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做一個語言討論的動作
2015/04/17 23:50:49瀏覽1200|回應0|推薦21

文:謝孟宗 

( 註:建議切換至部落格舊版)

時不時會在各種媒體上讀到對語言的討論。新近的一波討論聚焦於用以描述語言病狀的新詞:「語言癌」。用「癌」來形容語言的冗贅,相當貼切。然而再怎麼貼切的比喻終究只是比喻,並非其所指涉的實體。借用佛家的說法,比喻是引領我們看見月亮的手指。執著於「癌」這一喻依,乃至以其取代喻旨,不過是癡迷。

只要直探喻旨便不難認清,語言冗贅無關對錯,而繫乎優劣。換句話說,自始至終,這都是品味問題,而品味的較勁會牽扯權力問題。必須強調,不應該因為品味與權力有所牽連,就把品味的比較等同於權力的傾軋。冗贅之所以可慮,是因為這顯示了對出口話語、筆下文字的輕忽。更重要的是,映現於表達形式的思考怠惰,同樣可能影響形式所承載的內容。

再者,冗贅並非唯一的語言弊病。也就是說,簡練並非唯一的語言美學。在語言使用上,應顧及各種美學以及情境,尋求最佳的語言效果。成語的運用,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為求簡練,善用成語是不二法門。但是使用成語等於是用古人的模子壓製出齊一的思維情感。這樣的古法量產很容易抹消個人特色。在需要展現個性的語言情境裡,成語反而未必是最優先的考量。

新近的討論裡,有論者以物質技術的演進來說明語言何以趨向冗贅。誠然,假如司馬遷使用的寫作工具是微軟Word軟體而非竹簡,藏諸名山的《史記》不見得會具備雄深雅健的風格。又或者,在面對大量資訊的現代社會,人腦確實需要以冗贅來換取處理資訊的餘裕。但是即便認定冗贅有其必要,也不表示所有的冗贅──無論型態、場合──都是正當的。更不表示對冗贅的抨擊就是一種好為人師的傲慢。

以「做一個……的動作」這個例子來說,不難理解在承受極大時間壓力的新聞業、服務業裡,這樣的句子何以會流行。但是理解與接受是兩回事。相反地,正因為理解其成因,才更會要求改善。當然,其中所牽涉的事項,不只是從業人員的專業訓練,還包括從業環境的變革。

威廉.史創克(William Strunk)在他那本談寫作的名著裡提到:「有力的寫作在於簡練。句中須無贅字,段中須無冗句,原因正如繪畫不應有贅筆,機械不應有冗件。」(Vigorous writing is concise. A sentence should contain no unnecessary words, a paragraph no unnecessary sentences, for the same reason that a drawing should have no unnecessary lines and a machine no unnecessary parts. )如此寫作境界求的是──借董橋先生譯筆──「字字有著落」。字字有作用,於寫作之道已是知易行難,要於言說中落實則難上加難。這一點我做不到,也沒有權力要求別人做到。但取法乎上,於己、於人,應當是可行的。

---民國一百零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於嘉義
    刊於《中華日報》副刊「鵲廬有光」專欄(2015.1.4)

個人簡介:畢業於東海大學外文系、成功大學外文所。曾獲梁實秋文學獎譯文首獎、譯詩獎、散文創作獎;台北文學獎等十餘種獎項。創作:《南鵲是我,我是南鵲》。(散文集)購書...

Posted by 南鵲 on 2015年4月9日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afka17&aid=22313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