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讀報「高捷公開六標案 高院二審宣判」
2009/06/09 00:12:40瀏覽1027|回應1|推薦1

高捷公開六標弊案二審 鍾善藤等人改判無罪
 更新日期:2009/06/05 18:08
(中央社記者程啟峰高雄5日電)高雄高分院今天宣判高捷公開六標弊案,一審判有罪的交通部前主秘鍾善藤等3被告都改判無罪,前高市捷運局長周禮良等3被告維持無罪原判,前工務局長吳孟德等2被告則仍判有罪。


全案除吳孟德因觸犯背信罪不得上訴外,其餘7人都得上訴;檢方表示,將待收到全案判決書後再研議是否對被告提上訴。


吳孟德一審處12年、褫奪公權6年,二審依背信罪改判9月,扣案賄款新台幣200萬元沒收。鍾善藤一審處4年、褫奪公權2年、追繳賄款300萬元;新文化基金會前董事長張志榮一審處4月、日商華大成台灣分公司副總經理木川良二一審處7月,3人二審都改判無罪。


同案前高市捷運局長周禮良、高捷前總經理賴獻玉及前副董事長陳敏賢維持一審無罪判決。


日安營造協理陳建廷一審處2月15天,二審則被依違反商業會計法處6月,得易科罰金。


高市府與高捷公司91年4月依營運合約訂定公開六標「評決小組組織章程」,市府推派周禮良、吳孟德、鍾善藤為代表,高捷則推派陳敏賢、賴獻玉組成高捷公開六標5人評決小組。


陳建廷、張志榮隨後於91年6月邀請吳孟德、鍾善藤、木川良二等人,在台北市一家酒樓會談,請吳孟德、鍾善藤協助取得CR5標。91年9月開標時,鍾善藤等5人評決小組,決議變更開標順序,因而讓華大成順利得標。


陳建廷並介紹有意承包CO2標的日商前田營造公司代表與張志榮、鍾善藤認識後,由吳孟德洩漏底價,讓前田公司得標。事成後吳孟德、鍾善藤則自張志榮處分別收受200萬元和300萬元賄款。


鍾善藤、陳敏賢、周禮良、賴獻玉及吳孟德被控接受招待、變更開標程序、圖利得標廠商。吳孟德另被控洩漏底價給得標廠商。


高雄高分院合議庭認為,依據公共工程會公函,公開六標不適用政府採購法,且5人評決小組成員都非修正後的貪污治罪條例所指受政府委託執行的公務員,因此認定罪證不足,行賄的業者張志榮及木川良二也無罪。


不過,合議庭認為,吳孟德受高捷公司委託擔任評決小組委員,竟藉機收賄洩漏標案底價予投標廠商,觸犯背信罪;陳建廷藉其人脈打點評決小組人員協助廠商得標,並製造公司不實入帳核銷賄款,違反商業會計法,仍判處兩人有罪。 980605


高捷案二審!鍾善藤無罪 吳孟德1年6月
 更新日期:2009/06/05 21:35
轟動一時的高捷「公辦六標」案,高等法院高雄分院今天下午二審宣判,前高雄市政府工務局長吳孟德一審原本被判刑12年,二審法官認為,他當時沒有公職在身,因此,改依背信罪判刑1年6個月,減刑為9個月,一審被依貪污罪判處有期徒刑4年的前交通部主任秘書鍾善藤,也因為當時不具有公務員身份,和被判刑8個月的前任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張志榮,二審都改判無罪,前高雄市捷運局長周禮良、前高捷副董事長陳敏賢和總經理賴獻玉,則是維持一審的無罪判決。


前高雄市政府捷運局長周禮良、前高捷副董事長陳敏賢、總經理賴獻玉及前交通部主秘鍾善藤、前高雄市政府工務局長吳孟德等5名高捷「公辦六標」評決小組成員,在負責辦理高捷「公辦六標」的招標、評決和決標作業時,被控意圖為特定廠商的不法利益,任意變更開標順序、洩露底價,導致損害高雄市政府及高捷公司利益,被高雄地檢署依共同背信罪嫌起訴。


後來檢調又追查出,鍾善藤、吳孟德兩人在CR5、CO2標工程,分別收受三百萬元及兩百萬元賄款,其中吳孟德並洩露工程底價,雄檢於是將涉嫌收賄的鍾善藤、吳孟德以及涉嫌行賄的日安營造公司協理陳建廷、日商華大成營造公司副總經理木川良二、以及前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張志榮等5人,另外依貪污罪嫌追加起訴併移送法院審理。


高捷案二審判無罪 謝長廷盼傷痛到此為止
 日期:2009/06/05 20:03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5日電)影子政府召集人謝長廷今天指出,高院二審「高捷公開六標案」,包括高雄市前捷運局長周禮良等人都宣判無罪,不過,當事人的名譽、家庭與健康都已受損,期盼高捷的傷痛到此為止。


謝長廷發布新聞稿指出,高院二審「高捷公開六標案」,前交通部主任祕書鍾善藤、新文化基金會前董事長張志榮、日商華大成台灣分公司副總經理木川良二等人都宣判無罪,代表當時被起訴的人是遭到媒體審判,檢察官受輿論影響而勉強起訴。


謝長廷說,周禮良、高捷前總經理賴獻玉,都因為媒體輿論審判,受盡屈辱,出門都要戴帽子,也不敢搭捷運,就是怕被人認出,雖然後來司法判決已經還了當事人公道了,但已經損害其個人名譽、家庭、健康。


謝長廷打算把周禮良著作「信任」送給媒體,讓各界分享高雄捷運的美麗,他表示,希望社會注意輿論審判所帶來的傷害,更希望當初窮追猛打的媒體,能有所悔悟,當初毀人一時,如今該何自處?希望高捷傷痛到此為止。980605


