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2/16 13:58:15瀏覽680|回應0|推薦1 | |
12/9在國家圖書館舉辦了一場『2010國際閱讀教育論壇』,這次的PISA話題當然也成為這個論壇的焦點之一,擔任引言人的曾志朗在會中指出,台灣把閱讀當成國文教學一部分,是錯誤的,大陸、香港和美國學校都有獨立的「閱讀課程」,不僅教學生語文能力,更增進理解能力。 前去參加此論壇的圖書組組長,特別和我們分享他的心得,他認為香港學生在閱讀方面的優秀表現,相信是受惠於推動「從閱讀中學習」的課程改革,讓教師能在教學設計中滲入適當的閱讀策略及閱讀活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及能力。而同樣是考試領導教學的亞洲國家,香港、新加坡、南韓,之所以立於不敗之地,除了落實課程改革和教學策略外,最重要的是大考方向改變~加入開放式題型~這類題型沒有標準答案,而是評量學生閱讀完考題(文本)後,如何從中找到立論依據,來 support 自己的論點。 我想,這或許就是重要關鍵了! 以往我們聽到「推動閱讀」這件事,往往都著重在「量」,尤其是著重在「課外閱讀」,卻較少人談到「質」,包括讀什麼?如何讀?
對學生來說,要提升閱讀的質,需要有人安排,有人教。否則即使每週安排兩節閱讀課,把學生丟到圖書館,然後放任他自行找書看,能夠提升的閱讀能力不是沒有,但效果恐怕有限。這也是為什麼學校圖書館要有推薦書、班級共讀書、以及各種閱讀主題活動的原因,我們除了鼓勵學生讀書,還要讓他們知道哪些書更值得讀。 閱讀的廣度和深度,也應該隨著孩子的成長來增加,越大的孩子,需要閱讀的題材和類型往往更多,且需要有不同的方法來讀,讀一篇散文和讀一篇新聞的方法有什麼不同?讀一份科學報導和讀一本科幻小說的感受是否一樣?這些其實都需要讓孩子有機會常識,並且有適當的引導,孩子才能體會閱讀的樂趣與功能。 至於讀完以後,有人主張一定要有回饋(例如學習單、心得報告等),也有人認為不需要加上這樣的壓力,見仁見智吧!不過我相信適當的回饋和分享機制,應該更可以幫助孩子思考和理解他們所讀的內容,進而提升成自己的閱讀能力。 最後需要的大概就是「時間」,「真正可以以閱讀的時間」! |
|
( 知識學習|語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