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9/16 13:40:55瀏覽10286|回應39|推薦10 | |
※標題已經說非關電影,開頭也說不評論電影,所有現象都有例證,該思考的,是為何會有這種現象出現吧? 這不是一篇影評,不評論電影,單聊聊《賽德克‧巴萊》引起的幾種社會現象。 現象之一,威尼期參展期間,媒體評價大不同 現象之二,看《賽德克‧巴萊》之前,要先瞭解歷史背景(註2) 現象之三,認為《賽德克‧巴萊》出草血腥,是因為不理解賽德克族文化 現象之四,不看《賽德克‧巴萊》就是不挺國片,不愛台灣 現象之五,《賽德克‧巴萊》是史實片,不能用商業片的眼光來看 現象之六,只能叫好的《賽德克‧巴萊》? 現象之七,被泛政治化的《賽德克‧巴萊》 總結,《賽德克‧巴萊》十五億票房壓力,導致所有現象發生 《賽德克‧巴萊》號稱台灣有史以來最高的拍片成本──七億台幣,在《海角七號》奇蹟似熱映,票房高達五億之後,導演魏德聖宣佈要開拍《賽德克‧巴萊》,拍攝期間所遇上的各種困難,經媒體一一刊登之後,讓台灣民眾似乎也跟著一路體驗著艱辛過程,繼而成為一種社會期待。 終於,《賽德克‧巴萊》完成了。 隨著電影呈現在大眾眼前,一如預期,捲起一股《賽德克旋風》,各種現象紛紛出現。 現象之一,威尼期參展期間,媒體評價大不同 《賽德克‧巴萊》承載著遠比電影本身更多的外加意義,比如國片工業化的希望,國片劃時代的創舉等等,這讓台灣媒體很難在這種氛圍上,正反評價都如實刊出,也就造成了「國際冷,台灣熱」的現象,媒體只挑好的來報導。 持平來說,五小時的電影要剪接成2.5小時,本來就容易造成劇情破碎,導致觀眾比較難進入電影本身,加上《賽德克‧巴萊》雖是台灣不曾見的大片,但對早已習慣更大場面及特效的國外媒體,自然看重的就不是這些,而是回歸電影作品本身。 節錄一段國外影評(註1): 《賽德克.巴萊》用鋪張及血腥的手法陳述一起台灣原民抗日武裝起義的歷史事件。 這部極具野心的叢林戰爭史詩片為台灣影史最昂貴的作品(預算高達兩千五百萬美元),而業界對於該片的期望之重,讓人為其欠缺條理及庸俗的成果感到可惜。 僅管如此,這部電影直接、有血有淚,且感受得到一種近乎瘋狂的信念,令人讚嘆。 觀眾們殷切地期盼《賽德克.巴萊》的上映日,但它能否像導演魏德聖的前作《海角七號》一樣贏得漂亮的票房成績,尚待觀察。 以近代史詩型電影作品為例,《賽德克.巴萊》中原始的戰鬥場景令人聯想到《阿波卡獵逃》,但少了梅爾.吉伯遜對節奏安排與拍片技術的見識。僅管魏德聖在實際拍攝過程中資源週轉的能力另人稱奇(拍片的七個月所碰到的難關媒體皆有報導),從各層面來看成品都欠缺品質。剪片的生硬突兀、血肉橫飛的場景、RickyHo 灑狗血的配樂,形成了一部觀眾難以撐完全程的雜亂作品。 可惜因為大陸幾篇影評具不看好《賽德克‧巴萊》,也因此激起台灣民眾強烈反應,敏感的認為「中共又在打壓台灣了。」 其實中國民眾知道賽德克的不多,而且他們影評本來就比較嚴苛,我覺得台灣人不用反應那麼大。(註2) 而台灣媒體選擇性的報導,更是激化了這種過度的現象。 現象之二,看《賽德克‧巴萊》之前,要先瞭解歷史背景(註3) 我在搜尋網上的評論時,發現不少篇評論都呼籲最好進戲院前,先瞭解一下霧社事件等歷史背景,「要做功課」。 他們說:「如果不懂歷史背景就難以進入《賽德克‧巴萊》的劇情,也不好理解導演想表達的理念。」 呃,這就難怪國外評價冷淡了。 試問,有多少根據史實改編的電影,會要求觀眾要先像學生一樣做功課,有一定瞭解後,才能領會影片精神? 這不是我們看影片時,該由導演引導我們認識的嗎? 這一點也是我質疑的地方,確實,當你對一個歷史事件有所瞭解時,是會更幫助你進入劇情,但是,看電影不是論文考試吧? 我搞不懂,為什麼看電影之前,我們要先做功課? 我看《搶教雷恩大兵》,對那場戰役所知不多,也沒人呼籲看之前要先把背景歷史瞭解一下再看呀。 不懂二戰背景,會看不懂《搶救雷恩大兵》要表達的精神嗎? 當年《悲情城市》上映時,我是國中生,對228事件完全無知,看完《悲情城市》一樣對228認知模糊,但就是莫名的感動。直到今天,仍是我很喜歡的一部電影。 我能理解那些呼籲看《賽德克‧巴萊》之前,最好先瞭解一些歷史背景的想法,因為這些人對《賽德克‧巴萊》有著許多喜愛及期望,但何不放輕鬆點,相信《賽德克‧巴萊》能讓不瞭解歷史的觀眾,在看完電影後,對這段歷史產生興趣,而自行尋找資料,這樣不是更好? 