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你這麼一提,我想起有一陣子,我也是沒搞清楚「行不由徑」的意義,把它當成「行由徑」來用. 「成人之美」變為「成全他人」之義,意思確實有所變化,可說是稍稍偏了一些,不算偏差很大. 至於「既來之,則安之」,我在網上查到一篇詳解,說得非常清楚. 既來之,則安之/棄卒 【既來之,則安之】許多人初到某一陌生環境,感覺適應上有些阻礙,卻又迫於現實暫時無法改變,於是往往有人或是自己便以『既來之,則安之』加以疏通。言下之意是說:【既然已經來到這個環境,就安心認份的適應新環境吧!】就字面意義來看沒有絲毫錯誤存在,但是如果考校其出處,則是與本意大相逕庭。 『既來之,則安之』語出《論語》〈季氏第十六──季氏將伐顓臾〉。冉有與季路去請教孔子的意見,兩人被教訓了一頓以後還試圖推卸責任說:不是他們出的主意。冉有甚至還說:「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ㄅㄧˋ);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意思是說:【顓臾這個小國家現在若不把他攻下,未來就是他毀滅了我國。】結果立刻又被孔子回罵了一句:「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意思是說:【明明是你們貪心想侵略別人,還說出冠冕堂皇的理由!】既然你說顓臾軍力強大害怕他以後會攻伐你;則光只是用罵的是不能讓人心服啊!孔子於是繼續告訴冉有:【避免戰爭還有其他方式!】那就是接下來的:「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就是提醒他們說:【如果你們把國家治理的很好,老百姓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其他國家的人民都信服甚至於想到你這邊定居,你還會擔憂有人來攻打嗎?】孔子在『既來之,則安之』的前一句說了「修文德以來之」,而「修文德以來之」的意思是說:【所謂王道就是以教化道德撫育百姓,讓其他地區不服的人民也能夠心生仰慕,且願意與我們國家結交納好。至於那些有侵略企圖的國家,看到我們如此修文養德,自然也不敢任意大動干戈,甚至也願意歸順我們。】 在「修文德以『來』之」句中的『來』字可以當成『徠』字說明。當『徠』字讀音ㄌㄞˊ的時候,通『來』字,是『招來』『招徠』的意思;另一讀音是ㄌㄞˋ的時候,則是『慰勞安撫』的意思。所以在「修文德以來之」句中的「之」字,指稱的對象應該是「遠人不服」的「遠人」(但也可以解釋成我們的國家)。為何呢?端看我們將「來」字解釋成哪一種意思!如果是解釋為「招來」的時候,那麼「來之」可以看成是「招來遠人」或是「將遠人招來我們這裡」;如果是解釋為「慰勞安撫」的意思時,這個「之」便是成了「遠人」的虛位代名辭了!我們對照『既來之,則安之』的前後語意,就可以發現前後的兩個「之」字所指的是不一樣的意思。(依孔子之解說,意思是招來遠人之後,則是要安定他們在我國的生活。)所以在先確定了「修文德以來之」句中「來之」二字的意思,接下來的『既來之,則安之』中的「來之」是上一句「來之」的承接。當上一句的「來之」產生變意的時候,接下來的『既來之,則安之』中的兩個「之」字將產生迴異的解釋。但是不管屬於哪一種,與我們現在所慣用的習慣意義,在解釋上卻是有所差距啊! 從這裡我們了解一點:讀書雖然可以「不求甚解」,反正只要「詞能達意」收到彼此會心溝通的效果,即使「積非成是」也「在所不惜」;但是若無「必也正名」的認知,那麼「引經據典」的行為以後就「大可不必」,以免「貽笑大方」於「有識之士」之間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