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說「相」、「見」
2010/06/13 19:21:13瀏覽4285|回應0|推薦1

 說「相」、「見」 台南一中 張力中老師

一、「相」

「相」是古漢語中具有指代性的特殊副詞,它可分為互指、遞指、偏指三種。

1.互指:

這是「相」最常見的用法,表示某一行為是幾方共同發出,而且是互相涉及,這幾方既是行為的施事者,又是行為的受事者。在口語中,「相」可譯為「互相」。例如:

1、百工之人,不恥相師。〜〜韓愈師說

2、吾見上下交相賊以成此名也。 〜〜歐陽脩縱囚論

3、(江)至於赤壁之下,波流浸灌,與海相若。〜〜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4、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蘇軾赤壁賦

5、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老子‧第八十章》

2.遞指:

此時之「相」,表示某一行為是一方接一方遞相發出,後一方既是前一方行為的受事者,又是對更後面一方行為的施事者。在口語中,「相」可譯為「遞相」。例如:

1、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司馬光訓儉示康

2、其嶔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馬之飲於溪。〜〜柳宗元鈷鉧潭西小丘記

3、外交兵禍,相逼而來,而舊志不及載也。〜〜連橫台灣通史序

4、梅花為寒所勒,與杏桃相次開發,尤為奇觀。〜〜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

3.偏指:

此時之「相」,表示某一行為是一方涉及另一方的單向性行為,由於句中的主語只表施事,而受事者並不出現,所以,「相」除了強調行為的單向性之外,還可看作兼起稱代行為的受事之用。具體說來,表偏指的「相」,又有三種情況;它可稱代第一人稱、稱代第二人稱、稱代第三人稱。

甲:「相」兼表稱代第一人稱,例如:

1貞元中過泗州,船上人猶指以相語。〜〜韓愈張中丞傳後敘

2、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

3亦粗知書,君何至相視如涕唾?〜〜宋濂秦士錄

「相救」等於說「救我」;「相見」等於說「見我」;「相視」等於說「看視我」。

乙:「相」兼表稱代第二人稱,例如:

1、不久當還歸,誓天不相負。〜〜孔雀東南飛

2、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李白長干行

「相迎」等於說「迎接你」;「相負」等於說「辜負你」。

丙:「相」兼表稱代第三人稱,例如:

1、狼不敢前,眈眈相向。〜〜《聊齋志異‧狼

2、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列子‧湯問

「相向」等於說「朝著他(指屠戶)」;「相許」等於說「贊成他(指愚公)」。

「相」字的偏指用法,在先秦古書中,還不大見得到,漢魏以後,才用得多起來。至於「相」究竟稱代第一人稱、第二人稱,抑或是第三人稱,則由其上下文來決定。

二、「見」

甲、「見」可以是古漢語中具有指代性的特殊副詞,「見」只表偏指,用於及物動詞之前,兼起稱代動作行為的受事者之作用,而「見」所稱代的受事者,僅限於第一人稱「我」或「我們」。例如:

1、范進道:「岳父見教的是。」〜〜《儒林外史‧范進中舉

2、生孩六月,慈父見背。〜〜李密陳情表

3、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實或見恕也。〜〜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4、蘭芝初來時,府吏見丁寧,結誓不別離。孔雀東南飛

「見教」、「見背」、「見恕」、「見丁寧」,即「教我」、「背離我」、「恕我」、「丁寧我」。

乙、「見」也可以是古漢語中表被動的助動詞,此時,該句子是個被動句,而「見」之後的動詞亦屬及物動詞,至於「見」之前的主語,則是受事者。例如: 

1、匹夫見辱,拔劍而起。〜〜蘇轍留侯論賈誼論

2、信而見疑,忠而見謗,能無怨乎?〜〜《史記‧屈賈列傳

3、昔者彌子瑕見愛於衛君。〜〜《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4、吾常見笑於大方之家。〜〜《莊子‧秋水

「見辱」、「見疑」、「見愛」、「見笑」,即「被辱」、「被疑」、「被愛」、「被笑」。

 具有指代性的特殊副詞的「見」,很容易和表被動的助動詞「見」相混,二者區分的關鍵是:看主語是施事者還是受事者--主語是施事者,「見」就是表稱代的特殊副詞;主語若是受事者,則「見」就是表被動的助動詞。

如:  A陶潛歸去來兮辭序:「家叔以余貧苦,逐見用於小邑。」

B蘇軾賈誼論:「夫謀之一不見用,安知終不復用也?」

A例之「見用」,是「任用自己」;B例之「見用」,則是「被任用」。

自我評量:

後漢書‧呂布傳:「自陳卓幾見殺之狀。」此「見殺」之意為何?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999mo&aid=4125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