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3/12 00:53:47瀏覽472|回應0|推薦1 | |
打房衝擊 讓建築產業導向健康發展 作者:孫振義 / 政治大學地政學系 助理教授 Justin 臺灣近年來「炒房風潮」涉及的已經不單是「稅賦公平」及「人民居住生存權」的問題了!其所衍生的「假性住宅用地需求」現象讓新市鎮遍地開花、迫使人民越住越偏遠,非常不利於「國土資源運用」及「節能減碳策略」。然而,在政府一波波打房策略中,若可以加上「住宅建築去投資化」的考量,或許有機會扭轉建築業多年來的偏差發展,將建築產業導向健康永續發展之路。 一般而言,若要使建築產業永續發展,其條件不外乎是:追求適當利潤、確保專業地位、維持穩定工作、提升產業技術…等諸項重點。因此,「住宅建築去投資化」恰可輔助建築產業朝正向發展。其理由為: 一、追求適當利潤:每一種產業最本質的獲利條件應該是「專業技術」與對「產品的品質保證」,其次才是原物料價格、風潮…等。對建築產業而言,營造業的主要利潤應來自於工程控制與成本管理,建築工人賺取勞力對應之薪資,材料商獲利於原料與售價間的價差,建築師在設計監造的付出上取得報酬,大家各司其職、安身立業。因此,當房地產價格暴衝時獲利的是誰?是投資報酬率倍增的建商、佣金隨案件數倍增的房眾業、獲利與轉手次數倍增的投資客、和政府短期成長的稅收。故房價高漲對於建築基礎產業與政府長期稅收而言,獲利倍增效果相當有限,充其數僅是「寅食卯糧」,不像投資客與建商可隨景氣肆意移動資金到其他產業,建築基礎產業真正追求的是適當且穩定的獲利,房市熱絡時錢都被別人賺走了,縱使有多的盈餘,也是將來不景氣時拿來「度小月」苦撐時貼補用的。因此,為了建築產業的健康發展,應該僅追求適當利潤,但細水長流才好。 二、確保專業地位:當「住宅建築去投資化」時,所有購買住宅單元的民眾終將以「自身需求」為最大考量。因為認知到住宅不動產購買之後一定會隨時間而「折舊」,所以除環境、交通、學區考量之外,為了延長「折舊」年限,品質良好、設計優異的建築物將會再次成為購買者考慮的重點。畢竟建築物久了一定會變老、變舊、變得一文不值(只剩土地價值)。因此購買一間堪住百年的住宅,縱使住了五十年,市價或許還有較高的殘值。如是,將會鼓勵營造廠、建商、建築師朝著把建築物規劃的更完善、追求施工品質更優良的方向發展,而不是今日的搶建、搶售。此時,建築產業的專業才會真正得到尊敬,用心經營、品質嚴控的建商、營造廠、建築師才有可能出頭,才會扭轉「銷售」指導「專業」的建築業病態。 三、維持穩定工作:建築產業中除了少數高階主管外,多數都是「受薪階級」,在房產熱絡時除了加班換取薪水外,獲利實在相當有限,還得恐懼泡沫來臨時的失業風險,他們一點都不希望房價「暴起暴跌」,只求工作與收入穩定。因此,若「住宅建築去投資化」,一切供需將回歸基本面,或許房價還是會隨景氣波動,但是不會有大批資金在房地產殺進殺出,搞得基礎建築產業從業人員隨時面臨加班或裁員的窘境。當大家不再(也不能)投資住宅房產時,雖然短期會造成建築產業的蕭條(雖說這蕭條還是起因於這幾年的超量供給,光2001到2010年全國住宅建築樓地板就增加了四千多萬坪),但以國家百年經營的長久大計而言,建築產業會留下適當的工作人口,建築產業的專業價值也將重新被定義,建築產業的相關工作才有機會「穩定」。 四、提昇產業技術:當各界對住宅房地產還懷抱著投資效益「狂想」時,住宅建築只要隨便蓋就有人搶著要,甚至還沒動工就賣完一大半!建設公司、營造廠與建築師並不必然要進行「專業技術提昇」,造成近年許多建築都還在用老方法、老技術蓋,規劃設計的建築師甚至被「代銷業者」牽著鼻子走。然而,只要「住宅建築去投資化」,建築產業自然得要回歸「穩定經營、積極提昇技術」的理念才得以生存。大家買房子是要「住一輩子」,而不是「過戶一陣子」,當然要精挑細選有口碑的建築團隊,也自然誘使建築產業努力提昇自身的專業與技術,從人才培養到技術研發,將公司以一百年、兩百年的思維來經營,臺灣的建築產業才可能會進步。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