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南鵲是我,我是南鵲 (個人散文集自序)
2013/12/29 17:04:38瀏覽666|回應0|推薦7

 

文:謝孟宗

( 註:建議切換至部落格舊版)

這本集子的文章分成四輯。居住府城十年有餘,其間觀察思慮,見於文字的,幾乎包羅其中了。輯一為網路原創,最早一篇寫於民國九十四年三月間,該是碩士班即將畢業的時候。另外收入的若干篇得獎作品,以獲梁實秋文學獎的〈對話錄〉特別值得一提。這篇文章回顧負笈而後就業的身分轉換。從講台之下到講台之上,教授英文的甘苦,藉著與詩聖的虛擬對話,一吐為快。當然,既是虛擬,為求「戲劇效果」,難免小說筆法。

前此雖也得過詩文翻譯和創作獎項,於散文之道,終究信心未足。等〈對話錄〉得獎並見報,才慢慢有規律地投稿,進而有輯二、輯三裡的創作。這兩輯作品多刊登於《中華日報》副刊。對創作者來說,最開心的,莫過於看著心血澆灌出芳草,而非雜衍的秕稗。華副之於我,便是草所托的一方園地。主持該刊的羊憶玫主編,於往來電郵中對我多有勉勵,其後更邀我撰寫每月兩次的專欄,我非常感謝她。

〈對話錄〉得獎隔年,我再以〈道在臉書〉獲梁實秋文學獎。〈道在臉書〉標誌著我個人以及教學進入臉書時代。個人交誼且不論,在教學上,我試著讓學生了解臉書這一文化現象的底蘊。除了打卡、分享吃食圖片,張貼言不及義的雜談,臉書還有更積極正面的運用方式。有趣的是,文章有幾段給出版社選進高職參考書,書裡正文後附三道選擇題測驗閱讀理解。我把書買來試作了自己這篇選文附的題目,還好,都作對了。

輯四文章與前三輯有別,為閱讀台灣古典詩心得七篇,於去年獲大家來讀台灣古典詩-部落格文學獎三獎。我在得獎感言裡略述了這七篇的脈絡:「以地域為主,始於個人現居地台南,終於吾母之鄉嘉義。再以主題為輔,諸如吃食、果物、建築、宦遊、繪事,入詩皆有可觀。」求學時代接觸最多的是英美文學。身為台灣人,不知台灣詩畢竟存憾,「有機緣暢讀記述吾島吾民的詩作,算是稍補閱讀經驗不足。再者,幸而得獎,自然感到欣喜,彷彿無心插柳而竟植栽出幾許柳條款擺的風姿了。」

「無心插柳」,很可概括我寫作的初衷。部落格上,堪自怡悅。而後得獎,而後投稿,已屬有意創作,然則前方是坦途,亦或窮途,我不能知。這或無心,或有意而寫就的八萬多言,蒙台南市文化局選入「台南作家作品集」第二輯,給我這「文藝中年」很大的鼓舞。謝謝主辦單位!謝謝評審委員!當初給集子取名,左思右想,竟就想起元曲裡讀過的句子。套上筆名,就成了「南鵲是我,我是南鵲」

我是南鵲,南鵲是我。謹以這篇自序,向讀者自薦,與讀者結緣。

******************************************

個人著作:
《南鵲是我,我是南鵲》。台南:台南市文化局,2013年。(散文集)

線上購書:國家書店博客來書店金石堂
向作者購書:煩以電郵洽詢。可享七五折優惠,無須郵資。數量有限。

******************************************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afka17&aid=10224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