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2/10 07:58:51瀏覽2052|回應4|推薦5 | |
《野武士周報Beta---No60》新聞照妖鏡 前言:台灣政治早就出現了一種新的異形,那就是「說」,尤其是媚俗的說,虛假的說,已取代了政治最根本的「做」。 ====== 開工前一天,馬英九召集八十位最重要的閣員「收心」,下達了一個最奇特的「軍令」,就是要閣員甚至包含次長,在新的一年都要拚命「說」政蹟。
這就是台灣當代的一個最詭異的現象了,能說就是好官?
政府當然該告訴人民政府在做什麼,但是,政蹟只以「說」當首要標準,就是一種過度標準了。
由於媒體的發達,台灣政治早就出現了一種新的異形,那就是「說」,尤其是媚俗的說,虛假的說,已取代了政治最根本的「做」。
這是政治史上荒誕的局面,本應「言行合一」的政治,變成了絕對可以「言行分離」。大家都在談「論述」這件事情,但「論述」之後呢?
這就是當代政治理論界所關切的「市場式民主」的根本問題,在民主與媒體結合之下,搞政治已變成了和街頭賣水果、成衣一樣的行徑。祇要天生一張還不錯的嘴,就可以「老王賣瓜,自賣自誇」的把爛水果說成舉世無雙。「銷售」(To sell)已成了政客們的口頭禪。
這種「市場式民主」,把政治簡化成加工製造和銷售,把銷售的「說」當做「論述」,但這種「論述」,實質上卻是「論述的死亡」——古典政治裡應當一起包裹進「論述」裡的責任心、容忍心、人道心、善良心‧‧‧等一切有關「心腸」的部分,漸漸被完全拋棄。
政治,除了權力和說之外,即再也沒有其他內容。當政治搞到這種地步,其實何必再說,還不如乾脆天天開記者會,登廣告,搶媒體記者的生計還來得更俐落!
難怪,馬吳體制運轉之後,「置入性行銷」達到新高峰!
古典的政治可不是這樣。政治不祇是權力,或武力,還有一種具有更高尚目標的行為。因此,普遍的人的價值,乃是政治的宗旨,它的目標是要讓人們在政治中成就人的意義。也正因為政治是一種凸顯高尚價值的行為,因而政治不鼓勵花言巧語,更反對粗暴蠻橫。搞政治必須用事功來證明心靈的境界,也必須用語言來和作為相互參證。由於心、言、行三方面必須統一,這種人講起話來,自然就會顯露出某種不平凡的真誠氣質。
當「說」成了最高價值。「說」不祇是講漂亮話、講金句、講讓人血脈賁張的煽動話語、講媚俗而讓選票滾滾而來的推銷術。「說」更是一種心靈的外顯,是用自己的心和別人的心相照相證。
但那種古典政治裡,心、言、行必須統一的時代早已結束了,「市場式民主」當道的時代,搞政治的人個個都滿心的焦慮和緊張,他們每天看著那麼多報紙雜誌和電視電台頻道,非常害怕這些篇幅與頻道空間被別人占領使用,於是「搶篇幅」和「搶頻道」遂成了政客們的第一要務。
他們天天拚著卻像演連續劇一樣要動作與說話不斷,當一天沒有動作和說話,就等於那一天他們已不「存在」。他們反覆講著一樣或不一樣的話,目的其實祇不過是要擠掉別人,讓自己能抵擋得住被遺忘。
「說」已成了政治的唯一價值,真話、假話、矛盾的話、騙人的話、推諉的話,對他們已不再有任何差別,政治已無心、無行,祇看到許許多多嘴唇皮在那裡喃喃不停。
正因此,說話已注定將空前氾濫,政客們搞動作、放空話、搶篇幅、搶頻道等也將變本加厲地無限增加,對於這群驚恐慌亂、害怕被人遺忘的政客與公共平台上之演員們,已經夠多了,但願「灌頂」後,內閣不要也都全變成是這種人!
閣員該改進的該是「想」到夠周延、「做」到更有效率、「達」到更基層,這才叫績效。
真正該大幅改進的並不是「說」!馬政府「收心操」的結論竟是「說」政蹟,還真是一種讓人「說」都說不出來的大笑話‧‧‧
|
|
( 時事評論|人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