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含英咀華4:唐魯孫〈燕京梨園知味錄〉
2012/04/27 11:55:38瀏覽1992|回應0|推薦0

4. 燕 京 梨 園 知 味 錄          唐魯孫  

    故都梨園行,講究排場,而精於飲饌者,首推溫如馬連良(註1天方教人,坐科「富連成」(註2,頭腦新穎,便捷善辯。渠最愛吃前門外教門館兩益軒之炸烹蝦段,每屆對蝦盛產,必邀朋同往,大嚼一頓。叫此菜時,必特別關照,用八寸盤盛,吃罄一盤,再來一盤。有時連續吃三四盤,但必須分盤分炒。蓋此菜秘訣在快炸透烹,如果十對八對大蝦一鍋炒,則蝦肉老嫩不一而不入味,試之果然。

    抗戰勝利後,因華北偽政權時期,曾組團赴偽滿長春參加某項慶典,乃被列名漢奸,除暗中找門路,託人說項外,表面則謝絕一切演唱,閉門思過。另一方面,將西來順頭灶滿巴延為特約廚師,每晚櫃上熄火,即去多福巷家承應,準備消夜。勝利之初,天上飛來者,地下鑽出者,真真假假之各路英雄,無不以一嘗家雞肉水餃、鵝油方譜、炸假羊尾為無上口福。當時之大舌頭,堪稱故都梨園行美食專家矣。

    姜妙香,行六,因其為人方正,同行叫他聖人。出身百順胡同雲龢堂,該堂素以烹調精美,膾炙人口,耳濡目染,固吃過看過飲食行家也。但渠對魚翅燕菜等高級海味,了無興趣,偏愛水爆肚一味。故都賣水爆肚,多為天方教人,決不摻有牛肚,售者多為設攤營業,器具桌凳,均潔淨無塵。作料臨時現調,每人一小碗,羊肚亦現切現用水爆,手藝優劣,即在此一汆,時間稍過,即老得嚼不爛,火候不足,則又咬不動。北平各廟會暨天橋,均有這種吃食攤子,但手藝最好頂出名者,則為東安市場潤明樓前空地上之老王爆肚攤。

    吃爆肚名目繁多,分肚頭、肚領、葫蘆、散丹等七八種,不是精於此道者,根本叫不出這些名堂。每攤必定設有兩三個尺二白地青花大冰盤,用刷得雪白鍋圈架起來,冰盤裡放有整塊晶瑩透明冰磚,羊肚分門別類鋪在冰磚上,外用潔白細布蓋上。客人要什麼地方,切什麼地方,切好一汆,蘸著作料吃,打二兩二鍋頭,再來兩個麻醬燒餅,既醉且飽,所費有限。聖人說,吃一頓水爆肚,轉過身來再聽段趙靄如,有葷有素、亦莊亦諧的相聲,真能消痰化氣。只要吉祥園有戲,他的中飯就照顧爆肚了。

    綴玉軒主梅蘭芳(註3,藝絕一時。梅生於舊京,長在北平,但其先世,實為江蘇泰縣梅家堰人。故其飲食口味,偏重於南方者居多。自成名後,雖極力避免各方酬應,但推不開之大宴小酌,仍無日無之。渠與較為投契談得來朋友相聚,不是城外春華樓,即是城裡玉華台,兩家口味,皆近。若遇知交小敘,則必趨恩承居。肆在前門外陝西巷,位於花柳叢中,小屋數椽,雅座僅只兩間。後院闢地三弓,略置花木,暑天可在院內臨時設桌,當風飲啖。櫃上自承為菜館,實際有幾樣廣東菜,確乎夠標準,堪稱拿手,可是有幾樣北方菜,比諸致美齋濟南春亦不多讓。味諳南北,食兼東西,故都一般會吃老饕,稱之為小六國飯店,所由來也。恩承居原名,反而其名不彰。

    恩承居必點鴨油素炒豌豆苗,炒菜之油絕對用鴨油,毫無摻假。豆苗都用嫩尖,翠綠一盤,腴潤而不見油,入口清醇香嫩,不滯不膩,允為蔬食雋品。另一味為蠔油鱔背,該居主人最嗜蠔油,每歲必由廣東香山大批採購,用原裝木樽運北平,故所用蠔油,確係香山所製極品。所用膳魚,亦必粗細相等黃鱔,剔選切片,炒出上桌。鱔肉老嫩一致,不會有一塊肉粗、一塊肉嫩的情形。

