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輪迴裡的人情
2014/09/06 13:51:07瀏覽1676|回應0|推薦22

 

文:謝孟宗

( 註:建議切換至部落格舊版)

看了齣鍾離權度化呂洞賓的戲碼。戲一開頭,鍾離權騰雲駕霧,頭綁雙髻、面蓄鬚髭、手持蒲扇、肚腹圓凸,造型大抵依照傳統。他在口誦「無量壽佛」後,提起了呂洞賓前世,以及兩人的緣分。

鍾離權接著來到呂家宅邸,見了呂家老爺,暗指呂家夫人將要生下的孩子既是他的先師,也終會成為他的徒兒。呂家老爺聽得茫然,觀眾內心自已了然。離去時他飄然吟唱:「三百年前師渡徒,三百年後徒渡師。」

這句話很有情味,而人情所繫,是感恩與報恩。擱置仙幻的情節,恩之所由,其實是知識的授受。現代人把知識看得淡了,又或者僅看重知識所帶來的物質利益。再者,體制化的知識授受,也使得授者與受者之間淡漠許多。兩者有時恍如販貨與消費。有時無異於過客,紀錄一瞬相逢的,是彼此填寫的評鑑,存留於數碼空間的某處。

然而用個老套的比喻:知識,是光。無論出以文字,或是出以方程式,知識的光照見人的內外,照見人與人、人與物,乃至因為暗能量而膨脹的宇宙,和某種形而上的存有。光驅走了意識的蒙昧,對此,受光所照耀的人,實在不能不懷抱一份感激。

知識,不僅關乎傳承,還需要創造、刪修,這些自然是古老的故事所不及的面向。但故事將線性的傳承形塑成迴路。承接光的人,將光再度付與當初的傳遞者。學生成了老師,老師成了學生,而知識的亮度不減。就修行而言,「師渡徒、徒渡師」的輪迴,還未臻極致。但輪迴所以不捨,不捨所以有情。太上忘情,畢竟成就不了動人的故事。

---民國一百零三年七月十九日於嘉義
    刊於《人間福報》副刊(2014.8.29)

******************************************

個人著作:
《南鵲是我,我是南鵲》。台南:台南市文化局,2013年。(散文集)

線上購書:國家書店博客來書店金石堂

******************************************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afka17&aid=1700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