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孩子的「花花巫婆」看情緒教養(4.8ys)
2010/09/13 12:27:18瀏覽581|回應1|推薦7


小麻煩昨天畫了一個帽子上有花的巫婆,我們叫她『花花巫婆』。

她說這個巫婆是好巫婆,所以她沒有掃把,這樣就不會亂打人。

我問她:「那沒有掃把,『花花巫婆』要怎麼出門啊?

是用走路的,還是坐車......」

她說:「她只要念『阿薩邦、阿薩邦』,就可以飛到天空去種花。」

(嘻......原來花花巫婆是個種花的啊)

我問小麻煩:「『花花巫婆』種了什麼花?她種花要做什麼?」

小麻煩說:「向日葵啊!大家都可以來摘一朵花。」

我接著問:「那她的花有魔法嗎?」

小麻煩說:「有啊!拿了花的人就可以得到一個禮物......」

我告訴小麻煩:「我覺得你的『花花巫婆』種的花是愛與幸福的花。」

小麻煩笑了,笑得很開心~

(小麻煩拍於 2.10ys)


這些可愛的對話讓我想起前幾天看于美人的節目,

節目中心理分析師所看見的一件事──

她在超市看見一對母女,媽媽正在買紅豆餅,

當媽媽將熱騰騰的紅豆餅拿到小女孩的手上時,

這位媽媽問:你現在摸著它有什麼感覺呢?

小女孩回答:熱熱的感覺。

這位媽媽說:不對!應該是有幸福的感覺

聽到這裡,我笑出來了!覺得這位媽媽應該是水象星座的,才會這麼感性。

當時節目正在探討婚姻中,男人和女人的不同點,

當女人說出一句話,男人的解讀方式會有所不同,

在雙方無法理解的情形下,常會造成溝通不良的狀況。

女人大多數是情緒的動物,男人則大多數是理性的動物,

由於思考模式的不同,男人通常不了解女人的心,甚或是缺乏一顆溫柔的心,

這和從小的教育環境和方式脫離不了關係。

在教養過程中,我們常會拿不一樣的標準來對待男孩和女孩,

「哭什麼?你是男生耶!男生要勇敢,不能哭!」

「妹妹,我帶你去學跳舞。哥哥,你去學跆拳道好了。」

諸如此類的不同教養方式,多到不勝枚舉,

連說話詞彙也自然而然不同,就像上述那位媽媽一樣,

這種感性的詞彙在以前,有多少父母講得出口,甚至是對自己的兒子這樣講?

培養孩子擁有一顆溫柔的心,懂得說出愛與幸福的感覺,

這樣的親子互動方式,也是情緒教養重要的一環,男孩子尤其需要。

朋友常說:「我在幫我未來的媳婦訓練她的老公。」

(呵呵~這樣的男生長大以後是很搶手ㄉ)

現在的父母是幸福的,許多教養資訊和演講補足我們所欠缺的,

未來的下一代,也許男人和女人的關係不會再那麼緊張和對立了。

I hope so~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dseditor1125&aid=4408137

 回應文章

丁冬香
好媽媽
2010/09/16 13:16
你真是個用心的好媽媽啊~~
Sleeping(kidseditor1125) 於 2010-09-17 10:21 回覆:

是「佣」心的菲傭媽媽~

還比不上你這位孝子、孝女的美少女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