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母親的故事(五)飢寒交迫下的日子
2011/02/11 04:53:44瀏覽336|回應0|推薦9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人把台灣的物資拿去供應日本的戰爭所需,在當時所有的東西都要登記, 都要配給,例如家中的豬,生小豬都有戶口,死掉也要有證明,你只要看我們今天台灣的戶口名簿就是日本時代留下來的,所以有些別有用心的人就編造歷史,說他們如何想辦法藏東藏西,讓自己過的很舒服的生活,其實,他們是在掩飾他們皇民的身份.

日本統治下的台灣,人民分三等: (1)日本的公職人員: 享受舒適的生活.(有一位當年五子登科的接收人員,他來台灣就分配到日本人留下的宿舍,有一次他就很氣憤的告訴我"你們台灣人,就算是在戰時還有牛肉罐頭,鹹鮭魚,滿滿一整缸的白米,......等食物"結果被我臭罵一頓,當他知道那時台灣人的生活,不禁哭了起來. (2) 日本的國民和十萬以上的皇民: 享受日本國內人民的待遇. (3) 清國奴: 成年人每天配給米225g,未成年每天配給150g,而且當日本佔領東南亞時,更是把當地的陳米,配給給清國奴.所有的家庭沒有糧食,就只有上山摘野菜.(我的部落格:歸省探親.)當時我舅舅們的孩子都是國中的年齡,都很會吃,所以大人只好讓孩子吃飽,再喝稀飯湯過日子.(當然對那些皇民,又是把日本吹捧一番,連野菜也是日本人有先見之明,用飛機撒種子種的.)

我外公就在飢寒交迫下病倒了,當時,母親的課業告一段落,她本可留在台北繼續深造,但她聽到外公病了,她回家照顧我外公,由於營養不良,我外公變成像小孩子一樣,要包尿布.而每天我母親都是到了深夜,再將我外公的髒衣服拿去洗,她怕日本人知道,就通報是傳染病,那全家就會被送到海邊隔離,就這樣一直到外公走了,辦完喪事,她再回台北讀書,工作,定居台北.

對我的舅舅們,他們是等著分家產,我的一位舅舅,他在幫家裡看店的情況下,有辦法留私房錢,多到去中國的東北住一年,後來靠外祖母的幫忙,去日本讀書,就業,最後歸化作日本人.另一位舅舅,我外公要他去管理整片的相思樹林.(賣柴火用.)結果,他讓管理的工人盜賣柴火,最後,我外公走後,他就把土地賣了,而家裡的田地,因為全是由佃農耕種,(耕者有其田)一實施後,外公一生的辛勞化為烏有.

外公的一生影響母親很深,當然他也影響到我:他給了我ㄧ個認識,就是所謂的神,就是像聖經舊約全書的耶和華,或是像希臘神話故事的眾神.我對他們就是"敬鬼神而遠之".而他也讓我知道中國文化的(傳宗接代)的觀念,是極端的無聊.台灣的嬰兒潮的這一代就是智商低,才會去結婚(我的部落格:兩代的悲歌).對我來說,我將母親的骨灰,供奉在一間有悠久歷史的佛寺中,至於我自己,我覺得灑在海裡也沒有關係.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ulian2021&aid=4870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