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妙法蓮華經序品第一淺釋 -釋名題0008(宣化上人)
2011/10/02 20:26:20瀏覽109|回應0|推薦1

上面講的是第六和第七意識。在楞嚴經上佛陀曾告訴阿難:「成佛是由這六根,墮落也是由於這六根。」六根、六識、十法界都是妙法,都是古來講心的表現。可是要你不思量不分別,一旦思量和分別就落在意識的巢穴裡。因此一般人不能專一其心,轉識成智。智是識的變化;智也是妙法。在眾生份上是轉智成識,是把本有的智慧變成意識,所以由妙變粗,而粗即不妙。在諸佛份上是轉識成智;所以在意譏的巢穴裡能得到真正的智慧而證得妙法。

妙法,說起來是無窮無盡的。按釋迦牟尼佛的本門裡有十種妙,跡門又有十種妙。本就是佛即妙覺;跡是垂跡,顯示種種的痕跡。因妙太廣太多了,所以天台智者大師曾九十天談妙。妙是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議;雖知是妙,可是還在不明白處。以下再講一些公案給大家聽,來證明妙法的妙處:

從前,有一個和尚,他每天誦念一部法華經,從經上他得知書寫這部經的功德是不可思量的。於是他就恭恭敬敬,一筆不苟的寫完全部法華經。當他寫完這部經時正是冬天,就在他把筆放到水裡泡洗的時候,水裡忽然冒出一朵冰蓮花,這朵冰蓮花越長越高,越長越大。於是他就給自己取了一個名字叫冰蓮和尚,這件事情當時很多人看見。

還有一則公案也是證明妙法蓮華經的妙。從前有一個和尚,他很有地位,在朝廷裡參政。每次他從寺廟到皇宮去都不坐轎,他騎馬。每當他坐在馬上他就背誦法華經第一卷,到達皇宮時剛好把第一卷背誦完。天天如此,有一天他的馬忽然死了;而他寺廟對面的一位居士家裡生下一個男孩。嬰兒出生前,他的母親曾夢見對面那位和尚所騎的那匹馬撞到她懷裡去,不久嬰兒就出世了。她覺得奇怪就叫人到廟裡去詢問,才知那匹馬剛死去了。她知道這個男嬰便是那匹馬來投生的,於是就將這男孩送到廟裡。可是男孩很愚癡,無論教他認字或寫字他都不會,所以一個字也不認識。但是,有一個和尚教他念法華經時,他卻很快的把第一卷記住,往後他就記不住了。什麼原因呢?因為他做馬的時候,和尚每天在牠背上背誦第一卷,所以他能記住。牠因為聽到法華經而得以投生做人,可想而知這部法華經的功德是多麼的不可思議了。

在晉朝時代,雲南有一位叫陳東院的居士,他深信觀世音菩薩。他曾到南海普陀山去朝拜觀世音菩薩道場。在他朝拜完畢,見到一位和尚在念法華經。便請這位和尚替他念經超度亡母,使她離苦得樂,早登天界。在功德圓滿時,他家裡的一隻力氣很大的牛,忽然間死去了。當晚這隻牛托夢給他,告訴他說:「我是你的母親,因為口業太重,罪孽太深,所以投生做牛。現在你請法師念經超度我,使我能離開牛身,但還未能離開地獄之苦,你再請法師為我念經超度吧!」陳東院得了這個夢之後,便再到普陀山去見那位和尚,請再次超度他的母親。這位和尚念經時固然很誠心,可是酒癮未斷,偶爾會喝一兩杯酒。當他知道陳東院母親的情形後,就很誠心的跪在佛前念法華經,在念到第四卷的時候,他的口很渴,想喝茶,茶壺裡沒有茶;但見平時喝酒的酒杯裡有酒,便把那酒喝完了又繼續把整部法華經念完。

陳東院又作了一個夢,夢見他的牛媽媽對他說:「我本來可以離開地獄的。當法師念第一到第四卷法華經的時候,地獄裡遍滿金光,且有金蓮花生出來,正當我要投生時,忽然間有一股酒氣充滿整個地獄,第五到第七三卷的法華經就沒有那麼大的功效了。你再請這位法師為我重念吧!」陳居士又把情形告訴這位法師。過去這位法師以為喝一兩杯酒沒有什麼關係,而經過這件事之後,他便堅守酒戒了。由這些事看來,法華經的妙處真是不可思議。

(本文轉載自:http://book.bfnn.org/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abocha&aid=569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