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阿扁又幫了馬英九
2008/04/04 14:35:26瀏覽2626|回應0|推薦4

前言:信用合作社是「窮人的銀行」,讓馬英九大為驚豔,陳水扁是金控「超級董事長」,馬英九發展出「新翻轉」策略,要和地方政金派系相濡以沫了‧‧‧

「民進黨執政八年的真正問題是,過去的國民黨確實壞,誇大點講,可能是壞到六成,確實是該被轟下台了,但國民黨還有四成的好!」,這是二○○七年五月間,馬英九「青春鐵馬向前行」回到台北之後,和一位馬英九極信任之前朝政務官談到「地方初體驗」心得時,該前朝政務官給馬英九「解惑」的開宗明義破題。

當時,讓馬英九困惑的是,當他實際到地方上行走,不再是「趕場」和「握手」的「搵豆油」下,接觸到地方上的許許多多事與人,許許多多在台北觀點中,是「黑金」、是「派系」、是「罪惡根源」的描寫,回到基層的真實生活當中,在地人的觀點和依賴,竟是迥然不同。

》》》老國民黨並非100%混帳

該前朝政務官是如此替馬英九「解惑」:「民進黨為了競爭,刻意把國民黨講成是十分壞,媒體為了推動民主化與政黨輪替,也把國民黨的壞講成十分,國民黨時代的一切,因此變得真正是壞到十分,等到民進黨執政後,既然都是這麼壞,就忘掉了可能還有四成的好,施政因而偏頗了,喪失了民心,也改革不成。」

當時,這位前朝政務官就和馬英九提到,例如,農會信合社的問題、例如地方信合社的問題,雖然有前立委郭廷才掏空東港信合社的前例;也和過去的地方派系政治密不可分,也曾是民進黨不斷抨擊的對象。但是,信合社是日本向德國學來的體制,也在台灣施行數十年,和台灣的基層生活「密不可分」!

「民進黨已經自我說服『國民黨一切都是混帳』,所以,只想要『消滅』信合社、『消滅』農業信用部,已經忘掉了,那只是一些『個人問題』,加強監督和司法處理就好了,而不是因此把信合社的『好處』都忘了。」該前朝政務官更提醒馬英九,「別人不要與輕視的,就是我們可以爭取與改革的空間。」

更何況,信合社不但不糟糕,其實,甚至比陳水扁政府不斷挹注資源的大型金控與金融集團,還更好。

》》》諷刺!信合社體質比金控好

行政院金管員會資料就顯示,截至民國9412月底,29家信用合作社的平均逾放比為2.09%,低於全國性銀行的2.24%,其中花蓮二信、新竹一信、台北五信、新竹三信、彰化十信、基隆一信及花蓮一信等7家信合社,逾放比均低於1%。簡直是金融模範生。

金管會更指出,信合社的備抵呆帳佔逾期放款比率61.30%,較全國性銀行的49.89%還高出許多,更顯示信合社資產品質已與全國性銀行不但是並駕齊驅,甚至還超越許多。

更重要的是,事實上,翻查各種剪報記錄,從工商發達的桃園縣長朱立倫、新竹市長林正則、到偏處海外的金門縣,縣市長都多次發言鼓吹信合社的重要,他們特別清楚信合社在地方上,除了人脈外,更有實務的不可取代性。因合作社的「頭家」是每位社員,扮演著「窮人的銀行」,可以幫助需要幫助的鄉親,協助更多鄉親來創業,扶助地方的產業發展,讓更多鄉親透由信合社的資助和支援,開創自己的事業,合作社並非商業銀行所講求的是盈餘利潤,而是結合大家的資金,運用鄉親的資本來讓大家賺錢、創業。  

》》》為淵驅魚,基層金融像庶子

但是,這八年以來的中央政府決策上,先有36家農會信用部被「接收」的爭議,後有「二次金改」的政策受益對象之偏移,例如,大肆推動「大型化金融」下,商銀考量的是利潤和成本,對於小額放貸沒興趣,對於基層存放款限制特別多,對於經營成本更計較,全台灣319鄉鎮中,竟然有近80個鄉鎮內,沒有銀行分行,基層鄉親相當不便利。

這是陳水扁執政所造成的空隙:

想要掌控金融體制,一向就是台灣政治體系,確保統治優勢的重要手段,一九八九年以前國民黨威權體制時,國民黨就是以「家族帳房體制」,由蔣家絕對信任的俞國華,長期主控央行與財政部,而且嚴格管制私有銀行的興起,全數是公有行庫控制的金融體系,那是一個金、權完全融合的年代。

 

政治戒嚴時代國民黨以金融安定的理由,嚴格管制金融業的自由化,但同時又隨著台灣經濟發展的腳步,藉著黨營的投資公司不斷介入新興金融營運版圖,繼續進行壟斷。如在一九七六年,國民黨的中央投資公司聯合了台灣銀行、土地銀行與華南銀行三公營行庫成立了當時壟斷國內債券與商業本票發行的票券龍頭中興票券。

又在一九七九年,國民黨的光華投資聯合證交所、台灣銀行、土地銀行成立當時壟斷資本市場融資融券業務的復華證券公司,甚至國內最早扮演投資銀行的中華開發信託,也是由當年的霍寶樹、俞國華與林伯壽等人出面成立。不過,當時國民黨掌控金融的牟利動機並不明顯,主要是利用各種管道掌控國家資源,並藉此豢養地方派系、民意代表與高層黨員。

 

》》》改革或牟利?八年金改變奏曲

 

從反對時代,就對黨國政商體制持續批判的陳水扁與民進黨,執了政,當然會把這體制當成非要處理的重要任務。

問題是,想要解決?還是想要如法炮製?或者是,從中牟利?

