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0/30 15:41:42瀏覽328|回應0|推薦0 | |
前些天得知”史博”為了席德進逝世30年辦了紀念展,趁著假日的休閒,我整理了心情,緩步踏進了” 史博”四樓展廳,映入眼簾就是席德進生前留給我的印象,總是帶著憂鬱的面容。
他是一個畫家,在我心中他一直是我的偶像。在學生時代,我總會偶而晃晃去美術館逃避心中鬱悶,在功課上,在徬徨未來前途上。翹課去私人畫廊看看陳澄波、張萬傳、李梅樹、郭柏川、陳陽春等台灣前輩畫家的畫,運氣好點,還可能碰上一兩幅廖繼春的畫,或有減輕壓力的想法?或有轉移心情的作用?
忘記了是在哪個畫廊?我被一幅畫著台灣鄉間稻田與農舍的水彩畫所吸引,那是個寧靜的紅磚瓦厝,一片綠海水稻田就在門前,掩遮了黃澄的泥巴田埂,彷彿間我聽見了蛙鳴,我聽見了蟬聲,那是個熟悉的影像,童年兒時的記憶。我雖非來自農村鄉下,但是卻有著與電影”冬冬的假期”相同的背景。在暑假,我總是在楊梅的老家度過快樂的暑假,和堂兄弟們竹林中挖蚯蚓跟著跑到水塘旁釣吳郭魚,偷拔別人家摘種的甘蔗,然後群夥坐在祖厝(放祖先骨灰的地方)上啃食。剎那間,我被他的畫所感動。如同此刻我佇立在他的畫前無法移動腳步。
多年後的今天,想念著他畫筆下的水彩,我又走進時光隧道中,循著展覽動線而走,一幅幅他筆下的場景變成了電影播映著。如同往昔我被一幅再熟悉不過的畫面所吸引停下,那是個天主教堂的畫面,頓時,我想起了童年5歲時的光景,那是個辦著幼稚園的天主教堂,46年前我就在那兒學習著「ㄅㄆㄇㄈ」,也曾經在黑白泛黃的相片上,看見媽媽在那兒披上花嫁。幕幕塲景搬上了腦海,彷彿就是昨天。看了看說明,不禁感動的說不出話,正是我所記憶中的台北中山教堂(聖心幼稚園原址) 。
席德進,他雖然來自中國大陸,可是他卻改變了台灣近代美術史的一角,他寫生台灣的淳樸,他寫生台灣的美,他有別於大家心中的山水水墨,沒有中國水墨畫中慣有的塲景,他採有別於台灣畫家慣用的油彩,他革命了一切,他為台灣的畫史注入新的元素,原來我們也可使用毛筆與水彩或是以運染潑彩的方式來描繪台灣的美景,宣紙上的中國水墨不再是蒼松石壁和溪流,取代的是陽明山的梯田、關渡宮和孔廟。這就是席德進。一個以”生活與人”為中心的藝術家。
進入他的世界看看,有著近似梵谷的台灣畫家~席德進。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