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談精進
2008/07/19 13:22:21瀏覽790|回應0|推薦1

談精進

開示/蓮慈上師

精進,是大乘法門六度波羅蜜之一。

岡波巴大師說,一個人能布施和持戒,但如不修精進,就是懈怠者。一個懈怠的人成事不足,無法成辦善事和利益眾生,更慘的是菩提之果遙遙無期。

什麼是精進?就是對善法之真切的嚮往,以及不斷的努力。這是對治懈怠之良方。

懈怠可分三種:

第一種昏睡之懈怠:整天頭腦昏沈,不能清醒,身心喜歡安逸。有人睡到太陽晒到屋裡了,用兩三個鬧鐘也叫不起來。學生叫不起來是因為念書太無聊了,如果說今天要出去玩,不用鬧鐘也會起來,昏睡症馬上好。但只要一修法、工作、讀書,又得此病,這是懈怠。

「入菩薩行論」有一偈說得好:
「死亡速將至,應力積資糧。」

要想死亡馬上到了,你要快點努力積聚資糧。「念死」法門對懈怠者有很大警戒作用。

如果真只有一天可活該怎麼辦?相信連眼睛都不敢閉,怕一夢入黃泉,一定趕快求救兵,想法救自己,一點都不敢懈怠。

很多人喜歡悠哉遊哉,老認為時間還很長很久,等到明天馬上要考試了,擔心已來不及,要交差的工作也交不出來,這樣的下場就是一事無成,還會被老板開除。

我修行的前十年都在作「念死」想,每一天能平安度過就非常滿足。因為明天不知還有沒有,不作明天想,故每天很精進,也沒有一期延誤出報的時間,這樣拼命的去修、去把報紙做出來,因為我認為再不做就沒時間做,就沒時間修了。

命運不好,正好有這逆增上緣,就會精進。這「念死」是許多大成就者修行的法門,用死來刺激自己,千萬別以為還年輕,無常的命運果報隨時會出現,很難預料。

我們身邊的同伴,不是一個個走了?也有正值青春年少,二十幾歲莫名其妙就走了;真佛報孟主編是壯年,無常一來,一下子也沒了;歌星鄧麗君四十多歲就死了,每個人都會死,最好以念死來激勵自己。

想著,在死之前,最好不要欠人情債、金錢債、感情債、任務債,一定要了斷,要不欠了一身的債,來世還要還。逼自己不得不在活的這一天,把一切世出世間事交代。

修「念死」法門,正好精進,對治懈怠。

修行這條路,大家要有毅力。根本上師指給你看這樣走,你直直走去就對了,這就叫精進。

精進的相反是懈怠。

另一種懈怠是畏縮之懈怠者,有畏懼的心態,認為自己不行,根基很差,不可能像有來歷的大根器者得大成就。這是畏縮者找藉口,就可以只做想做的事,不做辛苦的事,藉此逃避。
 
對治的方法,經云:六道眾生就連黃蜂蛆蟲,如果努力精進,有一世也能成佛。我已得人身,能分別善惡,只要精進修菩提行,那怕不證菩提果!
還有一種是下劣之懈怠者:一心要把別人降伏,心狠惡毒,完全是鬥爭,專挑別人的毛病,而自己不修。或者積聚資財,永不滿足,貪求不義之財,這都是造成痛苦的原因,障礙菩提的毒藥,一定要遮止。
 
因此,精進非常重要。
 
精進有披甲精進、攝善精進、無厭足精進三種。

披甲精進,是從意念方面自我教育。要如勇士披上盔甲,不斷用六度萬行的法門去努力,直到證悟菩提。更有大菩薩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眾生不成佛,自己絕不懈怠,誓願披著精進的鎧甲,無止境的精進,要讓自己和眾生都成佛。

攝善精進,是行動方面的精進。除了勤修善法以外,還要斷捨煩惱,這也是天長地久的工夫。一旦煩惱當家,揮之不去,你就只有任它擺佈。聖人沒煩惱,凡人是煩惱的集中營。立下誓願,煩惱無邊誓願斷,就不要發空願,為斷除煩惱,一定要精進不懈的修持善法。

利益眾生即是菩薩行。表面上看你是犧牲了時間、金錢、體力,沒有回報,好像損失很多。事實上,你對他人做了善事,就有一個無形的功德,種了善因,未來必有善果,絕不吃虧。

依照佛陀的教導,你要作如此想,讓你有機會去行善的人,是你的恩人;而非你是他的恩人。因為依因果報應之觀念,是他讓你圓滿了布施的資糧,否則你的善事做不成。
 
想拿菩薩的證書,非得下一番苦功不可,那就是精進,努力利益眾生。佛是度眾生第一名才叫佛,佛的十大神力,樣樣第一,都是由精進而來。

千萬不要懶惰第一,作壞事第一,造口業第一,凡夫終其一生,都要不停止的精進,最後才能成佛成菩薩。 

用什麼樣的心態去修,才叫精進?

就是不顧生命,不顧一切的去勤修六度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完全把生命拋開,去勤修精進。

勤修善法精進有五種方式:

一、常行精進:菩薩於一切時中恆常精進,身心皆無疲厭,無有間斷的努力。行者不要三天坐禪兩天放假,一旦荒廢中斷,又得重來,從頭做起。想要得法的精髓,必須打穩基礎,不斷深入。隨意中斷,念力會粗糙散亂,就又倒退好幾步,非常可惜。

二、殷重精進:很注重這件事,以歡喜心修出殷重心。佛法在娑婆,就如沙漠中的清泉,行者要不顧生命的奔向前去,滿心歡喜得到解救。若不能自動自發,完全被動,善法就不能把持堅固。

三、不動搖精進:風吹草動,你都不動,不為妄念、煩惱、苦痛,種種違緣所動搖。要多生多世有善緣,才能來到佛前。但很多人佛緣還沒生根發芽,又被風吹走,也不知還要多少世,又做了多少善業,才能再回到佛堂,由此可見不動搖精進的重要性。

四、無退轉精進:長遠來說,不退道心更是重要。在修行當中,會看見世間百態,種種野蠻、殘酷、毒害、鬥爭,非常醜陋惡濁的現象,行者心要定,明白世間本就這樣,懂得修行才能跳脫。一旦動搖退轉,失去人身就失去成佛的機會。

五、無我慢精進:雖然精進,但不產生傲慢心,不自認了不起,將來才會成功。千萬不能有傲心慢心,否則修行的境界不能突破,反倒障道,因此一定要修無我慢精進。

以上,岡波巴大師將精進的重要,分析得很清楚。最後,大師教導增長精進的方法,一是智力,二是慧力,三是迴向力。

精進要有智慧,如果智慧力不夠,缺乏思考能力,就反而往惡的方向墮落,例如賭得昏天黑地,這那叫精進!真正的精進一定是行善事修善法,利益他人,利益眾生,而非一味自私自利。

精進必然要迴向,迴向證得無上菩提,讓自己不斷成長。如無高超的迴向,只是小力小念,成不了大器,也不能證佛果。因為迴向大,激勵行者不斷去努力,一再精進,終能成就。

因此,一個人能發奮精進,快樂必然到臨。在精進中淨化,做懺罪消業的功夫。清淨到極點,等同空性,加上悲心,就是佛。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nshing&aid=2055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