    日久,跑堂知大爺嗜此兩味,每遇來,不等叫菜,即招呼灶上備料上菜,列為敬菜,不勞老闆再點一遍矣。戲劇大師齊如山,亦有同嗜,對該居炒豆苗特別欣賞。每要此菜,必叫櫃上到同仁堂四兩綠茵陳酒,邊吃邊喝。黃秋岳謂此菜配此酒,可稱為「翡翠雙絕」,詩人吐屬不凡,此一雅稱,殊覺清新可喜。

    抗戰勝利,某公在上海紅棉酒家舉行忘年會,筵開兩席,到者多為各界名流,蘭芳亦與盛會。紅棉素以選料精純,稱雄上海粵菜幫,客有知所嗜,特點豆苗一味,座客有曾吃過恩承居炒豆苗者,淺嘗之下,以紙餐巾書「恩承翡翠雙絕味,不許人間再品嚐」十四字以示。蓋八年抗戰,花事凋零,恩承居早已停歇,翡翠煙冷,醰醰之味,只有寄諸懷想而已。

    上海之炸臭乾,蕪湖之臭麵筋,北平之臭豆腐,其臭雖一,其味各異。北平臭豆腐,均係店售,大多一間門面小鋪,夏季雨後新晴,亦有小販躉來沿街叫賣者,平素想吃臭豆腐(註4,非辛苦兩條腿,自己去買不可。北平真王致和,設在宣武門西草場鐵門,雖祇一間門臉,而其牌匾則頗為講究。櫃檯豎一立匾,朱書「臭腐神奇」四字,字各徑尺,傳係伊犁將軍志伯愚(註5某科任北闈主考,出闈時,值王致和來求墨寶,將軍素嗜此味,即用硃筆書贈。都中父老相傳,闈中硃筆,乃魁星點元之用,得之者大吉,從此,臭腐乃成王致和金字招牌,生意興隆,其他各家均莫能爭。梨園中名武丑王長林最愛吃臭豆腐,誰家所製,發酵到家,味正而純,到嘴一試,便能嘗出,亦推鐵門王致和為第一。乃子福山,某次與人聊天說:他的老人家,能做出一桌臭豆腐席。話雖近謔,由此可知臭豆腐亦可做出其他佳餚,惜此老早已逝世,令人徒然流涎三尺耳。#

 

1:馬連良:天方教(回教),民初京劇大家,二零至四零年代列名四大鬚生之列。曾任北京京劇團團長、北京戲曲學校校長,文革時被抄家,關入牛棚,受辱而死。

2:坐科「富連成」:科,動作。坐科,堅守基本訓練於戲班。「富連成」,戲班名。

3梅蘭芳:民初戲曲藝術大師,著名京劇乾旦,被譽為「四大名旦」之首;同時,也通昆曲。梅蘭芳開發京劇旦角的唱演藝術,唱作俱佳,扮相優美,創造「梅派」,「貴妃醉酒」劇碼是其代表作。梅蘭芳是京劇向海外傳播先驅,訪演歐、日時,深受讚嘆。

4:「北平王致和臭豆腐乃今之豆腐乳,並非炸臭豆腐

5志銳,字伯愚,清末兵部侍郎,唐魯孫的伯祖。唐魯孫鑲紅旗滿人,姓他他拉氏。曾祖長善,字樂初,曾官廣州將軍,有兩子:志銳、字伯愚;志鈞,字仲魯。長善之弟長叙,官至刑部侍郎,其兩女幷選入宮,爲光緒帝瑾妃、珍妃。

 

【作者簡介】                                  

    唐魯孫(19081985),北平人,滿漢混血,本名葆森,字魯孫,筆名香莊、蘊光、寤凉、櫟泉宦;其祖姑母是光緒的珍妃、瑾妃,而外祖父李鶴年則歷任河南巡撫、河道總督、閩浙總督。唐魯孫自幼出入宮廷,對老北京傳統、掌故及宮廷秘聞瞭如指掌。年少時,游遍全國,見多識廣,熟諳各地民俗風情。晚年棲居臺灣,憶舊直書,寫下飲食相關文字,然而,文筆流暢,飾詞豐富,摹物寫實,涉筆成趣,更令人增廣見聞。

