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4/04 14:32:51瀏覽2705|回應4|推薦3 | |
DNA4:嚴管勤教之馬英九「哥哥」們 2007年底,曾去日本訪問的馬英九,被「日華議員懇談會」副會長玉澤德一郎當面公開質問:為什麼馬英九的釣魚台立場,對日本不友善。 這些日本議員「功課」並未作足,事實上,「釣魚台」是馬英九政治生命中重要的里程碑,30多年前,「釣魚台」讓馬英九對政治有了興趣,馬英九還因此獲得了數十年以來,對他嚴管勤教、守護有加「哥哥們」的照顧,更讓馬英九對他從小所受的國民黨黨國意識,有了可能不一樣的「啟蒙」。 當年「保釣」以台大為中心,健將如名作家張系國、政論家南方朔、台大哲學系教授王曉波、作家陳曉林、評論家錢永祥等,還有和民進黨親近的洪三雄、陳玲玉夫婦等。馬英九的大姐馬以南,在台大時也很活躍,和張系國、王曉波一夥「小左派」交情甚篤,馬英九考進台大後,就把她家中瑰寶馬英九介紹給了這群學長認識。馬英九因跟隨學長也成保釣一員。 》》》馬英九也有「年少輕狂」歲月 馬英九和「學長們」,卻為馬父馬鶴凌「惹了麻煩」,當時馬鶴凌認為年輕人「愛國、有理想」值得鼓勵,鼓吹國民黨應傾聽學子建言,在台大舉辦好幾場青年座談會。這批當年「小左派」面對李煥等黨國高官,竟批評國民黨缺失。馬鶴凌因此丟官,仕途畫上休止符。 馬鶴凌卻不埋怨這群年青人,直到晚年,還稱許這批年青人是「人才」,支持馬英九和這些「哥哥們」多學習。恰好,當時王曉波、南方朔等人租屋在馬英九家附近小巷,從小就住在姐妹成群「女生宿舍」的馬英九,有了個新天地,他喜愛下課後,跑到這批「哥哥們」的蝸居混日子。 那日子該是馬英九拘謹生命中最「解放」時光吧!秉燭夜談、吞雲吐霧、煮酒論政,馬英九雖然話不多,默默聽。但他從「哥哥們」身上,知道了他所不知的「白色恐怖」,聽到了他未聽聞的「樁腳政治」、瞭解到舊國民黨的「派系內鬥」‧‧‧ 這些「哥哥們」許多人一輩子批判執政黨,許多人因「殷海光事件」、「台大哲學系事件」受過牽累,對舊國民黨與威權體制都有深刻與嚴厲的反省與批判。和這些「哥哥們」共處,馬英九雖然未必完全理解「哥哥們」說的是什麼?但點點滴滴的不一樣的觀點,還是讓吃國民黨「奶水」長大的馬英九,啟發了他對舊國民黨許多問題的認識。 30多年以來,這批年青人都各有成就,但每年還是固定會聚在一塊兒「喝春酒」,就算政治立場已有顯著差異,他們青年時代的情懷與友誼仍不變,如綠朝新貴洪三雄夫婦幾乎必到。 習慣性的,馬英九依然是他們的「小老弟」,這些「哥哥們」依然用那種「愛護小弟」模式,指正馬英九這不好,提醒馬英九哪兒該改,國民黨又有哪些事情不對‧‧‧馬英九仍和小時候一樣,默默地聽著。 別小看這種模式,馬英九決心參選總統和不顧父親馬鶴凌的反對,爭取國民黨黨主席,「哥哥們」就比「父親」更有力。 》》》守護不求官,馬英九最信賴 不過,馬英九仍非常「依賴」這些「哥哥們」,這些「哥哥」幾乎從不向馬英九求什麼,但永遠都關切馬英九的動向,替馬英九思考該怎樣應對,替馬英九想方向‧‧‧他們卻從來不會主動打電話給馬英九,就算接到馬英九的「討論」電話,事後,都會尊重馬英九,往往是講過就好,最後要怎麼做,還是該讓馬英九自己決定。 坦白講,馬英九通常也未必言必聽、計必從,還是常常搞砸,或是東拼西湊,搞成「四不像」。但他們頂多氣到跳腳,覺得這小弟「不受教」,卻絕不會主動去告訴馬英九,「非如此不可」。真如「哥哥」一樣,在幕後關注著任何可能和馬英九相關的大小事,勤管嚴教,守護著這位「小弟」。 馬英九為什麼「信賴」或「依靠」這些「哥哥們」?是因為他們不像那些民代、黨官、市府團隊,他們幾乎都是不想當官之輩,讓馬英九心無負擔,他們從不主動找馬英九,都是馬英九去找他們,讓馬英九擁有絕對「自主」空間。 馬英九雖然常常對這些「哥哥」的指正,臉紅勃子粗的頂嘴,抗議,或是像小學生一樣,拿著筆記本猛記。但他就像是「小弟」般,每當他猶疑難決某些重大決策時,馬英九首先想到可以商量、且能較不夾帶個人利益的徵詢對象,不是黨中央,也非「市府團隊」,他習慣性地就會拿起話機,一一撥給他的「哥哥們」,東聽西問,尋找另類思考。
本文原發表於2008/02/12中時電子報「政治午餐」 》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