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賣空》The Big Short 買空賣空大賣空
2016/01/16 11:25:47瀏覽6313|回應1|推薦12

《大賣空》The Big Short 是由 2010年 Michael Lewis 的同名暢銷小說所改編而成,描述的是2008年金融海嘯顯為人知的始末。導演 Adam McKay 同時也是編劇,與 Charles Randolph 一同改編 Lewis 的 The Big Short。這部電影一共獲得五項奧斯卡提名: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Christian Bale)、最佳改編劇本、以及最佳剪輯。

這不是個充滿俊男美女又讓人賞心悅目的電影,而是要讓人明白金融風暴的內在緣由。電影的附標題特別聲明,「這是個真實故事」,不只金融危機的故事是事實,連角色也是根據現實生活裡的真人真事。

電影裡有句引言:「事實宛如詩,但是大部分的人痛恨詩」。詩講述著事實,詩也最接近真理,然而詩非常難懂,詩總讓人退卻。電影裡講述的「事實」亦然。是個事實,非常難懂的事實,而且也是讓人看了就對退避三舍的事實。

會嚇得退避三舍,並不是因為事實內部的可怕讓人退避三舍,而是因為「從一開始就沒有看懂 詩」,或說「沒看懂事實的可怕」,而讓可怕的事實真的發生,終於產生可怕的連環效應。會嚇得讓人退避三舍、甚至三十舍,也不是因為之前曾經發生過的那個事實(2008金融海嘯),而是「我們到底處在多少這種『還沒看懂的可怕事實』?」。

圖是 Michael Lewis 原著小說的封面,內容是關於「以錢釣錢」。金錢是餌,而且金錢隱藏著危險。

原來,每天我們使用的錢票,可以不是面額上顯示的那個數字。只要把一捲錢票當成餌,票面上的數字就可以改變,而且是變成肥魚一條。想像魚餌與肥魚的比例,便可預見這捲錢將會引來多大的收穫,同時也是多大的危機。

「一捲錢可以當魚餌」,這是個多麼不可思議的事情。一般人頭腦裡想像的錢,等多只能生出微小利息,怎麼可能生出大魚。然而故事所呈現的「事實」,的確就是小錢變大錢,小餌生大魚。那些在華爾街的金融專家,的確就是如此操縱金錢槓桿、玩弄金錢遊戲。

然而,小說的附標題寫著 "inside the doomsday machine",顯然這個遊戲一點也不天堂,反而是朝向末日走向地獄。這是一場玩輸了真會死人的恐怖遊戲。偏偏那些真正悽慘的輸家都不是有意識的參與者,也從未真心想要參與這場金錢遊戲。而那些有意識的積極莊家,即使齷齪狡詐,明顯是個罪人,卻幾乎不受懲罰,仍舊逍遙自在。

。。。。。。

故事有三條敘述線,最後匯集成金融瓦解的主線。

三個故事起頭都源於 Michael Burry (Christian Bale),這位單眼宅男醫生首先發現許多房貸都有壞帳問題,於是向多家銀行提出對衝基金。此時大部分的人都不相信美國房市會泡沫化,也不認為民眾繳不出貸款會是大問題。當大家仍舊歡欣鼓舞地積極跳入房市投資,Burry 不只買了13億的對衝基金,還一直宣稱房市即將泡沫,崩盤指日可待,這讓他的老闆極為憤怒。

不過,他一直相信自己已經看見「事實」,房貸與次級房貸的崩壞是事實,只是遲早的問題。

之後,與 Burry 交易的 Jared Vannett (Ryan Gosling) 嗅到濃濃的錢味,於是打算找錢跟進 Burry,找到了Mark Baum (Steve Carell)。正經八百又憤世忌俗的Baum 原本不相信 Vannett 所言的房市崩壞前兆,於是走訪民間,親眼目睹最下游的房貸及各類貸款的交易實況,也明白崩盤的確遲早到來。

恰巧兩個年輕人 Geller 和 Shipley 看到 Vannett 的計劃書,於是找了Ben Rickert (Brad Pitt) 一起購買對賭基金。這三組人馬各自玩著一個看似瘋狂的金錢自殺,然而卻是直搗次級放貸的風暴圈,一掌擊斃這場以詐欺為基礎的金融遊戲。

這場風暴不只吹垮金融體系,也揭開欺瞞矇騙又作假的金融現實。甚者,虛假的事實根本就存在於社會的各個角落,Baum 於是說:我們現在生活在美國的詐欺年代,不只銀行,還有政府、宗教、食物,甚至棒球。

