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2/10 02:43:21瀏覽676|回應1|推薦3 | |
茶葉 怎麼喝最聰明VS食物的里程這是好心的阿榮.所分享的.營養師對喝茶的建議.及王文華的實用好文章 阿榮在台東經營有機農園.強調無毒... 實在就甘心ㄟ 茶葉 怎麼喝最smart! 文/莊富如 國人飲茶多年,除了茶香的美味外,許多人都認為,茶是健康的飲料,因為近年來研究發現,茶的某些成分有助於身體保健,近年來最著名的是兒茶素(catechins)。 兒茶素是茶葉中最主要的多元酚類成分。研究報告指出,兒茶素有抗氧化、抗發炎、降低心臟病機率、預防癌症、降低血脂肪、減少體脂肪形成、抗菌、改變腸道菌叢生態、消除臭味等多項功效,目前市面上標有健康食品標誌的茶飲,主要引用的就是兒茶素的生理功能。 多元酚的含量會因發酵的程度增加而削減,但也有研究指出,發酵茶所含的兒茶素雖不多,但降血脂、延緩氧化作用仍高,顯示可能還有其他的抗氧化成分尚未被確定。所以無論喝哪一種茶都好。 ◎喝茶雖然有許多的好處,不過還是有幾件事情要注意: ●避免飯後隨即喝茶: 因為茶單寧會降低鐵質吸收,飯中或飯後喝茶容易降低飲食中鐵質的吸收,影響的比例可能高達65%。 ●不宜以茶配藥: 茶單寧會與某些藥物產生沉澱作用影響藥效,例如補鐵劑、氟化恩菎類(fluoroquinolones)抗生素與四環黴素抗生素會被茶品中的單寧酸、生物鹼所吸附,使得人體對此類藥物的吸收減少。 ●避免熱泡太久: 單寧隨時間越長釋出越多,避免喝浸泡熱水過久的茶,這就是不喝隔夜茶的道理。 ●冷泡茶: 對咖啡因敏感者、孕婦、兒童、心臟病、潰瘍患者不適合飲茶。但有研究顯示,冷泡12小時後的茶湯,其咖啡因含量只有熱泡5分鐘的3分之1。若真想喝茶,不妨試試咖啡因含量較少的冷泡茶。 ●不宜作為運動後,或水分流失時的補充: 茶具有利尿作用,不適合用來作運動後,或水分流失時的水分補充。 ●小心糖: 市面上流行的茶飲料,有加糖、半糖、無糖,飲用時,要特別小心。喝加糖茶飲料,熱量隨之增加,糖尿病、高血脂、減重的人不建議飲用。 ●注意奶精及奶油球: 西式的奶茶建議以低脂鮮奶取代奶精或奶油球,避免攝取過多的熱量。 ●注意保存: 花果茶需特別注意保存,因為果粒含有較多的水分容易因受潮而滋生黴菌,使用乾燥劑或存放冰箱都是不錯的選擇,但無論何種茶都必須注意保存期限。 ●適量的攝取: 根據防癌效果研究指出,只要每天喝150㏄的茶飲就具有健康效益。台灣目前認證通過保健食品的罐裝茶飲料,分別建議喝650至1200㏄可達標示的功效。但最好視個人情況決定攝取量,如果喝茶會影響睡眠或有不適現象,就不要勉強喝茶。 (作者為國泰綜合醫院汐止分院營養師) 王文華 食物的里程 「當季」和「當地」 我們這些出過國留學的人,都很假仙。也只不過在國外待了幾年, 回到台灣後,卻喜歡用舶來品。我們都有一種成見, 只要包裝上有英文或日文,品質一定較好。還會說花多一點錢沒關係 ,我們重視「生活品味」。 對於沒有包裝紙的東西,我們當然會追查它的身世來源。蘋果, 要吃日本的。 梨,要吃韓國的。牛奶,要喝紐西蘭的。巧克力,要吃法國的。 我對自己這樣的行為一直不以為意,你說我臭屁我不在意, 反正我是雅痞。一直到我學了「食物里程」的觀念,才恍然大悟。 「食物里程」("Food Mile"),指的是我們嘴巴和食物原產地之間的距離。 里程高,表示食物經過漫長的運送過程, 一路上交通工具所消耗的汽油,和隨之而生的二氧化碳, 破壞了環境。 沒想到吃什麼東西,還跟二氧化碳扯得上關係! 「食物里程」要低,大家要盡量吃「本地生產」的食物。 夏天的芒果,台灣最好,很少人會去吃進口芒果。會買進口水果, 是因為想吃當季台灣沒有的東西。 