    唐魯孫出身貴胄,行走宮廷,親歷皇家生活,習於品味家厨奇珍,又遍嚐各省獨特美味,對飲食有獨到的見解,而被譽爲「華人談吃第一人」。夏元瑜評論說:「唐魯孫以文字形容烹調的味道,好像《老殘遊記》形容黑妞的大鼓一般……真正吃過中國傳統的佳肴名饌的人並不多,能寫出來的,除了唐兄以外,更是曠古絕今。」

    唐魯孫號稱「掌故派」的飲食文學作家,傳世之作有:《中國吃》、《南北看》、《天下味》、《故園情》、《老古董》、《大雜燴》、《酸甜苦辣鹹》、《什錦拼盤》、《老鄉親》、《說東道西》、《唐魯孫談吃》、《中國吃的故事》等十二部。

【文章淺析】                                     

    爲了打發時間,唐魯孫在退休後開始投稿報社,把以往吃過的旨海名肴寫出來,系列文章竟開啓了近代飲食文學的復興,然而,他的文章却不是單純的單純只是談吃、談口腹之慾。特殊與豐富的人生,使得他的文章有獨特的悠然自得。他的文筆十分隨性、寫意,韻味不來自於文字的堆砌雕琢,而來自於揮灑自如的雍容。

    唐魯孫自命好啖,摯友作家高陽品評說:「他博聞强記、善體物情,晚年追叙其一生多彩多姿的閱歷及生活趣味,言人所未曾言,道人所不能道,十年之間,成就非凡。」其實,因為沒有經過正統的文學訓練,也不需要為了稿費來造作文辭,所以,「饞人」唐魯孫只是忠實表達記憶與想法,根本不在乎有人批評他文章雅中有大俗。

    寫美食經驗,出身平凡人家者,往往寫不出名堂。或是吹噓浮誇,或是單調如食譜;或是餐費不貲,財力難濟,未能一窺堂奧,如作家李昂耗資百萬吃式美食之舉。然而,唐魯孫出身皇族,他很多美食經驗,不是在餐館,而是出自家廚之手。富貴之家對飲食的講究,絕不會考慮成本,因此,他當年吃到的美食,絕對是真正的好料理。

    唐魯孫的文字極流暢,如今看他寫吃的故事,很多地方感覺像古老的傳說。以熊掌來說,奢豪巨室才有的頂級食材,他隨時隨地都能吃到,而品嚐的心得居然是「味道口感和豬蹄差不多!」就算有人不信,乃至有錢想嚐鮮求證,囿於現今動物保護法令,也辦不到。所以,先生的文筆,已成為後無來者的絕響了。

   

【激盪問答】

一、梁實秋說:「人,吃是為了活著,但活著不是為了吃。」請問你,飲食文學是小道嗎?它有必要存在嗎?

二、唐魯孫晚年的筆墨生涯,他自己規定原則,就是只談飲食遊樂,不及其他;良以宦海浮沉了半世紀,如果臧否時事人物,便會自找麻煩,惹些不必要的嚕嗦。請問,你能想像當時的時代背景嗎?

三、在物質缺乏的舊時代裡,人經常餓餒,在饑不擇食下,飽腹是第一要務。狼吞虎嚥下,味覺容易遲鈍。況且,食材的保鮮與運送都是棘手問題,廚師烹煮上桌的菜餚會鮮嫩可口嗎?你會不會懷疑唐魯孫說的一口好菜有言過其實之嫌。

四、竹蓀是菇菌類,唐魯孫說是「竹子內膜」;髮菜是沙漠保護土壤的植物,唐魯孫說是海中物產。飲食一事,學問也不小。請問,你能接受先生作品集中這種瑕疵嗎?

五、中文寫作不宜出現「火星文」,所以,不該有洋文混雜在字句間。如果學弟有篇談飲食的文章說:「寶島的米最Q」,請問,這句話該如何修改?