現象之三,認為《賽德克‧巴萊》出草血腥,是因為不理解賽德克族文化 這又是一個很奇特的狀況,殺人難道不算血腥行為?難道因為出草是賽德克文化,所以出草就不算殺人?也就不算血腥行為? 只要是殺戮,都屬於血腥行為,這無關任何文化及道德認知,屬於行為事實的呈現。 出草的動機及意義,才是文化及道德層面的意涵。 《賽德克‧巴萊》當然可以呈現出草時的畫面,但重要的不是血腥行為,而是讓大家藉由描述出草的情節,而體會到另一個文化代表的信仰。 所以終究要回歸於導演是否能讓觀眾成功體會到血腥背後的意義。 《搶救雷恩大兵》和《三D食人魚》都有血腥畫面,但沒人會把這二片子放在同一類。 如果有觀眾看完《賽德克‧巴萊》的反應是殺很大,血腥,該檢討的不該是觀眾吧? 現象之四,不看《賽德克‧巴萊》就是不挺國片,不愛台灣 之前新聞有一則說,有觀眾發起拒看《賽德克‧巴萊》,原因就是拒被「不愛台灣」的言論所綁架。 我在搜尋賽片評論時,也確實發現有網民不斷以「不愛台灣」的名義來指責對賽片有反面意見的人。大部分網民對這種綁架深惡痛覺,單純一部電影,支不支持,喜不喜歡,難道不是個人的自由? 不喜歡賽片,就是不愛台灣,這不是民粹嗎? 可能是個別網民的言論,但卻會造成極壞的印象。 我看到的一則回應: Freud:(註4) 對台灣這塊土地、文化稍有感觸的人,會覺得這是好片, 對台灣文化沒感情的人,自然對這片的用心會沒感覺,這沒甚麼對錯。 想侵略別人的民族,當然不希望被侵略的民族都像賽德克族、 或者都像英雄本色的威廉·華勒斯那樣搞,這也沒甚麼對錯。 這位Freud甚至把所有不喜歡賽片的人當成「不是台灣人」,這種言論只要一傳開,就算不明出處,也會直接產生惡感,不是嗎? 在台灣工作,依法納稅,這不算「愛台灣」?只有支持國片才叫「愛台灣」? 我們都希望台灣電影能進入工業化,但電影工業化要達成,不就是回歸到一部電影能不能讓觀眾願意花錢進戲院嗎? 而且台灣人口少,如果電影想工業化,絕對不能只靠台灣票房。 當《賽德克‧巴萊》要進入全球市場時,難道還能以「愛台灣」這種口號來吸引外國觀眾花錢進戲院? 現象之五,《賽德克‧巴萊》是史實片,不能用商業片的眼光來看 想請問,《賽德克‧巴萊》是不是商業放映?難道史實片就不能用商業片的眼光?好看的史實片不能是好看的商業片? 這一連串的問題,呈現的是什麼?是台灣民眾以情感來看待《賽德克‧巴萊》產生的偏愛。 誰都有偏好,不能說這是錯。但花錢進戲院的觀眾,想以那種眼光來看電影,是個人自由吧? 有的料理會強調正確的吃法才能品嚐出最佳美味,但甲之瓊漿乙之毒藥,就算用所謂正確吃法也不代表所有人都喜歡。 有人說,用史實片的眼光,會覺得賽片好看。但用商業片來看,會失望。 或許就說明了問題所在。 現象之六,只能叫好的《賽德克‧巴萊》? 眾口難調,所有事物本來就是有人歡喜有人厭,《賽德克‧巴萊》亦然。 只是《賽德克‧巴萊》承載了太多電影以外的附加期望,以致出現了「《賽德克‧巴萊》是完美無缺,縱使有缺,也是瑕不掩瑜」這類幾乎壓倒性,不容質疑的聲音。 有人看完後覺得悶,看不懂,底下會熱心的說「那是你沒做功課,瞭解一下歷史背景,你再進戲院看一次,你就能體會《賽》片多令人感動。」 有人覺得出草血腥,很多人會說「你不應該站在現代文明的角度,從賽德克文化去看,你就能認同了。」 有人很詳細的列出他覺得有改進空間的評論(註5),最常見的反應出來了「你也拍出來一部《阿波卡獵逃》之類的電影出來看看。」 還有人說,他覺得這部片值得去看,因為是台灣目前拍的最好的電影之一。但有缺點也該說出來,讓導演知道,以後才能更進步。「但是我做不到,怕挨罵。」(註6) 這就是《賽德克‧巴萊》現象詭異之處,對《賽》片無感的,卻怕引起筆戰而不敢說。 現象之七,被泛政治化的《賽德克‧巴萊》(註7) 我覺得被泛政治化的《賽德克‧巴萊》真的很倒楣。 就因為魏導想以他的意圖去還原史實,沒選擇醜化日本人,甚至有些人看完後,反倒覺得原住民比日本人可怕。 結果,仇日派的大感不滿,一頂頂的帽子就往《賽德克‧巴萊》頭上套。 而被莫那魯道屠殺過的泰雅族,也站出來指責《賽》片英雄化莫那魯道。 幾個政治人物也藉著《賽德克‧巴萊》的首映會,作足宣傳。雖說《賽》片也藉著雙英捧場首映會而高度曝光,但也因此成了政治人物消費的對象。 一部電影,最原始的理想初衷,就這樣讓政治濁水給狠灌了一番。 