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2/27 18:51:00瀏覽217|回應0|推薦0 | |
『教育現場三』 自由又快樂的學生 他的名字是「愛彌兒」,生於十八世紀中葉,正是個人自由之風第一次吹過的時候。父親是盧梭……。愛彌兒是一個「理想」的學生,對老師和同儕充滿了善意,因而不需要任何紀律。…。非常不幸地,他是想像出來的(愛彌兒是盧梭論教育的書中主角)…但正是這個盧梭,卻把自己親生的孩子送進孤兒院,而寧可長篇大論地說明如何教育他小說中的英雄。…總是有些老師具有這種人格特質,能夠「應付」任何一種人…也總是有些學生幾乎不需要人家的教導。這些人合在一塊兒,有時候也許可以讓愛彌兒活過來,不幸的是,他們出現的機率,只夠讓人們繼續保留那份美景。愛彌兒不是真實的人,他只是一絲好願望,讓許多教師把自己的角色陷入一種觀念哩,那種觀念已經證明可以引來一種災難。 退出學校,也就退出人生 我們所知道的愛彌兒,學的並不多。他的「興趣」顯然只在一個非常狹窄的範圍內,對他沒有吸引力的主題,他就稱之為無意義。…… 我們所知道的愛彌兒也不做清楚的思考。他很少或根本沒有機會做邏輯或科學的思考,而且很容易被神秘或迷信的事物所牽引。 我們所知道的愛彌兒也並不特別快樂。他並不比前人更喜歡受教育… 有沒有其它的好處呢?自由又快樂的學生是不是比較不具攻擊性、更仁慈,更有愛心呢?至少對於放他自由的學校和教師而言絕非如此… 他是不是比較更有創造力呢?傳統的教育方法據說會壓制人的個性…但他們彼此之間實在沒有什麼太大的差異。…他們的創作──在藝術、音樂和文學方面──都限制在原始和初級材料上。…因為他們才不耐煩去探索那些領域,而那本來是他們應該跑在最前面的。 自由與快樂的學生,會不會至少是一個更好的公民呢?一個更好的人呢?既有的證據看來並不十分樂觀。退出學校之後,他同時好像也「退出」了人生。以嬉皮文化來代表今天的年輕人,也許並不公道,但他至少提示了一個極端。那個文化中的成員不願意接受人生的責任,他們只是吸取別人努力的成果,所謂別人,就是那些「還沒被弄得又自由又快樂」的人,也就是那些上醫學院成為醫師的,或者是生產食物、製造必需品以供消費的農夫或工人。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