政黨輪替初期,陳水扁的新政府由於長期欠缺和金融圈的淵源,第一任的任期內,陳水扁掌控金融的布局並不順利。陳水扁並沒有足夠分量的金融大老相挺,被視為扁朝金融國師的林鐘雄中風臥病,和陳水扁長期相熟的金融圈人士,除了誠泰銀行的林誠一外,不論是龔照勝、呂桔誠、陳聖德等人,都是金融專業經理人,資望都不足立刻替陳水扁扛起金融大旗。

 

陳水扁一度也想比照李登輝模式,掌控中華開發,推出胡定吾卻不敵劉泰英。

 

同一時期更大的變化是,金控公司成立,大型的民間金融勢力,如新光、富邦、中信等都擁有上兆元的資產,成了主導金融版圖的新勢力,這時候的金融版圖政商規則,已經由蔣、李時代的「政治領導市場」,在民營資本挾鉅額資本下,和政治勢力成了結盟關係,如開發金控董座爭奪戰,不論是辜家還是陳家,主動又都爭相到官邸尋求同盟。

 

這種關係在陳水扁續任後,一統公營行庫人事布局下,徹底清除舊勢力,改了觀。一九九○年以來,公營行庫盛況不復過往的寡占金融版圖,個別資產和民間的金控規模也相形見絀,陳水扁挾勝選餘威,一舉破格部署扁家軍全面掌控公營行庫,加上兆豐金控有鄭深池把關,陳水扁至少掌控了七兆四千億元的新「超級金控」,這是一家比任何民間金控資產都大許多的新金融體系。

》》》「超級金控」董事長陳水扁

這家等於是以陳水扁為「共同董事長」的「超級金控」,和民間金控結盟時,又挾更多資源放大分貝,陳水扁得以在台灣發動起第三波的政、金複合體的新統治模式,也就是所謂的「二次金改」,「吳辜蔡」成了超級金融巨獸,又和官邸「後門」扯出瓜葛,崩壞更甚。直到20081月,都還未放棄將彰銀併給台新金,謝長廷派親信人馬呂桔誠和董瑞斌,接掌兆豐金。重點都在於,只有「自己人」才放心。

問題是,這些「自己人」掌權的原因,「專業」從不是首要要項,「關係」才是重點,怎能不形成更扭曲的結構?更重要的是,這些「鉅子」,對於地方金融的小利小潤,更沒有興趣。國家資源,更不會下放給嗷嗷待哺的基層金融。

信合社在國家資源分配與地位上,產生了更深刻之「庶子」悲情,這也正是馬英九在陸陸續續 Long Stay ,以及18路地方縣市長互動中,得到更多的體會,並開始要找出方案。

方案的具體內容,當然要等到馬英九如果真正能贏得大選後,新的金融團隊建立後,才能有更具體政策,但方向上,在二○○七年六、七月間,打造「地方銀行」是馬英九的目標,這個目標,也是讓基層金融對馬英九有所期待的根源。

》》》新翻轉,打造地方銀行搏感情

「地方銀行」並不是馬英九的「國政家教班」那些蛋頭學者提出的方案,而是當馬英九找了蕭萬長當副手後,馬英九又親自多次登門向一些過去的財金前朝政務官當面請益,如從地方財政廳長出身的前財政部長林振國、如專攻產業經濟起家,曾經負責推動「金融服務業自由化」,這些年又主持「金融研訓院」的前經建會副主委薛琦、還有正主持從信合社轉化成復華銀行的前財政部長邱正雄;還有,從中央「下放」到苗栗當財政局長的前主計長韋伯韜(韋端)等人。

這些已經在「民間」流浪七、八年的前朝政務官,這些年以來,也逐漸拋開了過往之「大中央」思維,他們因而向馬英九提出了個「新翻轉」概念,大型化金融已經不需要政府再投入資源去扶助,而是要加強公司治理和監管即可。基層金融,才該是未來政府要投入資源的對象。

他們建議馬英九,該和美國一些小郡,或是日本一樣,為地方金融量身打造「地方銀行」,例如,資本額不必像商業銀行要兩百億元,兩億元即可成立。業務也不必像商業銀行般包山包海,而是滿足地方基層存放款即可,有所限縮,更不必要求這些「地方銀行」要「國際化、全球化」。

「地方銀行」更可以有更大的彈性支援地方政府的規費收納、地方建設基金業務‧‧‧以「在地化」的更落實,弭補陳水扁八年執政的偏向大金庫的政策偏移。

至於監理單位,也可以將問題叢生的農漁會信合社逐步納入地方銀行體系,由金管會監理「一元化」,政府也將因此不需要去搞「農業銀行」,在農委會搞「農金局」等疊床架屋。

「由下而上」,而非「由上而下」,這是台灣政府六十多年以來,面對基層金融的大翻轉態度,據瞭解,馬英九聽了大為驚豔,後來加上他 Long Stay 實際走訪基層,和縣市長實際經驗進行驗證,扶助信合社的理念更加確定。

當政府資源運用「新翻轉」到以地方為中心,基層金融當然也樂於「大翻轉」,和那個曾把派系當成讎敵的馬英九,相濡以沫了。

 

《本文原發表於2008/02/26中時電子報「政治午餐」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arl6406&aid=1752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