   

  蘇 東 坡 與 蜜唧              張安順   

    宋哲宗紹聖元年(1094),蘇軾表兄程正輔出任廣南東路提典刑律,而東坡恰好遷謫至廣東惠州。期間,蘇軾撰作聞正輔表兄將至,以詩迎之〉,篇章云:「朝盤見蜜唧,夜枕聞鵂鶹。」粗略提及其寢食景況,也透露出南北風土人情,大異其趣。紹聖四年(1097),蘇軾再貶儋州,遠放海南島,窮南蠻荒之地難有肉食,當時,在〈聞子由瘦〉詩中,東坡云:「土人頓頓食薯芋,薦以熏鼠燒蝙蝠;舊聞蜜唧嘗嘔吐,稍近蝦蟆緣習俗。」兩相參看,大致可以揣測:身處窘境,無肉不歡的東坡學士應該是入境隨俗,從眾品嚐蝙蝠、蝦蟆等野味了;甚至,連生吞活食的「蜜唧」也豪氣下肚。至於「蜜唧」這道嶺南菜餚是什麼名堂?且解說如下。

 嶺南獠民,好為「蜜唧」,即鼠胎未瞬,通身赤蠕者,飼之以蜜,飣之筵上,囁囁而行,以筯挾取,啖之,唧唧作聲,故曰「蜜唧」。〜〜唐 張鷟《朝野僉載》(※筯,筷子也。)

    根據上引張鷟的紀錄,早在唐朝時期,廣東地區民眾喜歡饗用「蜜唧」。那特殊美味是剛出生而眼睛還沒睜開的無毛幼鼠,牠們渾身紅透,蠕蠕而動;土著先以蜂蜜餵食鼠仔,然後盛盤上桌宴客。賓主大快朵頤時,不僅是滿嘴甜蜜,而且口腔內掙扎的幼鼠搔撓上顎,再夾雜著嫩骨碎裂聲與唧唧響叫,老饕的耳舌齒頰都享受著極大的感官刺激。所以,即事命名,這道菜就稱作「蜜唧」。

    其實,漢民族食用鼠肉的歷史久遠,漢朝的蘇武在北海牧羊時,冬日三餐不繼,只好吃野鼠裹腹。唐代安史之亂,張巡死守睢陽城,糧盡之日,「羅雀掘鼠,煮鎧弩以食」。而明代陸容《菽園雜記》記載:「宣府、大同之墟(※今日河北、山西兩省地界),產黃鼠,秋高時肥美,土人以為珍饌,守臣歲以獻,及饋送朝貴,則下令軍中捕之。價騰貴,一鼠可值銀壹兩。」可見,無論窮困戰亂或是太平歲月,皆有人大啗鼠肉。

    不過,漢人吃鼠的方法為烹煮燒炙,似乎還不太懂得蘸料來活吃鼠胎。若覽讀明代史料,田汝成的《炎徼紀聞》說:「獠人…雜食蟲豸,以鼠子未毳者啖以崖蜜,嚼之跳躍,唧唧有聲,號曰蜜唧,以為珍具。」劉伯溫《郁離子》書中〈天下貴大同〉一文也敘述:「五溪之蠻饈蜜唧而珍桂蠹,貢以為方物。」大概在多數人心中,「蜜唧」尚屬於茹毛飲血,不登大雅之堂,只在化外流傳,當日仍無法躋入中華料理之列。

    「嶺南人食而諱之,謂為家鹿。」除了上述文句,有關鼠的議論,也散見於藥學巨著《本草綱目》書中。李時珍不單是判定鼠肉:甘熱無毒,補中益氣,治小兒寒熱諸疳;他還進一步說:「鼠孕一月而生,多者六七子。惠州獠民取初生閉目未有毛者,以蜜養之,用獻親貴。挾而食之,聲猶唧唧,謂之蜜唧」。這段話呼應並驗證了張鷟的文字屬實,更指出「蜜唧」是招待至親權貴才有的高級佳餚。

    而說到獠民,它乃是今日所謂的壯族。壯族名宦中,岑毓英、岑春煊父子前後都擔任過清代雲貴總督;理所當然,岑氏也嗜食「蜜唧」。相傳,某日岑毓英進餐時,部屬因軍情緊要而急入奏報,猛地瞥見總督大人倒提鼠仔尾巴沾醬,仰頭就一口吞嚙。傳令小兵目睹這奇形異狀,驚愕失神。可是,岑毓英卻誤認小兵是喜愛「蜜唧」的同好,還賞賜他數隻鼠仔。

