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9/17 00:09:39瀏覽1275|回應7|推薦75 | |
老 師 傅 與 大 導 陽明醫院志工團隊中有好幾對夫妻檔,其中有一對老夫妻被編到我曾服務的圖書推車組(SARS後圖推服務暫停,筆者改至急診室服務)。 陽明志工團是個有三百名成員的大家庭,志工像流水般來來去去,流動性很大(退出了,或換至他院,或同院換「跑道」皆有之)。我的記性不太好,一些過去搭檔過的伙伴,因為都只做 夫婦倆每週至少兩次往返士林三芝(多數志工每週來一次,他們選擇每週服勤二次),坐一趟公車得花上個把鐘頭,比我從汐止到士林還要遠,在志工團中怕是最遠途的了,然而他們卻是最早到達醫院的志工。他們每天四點多起床,「大導」(志工給李安大姐的暱稱)準備餐點,老先生做做健身操,據說一次可以做一百廿次伏地挺身(說是要向市長小馬哥看齊),健朗得很。用過餐,趕五點多第一班公車「上工」,不到七點便來到醫院,還好醫院不打烊,否則還沒得門進入呢。 他們到院後,便把各候診室的書架先整理一番,把要送去病房供病家閱讀的書刊雜誌整理到推車上,等我急匆匆趕到醫院時,一切的事前準備工作都已就緒,與他們搭檔,感覺真是「幸福」。 而讓全院志工印象深刻的是他們夫妻待人的熱誠,他們甚至成了志工們的「志工」,老先生的「手藝」尤其令大家感念。老先生從軍隊退伍前是飛機修護師,所以他會修理很多東西。我們的圖書推車壞了一支腿,他從家裡自行揹了一袋重重的工具來,像個接骨師一樣給接上了;醫院的雜誌架搖搖欲墜了,經他敲敲打打後,穩如泰山了。 而他幫大家修好最大宗的東西可說是洋傘了,這點也是他最得「民心」之處,那些傘多半是傘面好好的,只是傘骨斷了歪了,想撐不能撐,想丟又捨不得丟,就像「雞肋」一樣。他一說可以幫大家修修傘,志工室的桌上馬上堆了座小山似的破傘等他「整筋接骨」,他也不厭其煩的把那些「雞肋」帶回家整修後一一變回寶貝雞。我家角落就有好幾把這樣的傘,其中有一把傘骨及支架幾乎都散了,但我非常喜歡那傘布花色,雖不能撐了也堅持留著(現今街坊上已找不到修傘的人了)。結果經 另外,我有一座造型優雅的檯橙,橙架從底座斷裂站不起來,就靠其間一條電線維繫著「生命」,放在床頭,我用一條絲帶把燈罩部份懸掛在床架上,姿態很滑稽,但因為「功能」正常,也捨不得換掉它。結果,它的「沈疴」也讓老先生給治好了,他把檯燈帶回家,利用其他報廢的器物上拆解的零件,用電鑽上螺絲,把燈架固定在底座上,如今又以優雅的姿勢站在我床頭了。雖說,對一位會修飛機的人而言,修傘修檯燈不過是「雕蟲小技」(志工伙伴們常玩笑說是借用「牛刀」來「殺雞」哩),但對我們這些等閒主婦來說,這種能「化腐朽為神奇」的功夫可真了得,對環保來說也是功德一件。 李安大姐在家多半時候只是位盡職的家庭主婦,但她卻是位很能吸收新知的人,她每週從醫院的志工圖書室(這裡的書都是人家捐贈的二手書,各種書都有)借回去兩本書閱讀,看了不少名著,我推荐她讀的書她也很快就讀完,她的好讀不倦令我印象深刻。原來,有這種修養也不是毫無緣由的,她自己不說,我 (原載
下圖為筆者與李安大姐(左)在她去國前合影留念。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