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7/29 09:48:22瀏覽510|回應1|推薦3 | |
城市水庫 解渴又防澇 隨著氣候變遷的跡象日益顯著,近年來世界各地都出現了瞬間豪大雨的情況,二十四小時內降下四、五百公釐傾盆大雨的案例更是不勝枚舉。台北如此,北京如此,世界各主要城市更是如此!面對如此的窘境,城市規畫的觀念需要開始轉化。 早期城市規畫因基於開發建築的需求,導致城市中充滿了建築物、道路、廣場、鋪面…等不透水區域,整座城市就像是一塊石頭般,遇到豪大雨只有表面可以吸水。爾後,有鑑於瞬時雨量的增大、地下水補充量不足、都市氣候環境不良、綠建築推動…等考量,逐漸擴大透水鋪面、裸露地及綠地的面積,企圖讓城市變成一片海綿般得以吸收水分,這確實是城市規畫專業的大躍進。 但事實證明,海綿般的城市雖有助於降低洪患,仍不足以抵抗豪大雨的衝擊!今日面臨豪大雨日漸頻繁的挑戰,城市需要有水庫般的容水肚量,才能夠讓淹水的風險降低。 如何將城市變成水庫呢?其實有以下四大手法可以運用:雨水收集系統、蓄水窪地與水池、城市綠地、貯水廣場。雨水收集系統並不是新概念,但過去雨水利用系統最被詬病的就是經濟效益與維護管理困難。然而今日如果將滯洪與水資源利用的考量疊加,以個別的雨水收集系統減輕昂貴的雨水下水道系統負擔,絕對是值得且划算的投資,畢竟一次淹水所造成的損失是難以估計的。 新北市新莊區榮富國小利用校區的筏式基礎空間與雨撲滿,創造了可貯水四千八百公噸的潛力,若是以校園土地總面積二.五公頃來計算,就等於是約可以吸納一九二mm的降雨量。當然,前提是在豪大雨來臨之前,要先依據政府的指示將雨水儲存池的水預先排乾。類似的手法也見於榮獲低碳社區殊榮的新北市三重區的順德里,其社區內利用原有居民的斜屋頂加裝雨水收集管與儲水桶,輕易地就創造了許多的城市小水庫!此類利人利己的作法與措施,實在應該為政府所大力推動。 根據筆者估計,如果每一處建築基地,其六○%面積有地下室筏式基礎,而該筏式基礎有五○%的面積能夠儲存二公尺深的雨水,就意味著具有六○○mm的雨量吸納能力,對於滯洪有絕對性的功效! 至於公部門可以管轄的公園、綠地、廣場、分隔島…等區域,可透過大量的設置蓄水窪地、雨水貯集水池、綠帶、貯水廣場,讓暴雨來臨時能夠暫時被貯集在城市中各個小水庫中。例如於貯集水池、貯集廣場窪蓄三十至四十公分高的雨水,並且利用透水性設計使雨水能夠隨時間逐漸滲透到地下,便得以舒緩河川、雨水下水道的流量,達到降低洪患損失的目標。 在降雨強度不斷增加、洪患頻率不斷提升的今日,政府可以著力的方法與手段其實都有了,除了傳統的治水方式之外,亦可加入較新穎的城市設計與建築設計手法,在多管齊下的努力之中,應能讓居民的生命與財產有更多一分的保障。但,此亦要端視主政者的努力與決心了! (作者為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副教授,台灣綠建築發展協會副祕書長) ************************************************************ 感謝下文相關回應文章中張炎銘先生的意見,防洪治水本來就有水利專業工程之主軸,本人所指之「城市水庫」只是協助防澇的多管齊下其中一環。 ************************************************************ 我有話說-都市防洪要多管齊下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2/112012073000354.html 孫振義教授〈城市水庫解渴又防澇〉,建議利用四大手法,將城市變成水庫,我同意孫教授的方法有其功效,確能減輕都市洪災,但要單靠其防澇解渴,可能還是不足。 現有的都市已是高度發展,要每一棟建築物有六十%面積做筏式基礎,其中的一半拿來蓄水利用已不可能,只能要求大型新建物要依此辦理,而即使修法通過,這些新建物所占面積比起現有集水區,豈只九牛一毛! 至於公部門管轄的公園、綠地等區域,要能經濟地窪蓄三十至四十公分高的雨水,也不太可能。降雨強度大時,土壤滲透率很快就衰減,根本沒有讓雨水慢慢滲透的條件,要有大面積的貯水廣場或大容量蓄水設施,才可能奏效。例如東京北郊有耗資七百多億元的人造地下水庫,馬來西亞吉隆坡也有排洪兼交通的隧道;單靠綠地、分隔島仍有不足。 氣候變異,將來極端水文發生的情況將更頻繁,都市如何防洪,要從「蓄、分、導、防」等多面向思考,並且配合預警報來避洪,「城市水庫」或許只是其中一環。 |
|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