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1/07/05 00:28:47瀏覽1227|回應0|推薦1 | |
中文惡性西化講義4 邪「們」─談中文複數 台南一中 張力中老師
中文名詞不像法文要區分性別,也沒有複數的變化,不像英文要加s或加es表示;幸好如此,否則文辭將不勝繁瑣。在舊小說的對話裏,的確有「爺們」、「娘們」、「ㄚ頭們」等複數詞,但是在敘述的部分,仍用「諸姐妹」、「眾ㄚ鬟」1。中文要表多數的時候,並不需要複數語尾,我們往往會說「鄉親」、「民眾」、「徒眾」、「觀眾」。假設要稱呼官員,或者說「群臣」、「文武百官」,也不會說「官們」、「文臣們」、「武官們」。 同理,「海內外同胞」、「左右」、「妻兒」、「軍隊」、「全校師生」、「全體軍民」、「舊雨新知」、「天下豪傑」、「所有顧客」、「各位來賓」當然是複數,不必再加以標明,畫蛇添足。可是,不少國人惑於西化,常愛疊床架屋,於是,「人們」取代原有的「世人」、「大家」、「大眾」、「黎民」、「百姓」。林語堂以為,「人們」是醜陃的西化中文,他絕不使用,希望大家也不要使用。不過,今日新聞傳媒常有人說「民眾們」、「聽眾們」、「球員們」,實在駢枝疣贅。尤其「眾、們」並用,根本不通。 1. 前面是一班背著洋炮的兵們和團丁,兩旁是許多張著嘴的看客… 2. 這些眼睛們連成一氣,已經在那裡咬他的靈魂。 3. 賭攤不見了,人們也不見了,身上有幾處很似乎有些痛,似乎也挨了幾拳幾腳似的,幾個人詫異的對他看。 以上三例句摘自白話文運動早期的作品。首句的「一班」和次句的「這些」,跟在其後的名詞,自然屬於複數。所以,「兵們」、「眼睛們」二詞便顯得詭怪。 第三句是以people(人們)起頭的西化中文,本屬惡性,由於毛澤東的言辭也大量採用「人們」,引來大批效尤者,數十年來,它聲威顯赫,還有擁立者3,可說已經暗渡陳倉,進駐中文領域了。 其實,說中國話(包括閩、粵、滬…其他方言),不會也不需要附上「們」字作尾巴。「人定勝天」、「人心隔肚皮」、「學生該努力讀書」、「童子軍日行一善」,句中主詞沒「們」,誰都知道是複數。洋文中譯,若遇上people,只用「人」字已可以應付;很多時候,乾脆連「人」也剔除,文句更落得俊美,因為做某事或行某動作的人,往往不言可喻。 思考:(*請將下列語句改寫成合理中文) 1.有些新的辭彙新的語式得給予時間讓它們或教它們上口。 ※朱自清:誦讀教學與「文學的國語」 2.地上的人們啊,為何像天上的星星們那樣的擁擠又疏遠。 3.當這個時代終於過去之後,人們對當年的社會性狂熱給予了充分的原諒。 4.各位先生們,理性復甦的標誌之一是人們願意付出最大的代價來戳穿一切騙局。 註解: 1.王力《中國語法理論》p.463:「『們』表複數,除用為人稱代名詞的附號之外,只能用於人倫的稱呼。所以從前只說『姊姊們』、『丫頭們』,不說『和尚們』、『神仙們』。」 2.中文詞不分數量,有時也會陷入困境。例如「一位觀眾」顯然不通,但是「觀眾之一」卻嫌累贅,也欠自然。所以,「一位觀眾來信說……」之類的病句,也就四處散播了。 3.部分文法學者主張:「人們」的「們」是無意義的詞綴。 *力中按:「人們」仍少用為妙。 |
|
( 知識學習|語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