不過,應該不只在美國,只要是建立在愛慕虛榮與崇尚消費的21世紀資本主義社會,應該都難以逃脫以欺瞞為基礎的遊戲。金融、政治、宗教、食物等等,都可以是有錢人與有權人的遊戲。

悲慘的是,即使前一個惡夢才剛醒來,我們都還在朝向下一個惡夢邁進。欺瞞的惡夢依舊存在。這也是為什麼電影裡會有段話節錄自村上春樹的《IQ84》:「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在等待著末日的來臨」(Everyone, deep in their hearts, is waiting for the end of the world to come.)。

此外,讓人感到更悲哀的是,這個末日並不是大家的末日,而是窮人的末日,有錢人與銀行家幾乎都能無傷地全身而退。電影呈現了我們大家或許都知道,但是沒人敢直言的事實:整個稱為消費文化的金融系統,壓根兒就是 剝削。

一直故意借錢給窮人,讓他們以為自己闊綽,可以透過簡單貸款參與消費且滿足慾望,結果反而捅出更大的債務坑洞。接著,富人再把窮人的次級貸款包裝成高級金融產品,讓這些金融銅礦變金礦。上面的富人拚命吸金,下面的窮人繼續借錢,於是,崩盤 果然是遲早的事情。如此不道德的欺瞞榨取,最後的受害者卻不是始作俑者,而是被剝削的窮人。

。。。。。。

遇到數字與金錢,大概我都會沒輒投降,但是這個電影我怎麼看得懂呢?原因是來自導演的佛心巧思。

每當遇到困難的專有名詞或是觀念,導演就會找個美女(上圖)或美食(廚師),以極為簡單的譬喻向觀眾解釋。這些插入的橋段產生活潑的樂趣,讓嚴肅艱澀的商業算計,也不至於單調乏味而難以下嚥。

此外,在故事進行當中,導演刻意對比富人與窮人的生活處境,刻意呈現被消費文化洗腦卻不自知的盲目大眾。他想提醒我們,對於穿梭於聲光美色華麗世界裡的金融專家或是貴婦,無論他們是如何地西裝筆挺或華服美鑽,根本毫無令人艷羨的必要。他們的財富或許是來自一層又一層不道德的欺瞞,而他們乾淨精緻的笑臉下,或許隱藏的都是殘忍險惡。

好看,不一定純潔。這不也是「事實」。只是,這樣的 事實 大家不習慣接受,因為消費文化已經讓我們習慣於崇拜上圖這樣美麗的貴婦(Margot Robbie),相信看起來俐落的專業,以及無條件信賴所有的權威。

因為權威,我們已經讓渡太多該有的謹慎警惕與知的權利。我們以為「反正專業的人都確認過了」,結果其實只是拱手讓出自己的權利,讓專業與權威予取予求。權威充斥在我們生活的周遭,商業、醫學、科學、教育、政治、食物等等。甚至,或許權威早已經全面地綁架我們,只是大部分的人就像故事裡那些歡樂於風花雪月裡的民眾一樣,被消費與娛樂文化蒙蔽麻痺,全然不自知地被搜刮榨取。

。。。。。。

電影最後對比良知與昧著良心。在金融大池裡,一方的勝利的撈取,肯定意味著另一方失敗的慘賠。雖然最後三條故事線的主角都賺了大錢,Burry 還賺了將近五倍,但是相對於他的勝利,就是銀行的倒閉、超過40000人的失業、還有波及各國的金融海嘯。悲慘的是,Baum 原本想給卑鄙的銀行家重重的一擊,現實卻是這些有頭有臉的有錢人,最後都被輕放。真是讓人不忍卒睹的「事實」。原來,許多人汲汲營營的鑽研金融,不過只是大系統下的一只棋子,陪著莊家玩著買空賣空大賣空的飢餓遊戲。金融如此,政治亦然,其他或許也都是。

《大賣空》真是個看了會讓人直打寒顫的黑色寫實電影,看完之後還會忍不住地擔心,會不會我們又已經接近下一個崩潰的邊緣?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atydid951&aid=43679161

 回應文章

XD借錢網
2024/03/02 17:03
2024 XD借錢網是一個專門提供借貸服務的平台,為您提供快速、方便的借貸體驗,並在最短時間內獲得資金支援 XDL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