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真佛因緣
2008/02/26 14:56:47瀏覽340|回應0|推薦5

真佛因緣

〔作者簡介﹕蓮花(陳)宗傑,生於一九四六年,國立台灣大學化工系畢業,美國密蘇里大學化工碩士,巴西聖保羅大學化工博士,前任職巴西聖保羅州工業研究所一九九六年退休,現任職聖保羅文學院東方語文系教授。
  
小學課餘總喜歡到台北古亭區十普寺附設的圖書館中看書,在那幽靜環境裡看了許多有趣的故事書與科學報導,啟發了我讀書的興趣。看到寺裡的大佛,有一種很親切的感覺,卻無緣進一步了解。高中時看武俠小說,沉浸在中國古代神奇俠義的氣氛裡,對傳統的神仙飄逸思想有一股鬖W的嚮往。個人學業上喜歡研讀物質間神奇的作用,從台大化工系到美國留學一直在科學領域鑽研,到了巴西進入聖保羅州工業研究所,繼續化工方面的研究。〕
 
原文﹕

八五年時,偶然看到華報上刊登蓮溶師姐出借佛學書刊的消息,找到時才知道是出借聖尊蓮生活佛的著作。因已久處巴西,完全不知聖尊多年來在台灣引起的轟動,懷著好奇的心情借回閱讀。首先看到是《靈機神算漫談》,一篇篇神奇奧妙的事跡,深深打動多年隱藏著對靈異世界好奇的心,從書中一件件真實故事的敘述裡,體會到因果輪迴的存在。每一本都一口氣讀完,也迫不及待地介紹給朋友。大家也都以最快速度讀完,趕著換第二本,一起互相談論對每一件事的看法與心得,然而對所謂密法修行並沒有什麼觀念。經師姐解釋說明後,就皈依聖尊正式開始依密法修行。當時巴西很慢得到聖尊的著作及說法開示資料,就依有限的資料慢慢去了解各項修法儀軌及佛法思想。同時也閱讀一些中國古時有名的大師們的佛學著作及經典註釋,幫助了解各種佛學觀念。在真諦堂和同門一起研究,慢慢對密法有較清楚的概念。後來有緣學了一些紫微斗數運算,了解到人生命運變化也有可尋的因緣。一般人都受到所造業力影響,命數中顯示出無可避免的災禍,然而對一些修行人,雖命數中注定有生死大劫卻常可避開,表明著還有更深一層的道理要去追尋。在另外機緣裡,學中國傳統醫學理論及針灸,讀了許多古代有關五行變換及生理穴脈的書籍,了解中國有許多深奧的思想。一面提高了中國古文的閱讀能力,對人體氣血循環,經脈關聯及脈輪作用方面也增加了許多較深的認識。
  
皈依修習密法,我自身感受得到很多的加持,做事都很順利。九二年時母親忽患腎病,醫院一直找不出原因,非常危險。就趕緊寫信祈請聖尊加持並報名聖尊主持香港息災祈福治病大法會,後來果然神奇地脫離險境。九四年母親經多次洗腎,身體衰弱在台逝世。承蒙聖尊加持,火化後得到美麗的舍利花,供在壇城,次年發現奇妙地變成很多小舍利子,每年還有增加的趨勢。九六年我順利從工業研究所退休後,參加聖保羅大學文學院教授考試,承蒙聖尊特別加持並賜貴人符佩帶,果然一切順利通過,正式任職於聖保羅大學東語系。教巴西學生中國語言及文化外,也把中國文學著作翻譯成葡文,作中巴文化交流的工作,聖尊著作的翻譯也在進行中。
  
修習真佛密法,在面對生活上的瓶頸及情緒低落時,都會想到聖尊在書裡及開示中提示有關無常、因緣、果報、承受業力、空性的種種道理,對事務的觀察很有幫助,容易保持平穩的心去面對處理。事情順利時,也能以無常無為警惕,不敢隨意放縱。從種種自身經歷及看到的許多同門避禍消災,病痛消除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聖尊蓮生活佛偉大無限的慈悲願力,時時加持著眾同門。因為多年參與科技研究工作,每件事情也很自然用科學方法去分析比較,聖尊的真佛密法修行儀軌、外法的修法、寶瓶氣、拙火、內修的種種提示,依多方面現代最新科學理論,儒道學說及西方哲理作客觀的比較,都顯得非常符合。完全不違反生理心理及現代的科學知識,的確是一種非常圓滿的修行方法。為了親自體會聖尊的無上智慧,曾經數次到西雅圖參加法會,聆聽聖尊開示及解答疑難。聖尊非常慈悲和藹平易近人,關懷每一位弟子,世界各地來的弟子都深受感動,一見到就誠心頂禮。聖尊的開示更顯示出無上的智慧,艱深複雜難以說明的佛法部份,也都能以清晰簡易的方法講述說明,讓每個人都能了解,幫助眾弟子開啟心靈的門戶。許多生命中的疑問,都可能在聖尊風趣智慧的言談中,很自然地找到需要的答案。
  
經聖尊多年來費心完成了一百三十五冊著作及許多的法語開示,真佛密法已有非常完整的體系,無論基本的道顯密理論思想,到各種密宗金剛大法都已經有資料可尋。而且聖尊是以最淺近清晰的現代語言說明,免除以往閱讀古文經典不易了解的困難。研讀每一部著作,都可以得到很多重要的啟示,可以對生活心態作很大的改善並提升心靈的境界。甚至每一位還可以親自到西雅圖晉見聖尊,聽聞開示解答疑難。有機緣修行真佛密法,親自聽聞佛的法語,實在是多世修來的福份,希望大家珍惜,把握寶貴的機會修習,並且應用到生活裡,以求達到明心見性的開悟境界。

蓮花宗傑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nshing&aid=1646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