總結,《賽德克‧巴萊》十五億票房壓力,導致所有現象發生 國片斷層二十年,在《海角七號》之後,大家開始看到國片從谷底爬起的希望。《賽德克‧巴萊》更是史無前例的七億成本,宣示著電影工業化的美夢就在眼前,不再是遙不可及,而只要票房成功回收成本,電影工業化的實現就踏出第一步,不再是空中樓閣。 但在電影真的公開放映,面對市場的挑戰時,熱切的大眾開始焦慮了。 真心覺得《賽》片好看的許多人,大都覺得,這不太是部能吸引足夠人數花錢進戲院的電影。 我覺得像堅硬的法國麵包,有它的滋味存在,但卻不是每個人都有一口好牙能啃的下。而把法國麵包泡軟再吃的方法,又失去了原汁原味。 所以也有人不見得覺得《賽》片好看,但也鼓勵大家要進場支持,因為加諸《賽德克‧巴萊》之上的其他意義,原比電影本身更重要。 我倒覺得,《賽》片要達到成本回收,機會很大。 目前還挺多人看了不止一次,照這樣的話,應該票房回收不成問題。 但呼籲在首週就去看,才能幫魏導掙最多錢,就有點過了。 用力過猛的言論,容易激起反感。 這是很不好的,畢竟這部片真的是台灣劃時代的里程碑,大家要是能以更溫和的態度,試著讓口碑自然發酵,或許票房成績會出乎想像的耀眼。 Ps:最後推薦二部舊國片《挖洞人》《黑狗來了》,不甚討喜的黑色喜劇類型,但也證明,台灣能拍出不同的類型。 註1: 轉載網上翻譯,原文網址如下http://tinyurl.com/4ynqkoh 中文翻譯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86&t=2337693&r=3&p=6 註2: 有一篇流傳挺久的絕妙影評《千古罪人是李安》,可略識大陸影評風格 《千古罪人是李安》by馬伯庸 http://www.9jjz.com/bbs/viewthread.php?tid=43746 註3: 舉例一篇《觀看賽德克‧巴萊之前必備的歷史常識》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86&t=2338185 註4: Freud的發言網址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86&t=2345822&p=2 註5: 我覺得奇摩討論區這篇評論不錯,至少是很具體的寫出他自己覺得能怎麼改善的地方,雖然不見得照著做,真的能拍的更好就是 說實在的塞德克巴萊~~有點讓人失望~~跟期望沒關係by吉利 http://tw.movie.mb.yahoo.com/movie/message_thread.html?bidtype=_m&tid=833563&fid=0&turl=%2Fmovie%2Fmessage_list.html%3Fbidtype%3D_m%26page%3D2 註6: 例舉二段留言 「當賽德克巴萊在總統府首映完,我跟一位導演在會場竊竊私語。我們有些心得:現在的氛圍是不能說公開說這部電影有任何不好、電影敘事的角度還不夠高、節奏掌握的還不夠好、取捨之間不夠果斷,留了太多其實可以刪減的特效……」 「直到目前為止,我還是認為:要去看這部電影,上下部都要看,畢竟這是台灣到目前拍過最好的電影之一。但是如果覺得還有可以改善的地方,要說出來,畢竟魏導才四十出頭,告訴他,可以讓他拍出更好的電影。魏導現在做到的,已經是台灣過去二十年電影工作者做不到的,如果他要更進一步,需要到李安的水準,在數量跟質量上都維持一定的水準。他需要的不只是純粹一致如訓練的掌聲,還有真正的人說的真心的話。 但是我做不到,怕挨罵。」 http://tw.movie.mb.yahoo.com/movie/message_thread.html?bidtype=_m&tid=834532&fid=0&turl=%2Fmovie%2Fmessage_list.html%3Fbidtype%3D_m%26page%3D3 註7: 泰雅族指出的部分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86&t=2345886&p=1 仇日派&親日派的政治口水 http://forum.chinatimes.com/default.aspx?g=posts&t=97534&p=2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