所以要減少「食物里程」,首先要吃「當季」的東西。 當季的食物新鮮、便宜,何苦違背自然,折騰荷包, 去吃大老遠跑來的祭品? 快樂的秘訣,是做最自然的事。很多的煩惱, 都是因為我們違背自然。半夜不睡覺、冬天打赤膊、一男劈二女、 與陌生人3P。生命有它固定的節奏,最舒服的姿態是跟著它一起流 。 鄰家的青梅竹馬很美,幹嘛去追俄羅斯的美眉?順天應時, 你活得白白胖胖。扭轉乾坤,你會害死了很多人。 「當季」和「當地」,除了新鮮和少污染, 另一個好處是活絡了本地經濟,改良了都市與農村的關係。「 愛台灣」不用上街頭,在家裡吃台灣水果就可以。 「低食物里程」的另一好處,是減少了進口商、 經銷商等中間人的加成,讓食物鍊的兩端:農人和消費者, 都能夠得到最好的待遇。 英、美兩國對「食物里程」算得很精。2005年7月, 英國政府統計,每年因為運送食物而產生的二氧化碳, 占全國總量的1.8%。這1.8%,豈不是「冤大頭」的污染? 要餵飽人類的肚子,當然要消耗能量。柏克萊大學教授 Michael Pollan 估計:製造食物所消耗所有的能量,只有1/5是發生在農場,另外 4/5都發生在加工和運送過程。 所以不想製造冤大頭的污染,我們得多吃沒有加工、 就近生產的食物。 用嘴投票 在美國,許多學校發起「農場直達餐廳」運動。讓學校的午餐, 不再是大量製造的冷凍食品,而是鄰近農場送來的鮮美佳餚。 我們也許沒機會去美國的學校,但在美國各大城,都可以逛到「 農家市場」 (Farmers' Markets,最有名的在 L.A.,1934年開張)。食物由當地的農家直接拿到市集來賣 ,不再大費周章地送到經銷商的中央倉庫。 每個周末,紐約的工會廣場(Union Square)都有農家市場。 來自紐約州的農家以便宜的價錢賣新鮮的蔬菜水果、花草樹木、 麵包餅乾,以及人情溫暖。在大太陽下,我跟農人買東西,聊生活。 在充滿日光燈和冷凍庫的超級市場,很難有這種感覺。 美國各地都有類似的市場。西北部的奧勒岡州講究環保, 大城波特蘭有一家「新季節」("New Seasons")超市,所有的肉和蔬果都標明原產地,27%是 當地生產。為了讓民眾易於辯識便於購買,「當地產品」 都貼上黃色標籤。 「新季節」甚至把一些瀕臨絕種的食物,如紅鯛魚,貼上紅色標籤, 規勸消費者不要購買。甚至讓消費者免費試吃不同魚類, 證明黃標和紅標一樣鮮美。 這樣一來,「食物」,變成了新型態的「選票」。你買什麼食物, 表達了你的政治立場。 那些政府沒做到的事情,一般老百姓可以用食物購買來解決。 政府沒照顧好農民,老百姓買農民的食物彌補。 政府沒管理好食品衛生,老百姓就買有機食品。 「有機食物」,在全球是 9,600億台幣的產業。9600億若換成選票,不知有多少。 「用嘴投票」,當然不會有政府的政策來得有效。 但當政府的政策遙遙無期,消費者至少可以先靠自己。 食物的「民族主義」 在台灣,「食物里程」的觀念還不普遍。但我最少可以做的, 是在鄰近的市場、買本地的蔬菜水果。「肥水不落外人田」, 用在食物上最為貼切。當你買本地的食物,你買到新鮮、健康、 更少的油錢、更好的空氣。同時,你也默默地幫助了那些, 從未謀面、卻一直「養」你的農民。 除了消費者直接跟農場買東西,很多餐廳也開始直接跟農場交易。 永豐餘生技從事有機農業很多年。他們在宜蘭有一大片有機農地, 雞、豬、菜、豆腐,什麼都有。永豐餘在台北開了一家「 齊民有機火鍋」,餐桌上的食材,自然是農場中的作品。 學會「食物里程」後,我收斂了歸國學人的臭屁, 努力尋找產地最近的東西。 經過水果攤,看到那些豐滿的梨,我還是會問:「哪裡產的?」 老闆大聲叫:「韓國的!」他也許以為這是最好的賣點, 殊不知這對我是最深的痛處。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