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1/07 12:02:15瀏覽729|回應2|推薦15 | |
夏河海拔三千公尺,氣喘吁吁地爬上華僑賓館三樓,窗外即「拉不楞寺」路標。乍聞這奇特的名字著實讓人發愣,原來是藏語《活佛府邸》的直譯。這座宏偉的藏傳佛教(喇嘛教)格魯派寺院,創建於康熙四十八年(1709),歷經三百多年開發,龐大的建築群體深藏在甘南大夏河邊,被譽為"世界最大藏學府",直到1980年才對外開放。
高原地寒,早晨呵氣成霧,許多身穿寬鬆大袍的藏民精神抖擻地朝寺院前進。路上遇見一匹驢駒拉車,不見主人,乖順地站在路旁,兩蹄前後交叉,姿態優雅,忍不住來張合照,想起耶穌進耶路撒冷時候也是騎著小驢駒。 跟著虔誠的藏民從寺院左邊繞迴廊行走,一望無際的瑪尼經筒是世界最長的轉經輪,多為木製紅色,上刻六字真言和經咒,繪滿鮮艷彩飾,不少藏民左手持念珠誦經,右手戴手套推轉輪,轉筒裡面藏有經卷,藏民認為轉輪一次勝似念經,所以當成例行早晚課,邊走邊推邊誦經。
有些走廊尾端另闢一室放巨型轉經筒,皮或銅製,筒高三米,直徑約一米半,得集合多人力量才推得動,輪頂或裝風鈴,轉一圈叮噹一聲,等於轉了萬次,可積公德。室外常見綁著麻花辮的老婦撫牆跪叩。
太陽高了,有些信徒靠在陰涼處歇腿休息。老先生說他每天早晚來走,繞寺一趟約兩小時,修心也修身。老婦們多半不會說普通話,紅噗噗的臉烙著日光的痕跡。
夏河地處隴西高原,紫外線強烈,藏人皮膚黑裡透紅,想必未塗防曬霜。寺院赭紅的頂層有些是鞭麻草削齊搭建,需要經常維修。 這麼湛藍乾淨的天空,配合拉不楞寺大片純白、赭紅、明黃的牆,金頂琉璃瓦,披紫絳袍的喇嘛穿梭行走,色彩對比如此強烈,怎麼照都好看。
寺院區及一般的佛殿免費開放;銅質鎦金的貢唐寶塔要門票20元,可登高俯視全院。門口的年輕喇嘛來自四川,他說自己腦袋差,不會辯經,升不了級,只好看門。
拉不楞寺麾下有108屬寺,勢力遍及青海、甘肅、四川、蒙古,子弟兵來自六大學院。學僧八歲入學,本科至少要學十二年,學習領域不只是佛經,還包括天文曆法,醫藥藝術、音樂舞蹈,除講經、誦經外,不斷的辯經研討更是一大特色。低年級平日要向高年級請教"問難"。辯論時,吶喊、拍手,氣勢懾人。考學位時要在千人以上的大場合中進行,其激烈緊張,不輸大學研究所的論文答辯。大量的背誦和臨場應對鞏固了他們的學習,也造就出許多博聞強記、口若懸河、才思敏捷的高僧。
參觀正殿門票40元,有僧侶導覽,140根柱子的聞思大殿可容3000僧人同時誦經,只是此刻無人也無燈,偌大巨廳僅香案燭火明滅,閃爍著各世活佛畫像、照片、和披金戴銀的泥塑雕像,空蕩蕩的蒲團蕭瑟落寞。唯一准許照相的是酥油花房,入室一股濃膩奶酥撲鼻,各種得獎作品安置冷氣房中,奶味經年不散。每年正月酥油燈節前,六大學院挖空心思角逐花魁,製作時怕手溫讓酥油融化,得不停的把手浸入冰水冷卻,凍手捏製出麵人似的炫麗供品。 行走到放舍利靈骨的白塔,塔四周刻滿經文,大多數藏族牧民識字不多,繞塔而行,代替念經一回。白塔附近來了一頭羊,羊毛未修剪,糾結成坨,大剌剌地跟著信徒蹣跚前行,引人側目。整理照片時發現這羊耳朵上繫著彩帶,是拉不楞寺放生的神畜,任何人不得獵取。 無主的羊,沒人要也沒人管,自由流浪乞食,相對那匹繩索綁腿、為主人拉車服務的驢駒,誰的命比較好啊? 我有些迷茫。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