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童真亂舞。我看4歲小畢卡索《感謝電小二推薦登聯合新聞網首頁》
2011/06/07 13:14:04瀏覽2139|回應1|推薦23


 

 

 圖片來源/http://www.agora-gallery.com/artistpage/Aelita_Andre.aspx


三安布勒斯和一個舞蹈小丑(壓克力及混合媒材畫布)by Aelita Andre

盤古(壓克力及混合媒材畫布)by Aelita Andre

生活在水族館(壓克力及混合媒材畫布)by Aelita Andre

男子圍巾(壓克力及混合媒材畫布)by Aelita Andre

以上這些作品目前正在紐約的畫廊裡展出,這位創作者的名字叫做Aelita Andre,她僅有4歲。

驚訝嗎?小小年紀的她,到目前為止,已經累積不少的創作量,且獲得各方注意,躍上國際舞台。這位小女孩來自澳洲,她的父母均是專業的藝術家,所以在各方面資源充足的情況下,Aelita Andre的探索經驗比一般孩子來得豐富許多。Aelita Andre 11個月大時便拿起爸爸的畫筆隨興塗鴉,在家人的鼓勵與引導下,其原創作品得以完整被保存並記錄下來。Aelita Andre 的筆觸恣意奔放、色彩層次分明,各種媒材巧妙搭配、融入於她的童畫世界中,時而跳躍,時而流動,整體意境頗有衝突之美。但是,對於她的父母如此高調,媒體諸多批評,認為他們在操弄、利用這小女孩......

我上網搜尋了有關Aelita的資料,在一個專門介紹藝術家的美術報是這樣形容Aelita的:「Aelita的創作過程並沒有拘泥於制式化。很顯然,她高興的注意到分支,不斷的尋找新的挑戰和技術來幫助她作畫的方式和滿足她的創作慾望。她使用工具的範圍──包括從畫筆、刮刀、手指和手。她還參與各種實驗材料,有時也包括對象,她發現,如樹葉,樹枝,閃光和黃金葉……

哇!這真是不得了的大工程!對一般家庭來說,根本無法給予孩子這麼充足且完整的探索經驗,更何況對「藝術」這東西完全是門外漢的父母。讓孩子運用全身五感「玩畫」的過程,很多父母首先要克服的是「怕髒」的問題,(當然,現在坊間有很多畫畫衣解決父母的煩惱)但是,我也曾在朋友的畫室裡看過這樣的例子:一個剛來上課的4歲小女孩,長得相當白淨、清秀,朋友請她用手指沾顏料在紙上作畫,她卻渾身不對勁,每用完一種顏料,便頻頻拭手,無法盡情投入……「這孩子的父母一定相當注重孩子的乾淨程度,所以孩子耳濡目染也變得『怕弄髒』……」朋友與我這樣討論著。爾後幾堂課,朋友想辦法要讓她的「全身」自然而然的與「顏料」做朋友,煞費苦心。漸漸的,這小女孩似乎有所進步,不再那麼「怕弄髒」……

Aelita的創作令我驚艷,但令我更訝異的是,她作畫時不穿「畫畫衣」!衣服、頭髮、臉東沾一塊、西沾一塊……,你知道壓克力顏料是多麼難清洗的嗎(看到這裡,我想你也知道我是「怕髒父母一族」)?Aelita的父母完全沒在怕的,衣服一套換過一套(不知道是太有錢,還是已經想好行銷手法了,哈!開玩笑的啦!)。我不懂藝術,也不懂那些藝術家的心理,也許這叫做「nature」!在完全不受束縛的情況下,才能全心全意,以她天真的角度,揮灑出熱情、亂舞的色彩與形式。

Aelita很幸運能有如此讚賞她、引導她、鼓勵她的父母。「我的孩子是如此的優秀!」這種驕傲、炫耀之心,是每個父母都會不小心流露出的情結,其實媒體不必過度放大。將心比心,假設我的孩子有如此的才能與天分,我可能也會迫不及待的與人分享(大小麻煩聽著,你們給我爭氣點呵)。

再者,「藝術栽培」是一條漫長且難走的路,期間過程所費不眥,有多少父母能負擔得起,或無怨無悔的繼續支持下去?Aelita的父母運用她自身的才能來換取她的未來,有何不可?端看個人角度如何看待罷了!只是,在「夢想」與「名利」之間徘迴,這當中的拿捏與對應,在在考驗著Aelita父母本身的智慧。

希望Aelita的父母能保持初衷,千萬不要讓她變成下一個小小彬啊!

Aelita Andre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3hWMvSrZx8&feature=share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dseditor1125&aid=5296140

 回應文章

Jacaranda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昨天
2011/06/07 19:43
雪梨的晚間新聞也有報導這位正在美國開畫展的四歲澳洲小女孩。
畫得還真不錯耶!
Sleeping(kidseditor1125) 於 2011-06-08 20:16 回覆:

是啊!!澳洲之光~

我覺得這則新聞只不過是一個引子,

她可以影響更多父母對繪畫有著不同的想法,
也可以讓教學者激盪出不一樣的火花,
或深思目前刻板,制式化的教學是否適合孩子,
不管Aelita Andre的父母是不是過度高調?不管她的父母是不是有介入作畫?
某些陰暗的層面並不必過度揣測,正面的思考才是有助於幫助目前的教學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