民進黨:司法還高捷清白 證明綠團隊的清廉
 日期:2009/06/06 19:35
高雄捷運「公開六標」二審判決出爐,前高市捷運局長「周禮良」等三名被告維持無罪原判、交通部前主秘鍾善藤等三被告也改判無罪。民進黨文宣部主任鄭文燦表示,這是遲來的正義,司法還給高捷清白,也證明民進黨的執政團隊的清廉與勇於任事。(黃悅嬌報導)


民進黨文宣部主任鄭文燦質疑,高捷案司法審判期間,媒體以輿論公審方式批判當事人,對當事人造成很大的名譽損害與精神折磨,高院的判決是遲來的正義,但司法恢復當事人的清白,過去批判的媒體卻未給同等的報導,令人遺憾。


針對高捷案二審宣判結果,民進黨特別發表聲明,聲明中強調,高捷案二審判決無罪,司法還給高捷清白,證明民進黨的執政團隊的清廉與勇於任事,同時對於部分媒體不停地對民進黨做貪腐的詆毀,是一大棒喝。


扁朝官員涉索券商佣金? 綠委:有心人士利用媒體審判!
 更新日期:2009/06/06 11:27 記者林睿康/台北報導
民進黨政府時期的四大基金操盤官員,疑似利用掌控基金投資股票的職權,向券商索取不法佣金,遭到特偵組調查。民進黨立委李俊毅今(6)日表示,「特偵組不斷放消息給媒體,並刊登在頭版,其心可議,簡直已變成『藍色恐怖』!」立委賴清德也說,「高捷案二審獲判無罪,證明民進黨的清廉,更突顯當初是有心人士刻意違反偵察不公開原則想利用媒體進行審判。」


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李俊毅認為,「過去是白色恐怖,現在是藍色恐怖,因為國民黨執政後,特偵組就不斷放消息給媒體,透露民進黨政府時期『可能』的弊案,沒有受訪者的名字,就被媒體刊登在頭版。」


李俊毅表示,「這樣的操作手法已經層出不窮,沒看見特偵組回應,也不見法務部處理,所謂偵察不公開原則已經完全被破壞。」


立委賴清德也說,「對媒體這樣的報導很訝異,因為並沒有確實消息來源,相當不恰當,特偵組應嚴守偵察不公開原則。」


賴清德表示,「高捷案二審獲判無罪,證明民進黨的執政是清廉與勇於任事,更突顯當初所謂『高捷弊案』的相關報導,是有心人士刻意違反偵察不公開原則想利用媒體進行審判。」

高捷無罪 高市議員問︰公道怎麼還?
 更新日期:2009/06/08 04:09
 
〔記者楊菁菁/高雄報導〕「高捷無罪,公道怎麼還?」大型看板昨出現在大順陸橋下,來往民眾議論紛紛,市議員康裕成表示,司法雖然還給高雄捷運一個清白,但曾經驕傲大聲的高雄人卻快樂不起來!


看板是康裕成所懸掛,她無奈地說,歷經3年多的高捷官司落幕,司法還給政治人物及官員清白,但遲來的正義安慰不了被傷害的官員,希望這幾個字能夠深深打動高雄市民,想想高雄捷運通車後不斷創造榮耀的公共藝術建築,然後藉由心中那把尺,還給當事者一個公道。


高院二審「高捷公開6標案」,高雄市前捷運局長周禮良、高捷前總經理賴獻玉等人都獲判無罪;不過,當事人名譽、家庭與健康都已受損,一手推動高捷建設的前市長謝長廷日前發表聲明「期盼高捷傷痛到此為止」;如今只能透過周禮良著作「信任」讓更多人瞭解興建高捷時的用心良苦。


康裕成表示,高捷還沒通車就被嚴重污名化,導致官員下台、民進黨受挫、總統大選翻盤,如今司法還官員清白,但傷害卻已造成,公道要怎麼還?希望民眾看到這塊看板能有所醒悟,高捷是高雄人的驕傲,不是恥辱,高雄人應該大聲地捍衛自己城市的建設。


立委管碧玲表示,很多媒體都慣用「高捷弊案」4字,即便司法已定讞,仍無法改變媒體慣用這幾個字。高捷案對民進黨來說是沈重的傷痛與打擊,受傷的不僅是對政治生命的衝擊,官員名譽、高雄市民也得內傷,因此,公道不是只有司法而已,還必須由高雄市民自發覺醒。

心得

      高捷公開六標案,高院二審宣判了,從判決書便可得知本案確實有人行賄,有人收賄,有人洩露底標,行政程序違法,規避政府採購法,官商勾結等事實俱在,卻因為明明是公務人員,受民營公司(高捷公司)委託擔任評決小組委員便認定不具公務人員身分,故不適用公務人員貪污治罪條例被判無罪,但並未改變高捷案確實是弊案及貪污的事實。

      民進黨稱「高捷無罪,公道怎麼還?」,一點也沒錯,明明違法、收賄但判無罪,「高捷是高雄人的驕傲,不是恥辱」,但高雄人並不一定是民進黨人,到底是驕傲還是恥辱?也不是靠二審有罪還是沒罪就能改變,因為事實永遠是事實,或許,只能如謝長廷所說的:盼傷痛到此為止。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zer6699&aid=3025051

 回應文章

Ironman
等級:3
留言加入好友
還用看,這就是法官有問題啊。
2009/06/10 00:03

法官有問題也不是第一天了。這次高分院做的實在是太過分了。把政府主導的案件便成私人企業,說什麼BOT?

想想當初包商需不需要公家機關的認定、通過就知道高捷到底是不是政府主導的建設。

其實蠻悲哀的...有法官幫忙解套,還怕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