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的朋友胡適之 (感謝電小二推薦,2011.8.26)
2011/08/25 13:51:18瀏覽1392|回應2|推薦23

小時候草草讀完《四十自述》,囫圇吞棗,不及細品其間的情味,那時印象最深的,是書中的照片和照片旁的小註。有一張照的是胡適先生的父親,身著長袍,眼神炯炯、「有威光」。還有一張,照的是先生自己,沒戴眼鏡,看起來「有母親的神氣」。

近來床頭擺了本《百年家族—胡適》,每晚總要讀個幾頁才睡。作者沈衛威教授寫道: 「 [胡適先生的母親],二十三歲便死了丈夫。大家庭中,她作為年輕守寡的後母周旋於諸子諸婦之間,含辛茹苦;小圈子裡,孤兒寡母相依為命……支撐她掙扎著又活了二十三年。」我讀到這裡才體會,胡適先生寫《四十自述》,對母親是抱著多麼深刻的感念:「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 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然而正是這樣一位慈母,安排了讓胡適先生極為痛苦的婚姻。慈母之命,媒妁之言,讓他一邊提倡西洋的德先生與賽先生,一邊卻不得不作中國傳統的孝子賢孫。讓他再怎麼逃避,終究還是娶了個不愛的人。婚後先生有段感情,甚至打算離婚,無如元配不肯,不惜母與子俱亡,離婚之議只好作罷。從今天的角度來看,元配江冬秀女士,實在是個可憐人,婚姻對她來說無關愛情,純粹是他人的安排。當婚姻走到了死路,像她這般教育不高的女子,為了保住自己的尊嚴,不以性命相脅,又當如何?而先生固然於理有虧,其情可憫。這段婚外情,真要怪,就怪吃人的傳統吧。

怪傳統吃人,其實也不怎麼公平。每項傳統剛開始,都是新潮。新潮經歷歲月,慢慢沉澱,成為依循的規範,使得人與人之間減少摩擦,做事情也少走好多冤枉路。但是,世異時移,傳統也得隨之調整,否則弊多於利。

讓胡適先生痛苦不堪的包辦婚姻,畢竟被淘汰了。之前看過一部紀錄片,裡頭的歌曲,唱出了女性的渴望: 「阮是文明女/ 東西南北自由志/ 逍遙佮自在……阮只知影自由花/ 定著愛結自由果」。公視的相關網頁說: 「當時的流行歌受到日本與歐美流行歌影響,節奏有華爾滋、狐步等,年輕男女隨著歌曲節奏翩翩起舞,追求他們嚮往的 [維新世界,自由戀愛]。」台灣當時(1933年)這種較為開放的態度,因中日戰亂而消逝。所幸,到了新世紀, 「維新世界,自由戀愛」不再是渴望,而是現實。自由的花朵已經結下甜美的果實。 

「自由花定著愛結自由果」,祝福天底下有情皆眷屬、眷屬皆有情。

民國九十五年二月十四日張貼於南鵲書廬舊址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afka17&aid=5563002

 回應文章

霜雪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自由萬歲
2011/08/26 14:13

看傳統婚嫁 全憑父母媒妁

當事人只能在大喜之日才能初見一輩子的牽手

沒的拒絕也不能後悔

因為婚姻是一輩子的事

當時誰能有勇氣像志摩先生登報休妻

儘管如此 當時並不以一夫一妻為制

這些文人政客革命家政治家

莫不也是紅粉知己 娶妻納妾

從而他們儘管盡忠盡孝

但也絕對會為自己無可改易的遺憾尋求情感慰藉的彌補 不是嗎

南鵲(kafka17) 於 2011-08-27 23:00 回覆:

文友說得好,自由萬歲!!

當然,有了自由後,胡適該會再加句,「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三狂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對於胡先生
2011/08/26 08:23

最近,我也感受特別深。

因為一句:每天,天剛亮,母親便把我喊醒。

我也是如此,雖然母親沒喊我,雖然我是自己醒的。

是有點牽強吧!



義死不避斧鉞之誅,義窮不受軒冕之榮。
南鵲(kafka17) 於 2011-08-27 22:57 回覆:
我想,胡先生應該不會在意的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