    及至現代,「蜜唧」依然是少數民族的風味餐饌。一九三四年,劉介親訪廣西西北部山區,並在其《嶺表紀蠻》裡寫下:「蠻人於肉食中,各有特別嗜好。猺人喜食蜜唧,掘取初生未毛之活鼠,置於盤中,膠以蜂糖,僅使稍能蠕動,箝而納諸口中,牙關初合,鼠負痛,唧唧作聲,然後咀嚼徐吞之。是曰蜜唧。」而二零零六年,北京市的財主闊少流行吃「三叫」菜。其實,「三叫」就是「蜜唧」。顧名思義,當筷子一夾,鼠仔叫一聲;沾調味料時,又叫一聲;被饕客嚼味時,最後再叫一聲,是為三叫。

【寫作擂台】

    金庸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第十二回〈亢龍有悔〉中,黃蓉做菜給丐幫幫主洪七公吃,因而讓洪七公傳授了「降龍十八掌」給郭靖。文中如此描述好菜:

 

    黃蓉笑盈盈的托了一隻木盤出來,……一碗卻是碧綠的清湯中浮著數十顆殷紅的櫻桃,又飄著七八片粉紅色的花瓣,底下襯著嫩筍丁子,紅白綠三色輝映,鮮艷奪目,湯中泛出荷葉的清香,想來這清湯是以荷葉熬成的了。

    洪七公……拿起匙羹舀了兩顆櫻桃,笑道:「這碗荷葉筍尖櫻桃湯好看得緊,有點不捨得吃。」在口中一辨味,「啊」的叫了一聲,奇道:「咦?」又吃了兩顆,又是「啊」的一聲。荷葉之清、筍尖之鮮、櫻桃之甜,那是不必說了,櫻桃核已經剜出,另行嵌了別物,卻嘗不出是甚麼東西。洪七公沉吟道:「這櫻桃之中,嵌的是甚麼物事?」閉了眼睛,口中慢慢辨味,喃喃的道:「是雀兒肉!不是鷓鴣,便是斑鳩,對了,是斑鳩!」睜開眼來,見黃蓉正豎起了大拇指,不由得甚是得意,笑道:「這碗荷葉筍尖櫻桃斑鳩湯,又有個甚麼古怪名目?」黃蓉微笑道:「老爺子,你還少說了一樣。」洪七公「咦」的一聲,向湯中瞧去,說道:「嗯,還有些花瓣兒。」黃蓉道:「對啦,這湯的名目,從這五樣作料上去想便是了。」洪七公道:「要我打啞謎可不成,好娃娃,你快說了吧。」黃蓉道:「我提你一下,只消從《詩經》上去想就得了。」洪七公連連搖手,道:「不成,不成。書本上的玩意兒,老叫化一竅不通。」黃蓉笑道:「這如花容顏,櫻桃小嘴,便是美人了,是不是?」洪七公道:「啊,原來是美人湯。」黃蓉搖頭道:「竹解心虛,乃是君子。蓮花又是花中君子。因此這竹筍丁兒和荷葉,說的是君子。」洪七公道:「哦,原來是美人君子湯。」黃蓉仍是搖頭,笑道:「那麼這斑鳩呢?《詩經》第一篇是:『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以這湯叫作『好逑湯』。」洪七公哈哈大笑,說道:「有這麼希奇古怪的湯,便得有這麼一個希奇古怪的名目,很好,很好,你這希奇古怪的女娃娃,也不知是哪個希奇古怪的老子生出來的。這湯的滋味可真不錯。十多年前我在皇帝大內御廚吃到的櫻桃湯,滋味可遠遠不及這一碗了。」

 

    黃蓉做的「好逑湯」,甚至小說中另一道「玉笛誰家聽落梅」,均是令人心嚮往之、恨不能一快朵頤的菜餚呀!從命名,設計到製作,飲食實在是一門藝術的展現。現在,請你也發揮創意巧思,「設計」一道菜餚,並把它記述下來。

說明:

1題目即是你所設計的菜餚名稱。文章必須剪裁,最少三段以上。

2在你的文章中,須說明這道菜的「菜名」「食材」「作法」及「品鑑感受」。品鑑感受可以包含視覺、嗅覺、味覺等不同角度。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999mo&aid=6389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