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8/08 09:58:44瀏覽1485|回應0|推薦0 | |
走進教室,康橋扶輪社青少年服務團(以下簡稱扶少團)成員展現最認真溫暖的一面,透過電腦鏡頭和偏鄉小學孩子們一起討論英文共學心得!如此動人的畫面是扶少團的日常風景,即使隔著螢幕都能感受到秀岡優秀的小老師們和遠端小學伴之間的溫暖情誼。
扶少團是康橋歷史最悠久的學生服務性社團,創辦至今將近十年。作為扶輪社的青少年分部,它創立目的是希望同學能在參與志願服務的過程,透過團隊合作發展群性與反思力、學會分享所有、打開同理情懷,進而貢獻關懷予社會。 為了讓每個同學能在有限的時間內發揮最好的服務品質,一直以來扶少團都是採取線上課程的方式,與各地偏鄉小學一起籌備並執行英語課輔計畫。同學師長們在志願服務領域的長期耕耘,累積了豐厚收穫,更進一步形塑「陪伴、分享、助人」的康橋文化!
長期擔任扶少團指導教師的黃天容老師,解釋扶少團的運作日常說道,「目前教學模式是一對一教學、我們這邊提供給國小端的線上遠距教學是屬於長期陪伴模式,哥哥姊姊跟小學伴之間的共學關係一次就是綁定一年,國小端學童也都在學校老師的輔導下積極參與。」 問及孩子們線上學習狀況,天容老師進一步說明,「我們每週的上課時間是一小時,內容大多針對段考英文加強、遇到節慶就會上和節日有關的英文、更重要的是我們會配合小學生興趣,做個別化差異教學。每年在聖誕節、新年的時候,秀岡學生都會準備一些小禮物跟卡片寄到國小,國小端老師會拍照紀錄小朋友讀信的反應!這樣的回饋是很感動的、會讓哥哥姊姊增加許多成就感、讓他們更有動力去投入志願服務。」
善的循環在良好的互動中開展,參與扶少團的同學對於自身的服務經驗也有著說不完的故事。擔任扶少團團長的蔡欣容同學,自十年級開始就加入扶少團,「因為我從小就對英文教學很感興趣,我覺得在教別人的過程中,自己也會很有收穫!當上團長之後學到最多的是如何成為支持他人的領導者。」 欣容認為,參與教學計畫一次就要陪小學伴一起走一年,其實是很不容易的挑戰。「這需要相當的毅力,因為一直面對同一個人,我們需要每週都想出不一樣的教材,還要能相互銜接,這除了考驗成員的教學能力,也對大家造成相當程度的心理負擔。所以我認為團長最重要的是要能當團員的後盾,提供諮詢和心理方面的陪伴。」欣容在扶少團的歷練讓她在面對申請大學的挑戰時更有信心,即將赴美讀大學的她,也將帶著滿滿對社會的關懷,持續貢獻己力予社會!
同樣也擔任扶少團團長的昱宏,將負笈美國南加大展開大學生活。他開懷分享當初加入扶少團契機:「加入扶少團的原因,是回應到我自己的求學過程。七年級時剛轉進康橋,我在適應全英語學習環境的轉換上遇到了一些挑戰,後來花了很多力氣,在課業上軌道的時候就想說,如果可以加入扶少團、也幫助其他國小同學適應英文、不要害怕英文,那會是很好的事情。所以對我來說加入扶少團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就是小學伴在學期最後可以跟我用英文對話,看著小學伴從一開始都不會,到後來慢慢進步的過程讓我覺得付出很值得。」 昱宏接著分享到他在擔任團長期間學到最多的,就是溝通。「進到康橋前我很少有要上台發表的時候,但來這邊老師會一直問問題,我也常需要上台報告、和同學分工合作,所以參與社團我也同時在精進自己理解、溝通與表達的能力,也很大程度改善我本來容易緊張的個性。」
這兩年疫情的紛擾,對於本就擅長線上教學的扶少團來說,雖然並沒有造成格外大的影響,卻也帶來一些挑戰。11年級廖玉潼同學提到:「當我們都戴著口罩的時候,我會沒辦法從孩子的表情中去判斷他們學習中的變動,當沒辦法捕捉小孩子表情變動時,我就會比較難知道小朋友對課程的反應、例如哪裡聽不懂、我是否要修正。後來有是透過一整個學期的歷練,讓我更掌握到教學的節奏與訣竅,我現在也更能夠以學習者的角度出發進行教學。」 11年級楊日茵同學則補充道,「參加扶少團讓我深刻覺得康橋學生在許多層面上都是很幸運的,從小就有很多機會可以接觸英文、可以在英文環境中沈浸式學習,也因此我覺得我要將我所學到的知識分享給社會。」
參加扶少團的孩子們,學會在能力所及範圍內去感謝自己擁有的、也樂於付出跟分享、幫助更多人。透過加入偏鄉線上英語教學計畫,同學們除了掌握更流暢的教學技巧外,更重要的是因此學會珍惜與謙卑,想要進一步把自己會的知識分享給更多偏鄉孩子,讓更多學生有機會接觸英文、愛上英文。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