙的陰陽為修煉元素,由雜而純,運用心力,將它轉化為永恆的生命能量。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nshing&aid=2257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