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什 麼 是 「音 轉」?
2011/02/12 09:00:27瀏覽4074|回應2|推薦1
什 麼 是 「音 轉」? 台南一中 張力中 老師

白居易名篇《琵琶行》中,琵琶女自敍其身世時,說道:「家在蝦蟆陵下住」;其實,「蝦蟆陵」本作「下馬陵」,乃是董仲舒墓,它位在陝西省西安市南郊。在史書刊載裡,漢武帝即位後,著有「春秋繁露」的董仲舒應詔對策,倡言「天人合一」,推尊皇權,所以,備受君王禮敬。李肇《國史補》紀錄:「昔漢武帝幸宜春苑,每至此(董仲舒)墓下馬,時人謂之下馬陵。歲月深遠,誤為蝦蟆耳。」根據上引文字,可以知道:漢代的京城口音,「下馬」與「蝦蟆」二詞聲近,由於一音之轉,導致語文傳述時產生訛誤。然而,這種情況歷來是屢見不鮮,例如:北京的「高義伯胡同」,是「狗尾巴胡同」的聲轉;台北的「天母」,是美國軍人誤譯「聽無」的音轉;台南市臺灣文學館所在地舊名的「牛屎埕」,則是「御史埕」的轉語。

何謂「音轉」?它乃是:隨著方音差異或意義分化,漢字的字音產生變化,從而在書寫上變換字形的現象。音轉是「一音之轉」的省稱,它又叫作「聲轉」、「語轉」、「轉語」。而我國最早揭示音轉現象者是西漢的揚雄,揚雄在《方言》一書中談到「轉語」的概念;《方言‧卷三》說:「庸謂之倯,轉語也。 」※註1同卷又言:「蘇、芥,草也。」晉代郭璞注釋道:「蘇猶蘆,轉語也。」另外,《方言‧卷十一》標明:「蠅,東齊謂之羊。陳楚之間謂之蠅,自關而西,秦晉之間謂之羊。」郭璞注曰:「此亦語轉耳。今江東人呼『羊』聲如『蠅』。凡此之類,皆不宜別立名也。」很明顯地,聲音若稍微有點變化,就寫成另一個字詞,這便是「語轉」;不過,郭璞似乎是不太以為然。運轉時移,到了清代乾隆嘉慶年間,考據聲韻學大興,戴震、王念孫各自發表《轉語二十篇》、《廣雅疏證》大作,音轉的研究方法終於粲然大備了。

針對「音轉」,先說它的第一種狀況。戰國時主張「性惡論」的大儒荀子,其姓氏,《史記‧孟荀列傳》寫作「荀」,《韓非子》、《戰國策》、《漢書》皆作「孫」※註2 ,《鹽鐵論‧毀學篇》則作「郇」,同書《論儒篇》又作「孫」。荀子的姓氏寫法有三,或「孫」,或「荀」,或「郇」,原因就在方音差異 ※註3,從而導致在書寫上,其字形也變換了。又,《史記‧刺客列傳》說:「荊軻者,其先乃齊人。徙于衛,衛人謂之慶卿;而之燕,燕人謂之荊卿。」《索隱》明白注釋:「荊、慶聲相近,故隨所在國而異號耳。」司馬貞的解說,恰好也是「音轉」的佐證。此外,《晉書‧五行志中》說:「太玄末,京江謠云:『黃雌雞,莫作雄雞啼!一旦去毛衣,衣被拉颯棲。』」「拉颯」之意乃是污穢,河洛語稱骯髒、穢物為(lah4 sap4),即用該詞;而北平話則記作為「垃圾」,其音或呼(ㄌㄚ ㄐㄧ),或呼(ㄌㄜˋ ㄙㄜˋ),皆是音轉。

再舉幾例,唐代稱從蚌中採珠之人為「蜑戶」,蜑戶的家常菜便是隨手可得的蚌肉,所以,閩浙沿海稱蚌肉為「蜑菜」,後來,一音之轉,就改寫作「淡菜」。而河洛語表示「欺詐謊言」的「唬爛」,本作「呼六」,它是賭徒「呼(么喝)六」語省稱後之音轉。另外,台灣俗稱事務不順為「摃龜」,推究其詞,乃日譯英文skunk(臭鼬)的轉語;因為,出獵遇到skunk,所獲必定失利。又,光復後,台民泛稱大陸籍軍民為「老芋仔」,「老芋仔」乃是「(王)老五仔」的轉語,原因是斯時渡海者多未攜眷,甚至孑然一身。至於北平話表示「不依規章行事」的「黃牛」,乃是上海話「荒謬」的轉語。又,章太炎所撰《新方言‧釋親屬》裡說:「《說文》:『嬬,下妻也』。廣州謂妾曰『嬬』,音亦如『乃』 。※註4」可見粵語「包二奶」的「奶」字也是字音產生變化,更進而在書寫上變換字形;「奶」字不應作「乳房」解。另外,王念孫在《廣雅疏證‧釋蟲》表示,清代順天語中,「螻蛄」音轉為「拉拉古」;這又可佐證:音轉並不限於聲、韻、調的變轉,有些則是音節的伸縮分合。

再說第二種狀況,由於意義分化而衍生新詞,在造詞過程中發生音轉,又推動了造字。譬如說,上古「叚」音表示「紅」義時,它衍生出下列諸字:「霞」(紅雲)、「赮」(赤色朝霞)、「瑕」(玉小赤色)、「葭」(紅色的草)、「騢」(赤白雜毛馬)、「鰕」(紅點白底之水產)。而「紅」音〔hóng〕,又與有「大」義的洪、鴻、宏、弘、泓、閎、…諸字音聲近似;因此,上古「叚」音也有「大」義。所以,「叚」又衍生出下列諸字:「椵」(大木)、「犌」(牛大而有力者)、「豭」(大公豬)、「暇」(時間寬大)、「瘕」(腹腫大之病)、「假」(大而失真)、「嘏」(遠大)、「徦」(自遠而至)、「遐」(遠)。以上兩組字可視為音轉的同源字。同源字在先秦古音中,音義近似。

再舉例證如次:「句ㄍㄡ」有「屈折彎曲」之義,它衍生出下列諸字:痀(ㄐㄩ脊曲不直)、笱(ㄍㄡˇ曲型之魚簍)、袧(ㄎㄡ衣服兩側褶曲)、怐(ㄎㄡˋ心曲折)、絇(ㄐㄩˋ布糾曲)、翑(ㄑㄩˊ羽曲)、鉤(ㄍㄡ曲鈎)、豞、鼩、斪、跔…。然而,「句」之上古音也有「小」之義,如:小犬為狗,小馬為駒,小牛為牜句,熊虎之子為豿,小羊為羔,諸同源字,在先秦古音中,字音相轉,字義相關※註5。

最後,要提醒大家:「通假」並非以轉音為必要條件,而「音轉」則是轉音的結果;通假字與本字有時音同,而「音轉」和所由轉之詞,聲音近似。最重要的是:「音轉」和「通假」不同。通假字和本字讀音不一,往往要讀本字之音,例如:鍥而不舍〔捨〕、螳臂當〔擋〕車、士民罷〔疲〕敝,各語句要唸括弧內字之字音才正確;而「音轉」則讀轉音之音,例如:「句」本音ㄍㄡ,痀、笱、袧、怐、絇、翑、鉤…諸字,必須讀轉音之音,不可再唸ㄍㄡ。所以,當「抵賴」是「抵讕」的轉語,「魁岸」是「魁梧」的轉語,「乖剌」是「乖戾」的轉語,「楊各莊」是「楊家莊」的轉語,「襯采」是「請裁」的轉語,該如何正確唸出其音讀,就相當清楚了。#

※註1力中按:「庸」、「倯」疊韻,皆為「懶散無能」之意。
※註2力中按:學生不致也不敢誤記業師尊姓,荀子本姓當是「孫」。
※註3 荀、孫的聲母相同,皆屬心母,韻部稍有不同,分別為真部、文部,但發音極為相近。今陝西韓城(司馬遷故鄉)、郃陽,以及山西臨猗、永濟一帶方言,仍然讀「孫」如「荀」,孫、荀不分。又,《論語•鄉黨》:「恂恂如也」,《隸釋》載劉修碑引文,作「遜遜如也」。所以,孫、荀極可能是同音通假。
※註4孺人之『孺』,字轉作『嬬』;《廣雅》:妻謂之『嬬』,音轉如『乃』。
※註5枯(樹乾萎)、槁(樹久乾萎)、稿(草乾)、涸(河水乾竭)、暍(中暑)、渴(水流枯竭)、竭(盡力負物)諸同源字,字義相關,字音相轉。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999mo&aid=4877012

 回應文章

1
2011/05/07 08:28

請教

字 有 用鼻子嗅氣味的意思 從何而來

: 如入芝蘭之室 久不其香

台灣首`散`(ki999mo) 於 2011-05-08 22:24 回覆:
李白:「床中繡被卷不寢,至今三載猶聞香。」白居易:「老憐口尚美,病喜鼻聞香。」似乎唐代已將「聞」字訓詁為「用鼻子嗅氣味」,其實不盡然。

許慎《說文解字》說:聞,「知聲也,从耳,門聲。」
可知「聞」字之義為「知聲」,也就是「聽到(hear)」。「聞」字,从耳,从門,門亦聲。顯然「聞」是個形聲字。《論語•里仁篇》說:「朝聞道,夕死可矣。」《老子第80章》說:「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兩例的「聞」字,都使用這本義。

「聞」字,解作「用鼻子嗅(smell)」。閣下所引的「入芝蘭之室,久不聞其香」,句出《孔子家語》,該書是偽書,作者不可考,相傳是魏代的王肅。且先按下《孔子家語》不論。其實,《韓非子•內儲說下•六微篇》說:「對曰:『頃嘗言惡聞王臭。』王怒曰:『劓之。』」又,《呂氏春秋•慎大覽》說:「王駕而往視之,入幄中,聞酒臭而還。」由上引資料,可知在東周戰國末期,「聞」字,早已經衍化成可以解作「用鼻子嗅(smell)」。

「聞」字的意涵為何由「耳知聲」(hear)而「鼻嗅(smell)」?我揣測:漢醫認為耳鼻相通,例如,用力擤鼻涕,鼻水可能流向耳朵(※按:今日,西醫也發現鼻腔藉耳咽管與中耳腔相通)。所以,「聞」字便從「耳聞」之義擴大,更有了「鼻聞香臭」之義。是嗎?我沒把握,我也只是提出一種猜想,供大家參考。若有錯誤,敢請指教。#

Gretel老師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豁然開朗
2011/03/19 14:45
拜讀老師的文章,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寫得真是好!好!好!

Gretel
台灣首`散`(ki999mo) 於 2011-03-23 03:12 回覆:

1.得蒙誇讚,承情之至!

 

2.「菜市仔名」這篇文章我看了,覺得有意思。昨天送兒子上學時,和他聊起來,他造句說"Maggie" is a normal name.我想還湊合的過去吧!他今年國二,英文初檢通過,每周跟外師面對面上課2小時,嫌我發音不標準,不太願意跟我以英文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