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歷史學家卡明斯:美國深刻改變了朝鮮半島 卻根本沒搞清情況 (轉載文章) 
2017/10/12 05:08:46瀏覽1280|回應2|推薦37

布魯斯·卡明斯(Bruce Cummings)

1967年,為了“幫助貧窮的韓國走上自力更生的道路”,美國和平隊組織了一批年輕志願者來到朝鮮半島,其中一位年輕人,是24歲的布魯斯·卡明斯(Bruce Cummings) 。兩年時間裡,他在漢城教學生英語,並開始對美朝關係產生興趣。返回美國以後,卡明斯申請攻讀了哥倫比亞大學的政治學博士學位,他成稿於1975年的博士論文。探討了1945年至1948年美軍在朝鮮半島的作用。

布魯斯·卡明斯目前任職芝加哥大學歷史系教授,專長為朝鮮現代史、國際關係史和東亞-美國關係史。

2007年,前《紐約時報》越戰記者兼普利策獎得主大衛·哈伯斯塔姆正撰寫一本朝鮮戰爭的歷史書《最寒冷的冬天》。這本書出版之後一路熱賣,被很多美國人視為對朝鮮戰爭的權威記錄。

然而,卡明斯卻認為其中錯誤百出。他說,哈伯斯塔姆一句話帶過美國在1945年至1948年於漢城(今首爾)成立的軍政府,忽略了其對二戰後朝鮮半島歷史的巨大影響,更沒有提及美軍對朝鮮平民的大屠殺式轟炸,而實際上,美國空軍在朝鮮戰爭投擲的炸藥和汽油彈,遠超過美軍在二戰期間轟炸太平洋諸島的炸彈總和。

不滿《最寒冷的冬天》的卡明斯隨後寫出了《朝鮮戰爭》,以圖降低普通美國民眾對歷史背景的誤解。這本書於2011年出版,而它的中文版則於2017年6月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推出。

近日,布魯斯·卡明斯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開展了一系列講座。界面文化(公眾號ID:Booksandfun)專訪了卡明斯,請他分享了研究朝鮮半島歷史和美國外交政策的成果。

美國人的朝鮮戰爭“常識”

界面文化:你認為暢銷書《最寒冷的冬天》代表了美國人典型的看待朝鮮戰爭的方式。但你也對這本書內的觀點有所批評?

卡明斯:作者大衛·哈伯斯坦姆在《紐約時報》做了很多年記者,我也很尊敬他。他關於越南戰爭的書非常優秀。遺憾的是,在寫作《最寒冷的冬天》之後不久,他就在車禍中去世了。

在他寫作《最寒冷的冬天》期間,我曾經和他聊過整整一個下午。過了十分鐘我就意識到,他要把朝鮮戰爭寫成了他年輕時對戰爭的感受。他沒有去過朝鮮戰場,但接受了幾個關於朝鮮戰爭的普遍認識。比如麥克阿瑟是個壞傢伙,杜魯門和國務卿艾奇遜試圖控制他,但是很難做到。哈伯斯坦姆還說,1950年10月美軍入侵朝鮮是麥克阿瑟的決定。

對於歷史學家來說,很好笑的是:我們在資料文獻裡花十年時間,翻閱了最高機密的信息,才終於弄明白了一件事情的前因後果,可是一些經歷過這段歷史的人,卻堅稱他們知道得比歷史學家更多

我告訴哈伯斯坦姆,你真的該看看剛解密的文件,特別是杜魯門在1950年9月簽署的國家安全委員會第81號文件(NSC-81),呼籲“擊退”(rollback,以強勢手段達成一個國家主要政策的改變,通常以達成政權更替為目的)朝鮮共產主義。從美國的角度來說,共產主義蔓延到太多地方,所以在NSC-81之前,擊退共產主義的構想已經存在了一年多的時間。這一點很重要:擊退甚至消滅朝鮮共產主義是美國的官方政策。 NSC-81是由杜魯門和艾奇遜主導的,不是麥克阿瑟。而且,杜魯門是一個謙遜的人,他很討厭麥克阿瑟,他眼裡的麥克阿瑟和現在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很相像,自私、自誇、自負又自戀。杜魯門絕對不會讓麥克阿瑟做出入侵朝鮮的決定。所以,我和哈伯斯坦姆說,你該看看NSC-81,但從書的內容來看,他並沒有。

朝鮮戰爭期間,哈伯斯坦姆還是青少年,寫《最寒冷的冬天》的時候則有七十多歲,他對那段時間有些懷舊,想呈現出他回憶中的朝鮮戰爭,而沒有採用歷史學家通常的寫法。可以說這本書裡他有些放縱自己吧。

這本關於朝鮮戰爭的巨著當中,竟然只出現了兩個韓國人的名字——李承晚總統和白善燁將軍。哈伯斯坦姆還稱自己和白善燁交流多麼多麼愉快。但是要知道,50年來,白善燁告訴美國人的就是特定版本的朝鮮戰爭,也就是韓國的官方版本,非常具有誤導性。哈伯斯坦姆自己就絕對不會使用一個南越將軍版本的越南戰爭,他一定會批評這種做法。

這本書在美國也受到了一些批評。但整體來說,美國人喜歡《最寒冷的冬天》是因為它講述了一個美國版本的朝鮮戰爭,專注於講述我們如何幫助韓國進行防禦,對入侵朝鮮幾乎隻字不提。這本書認為朝鮮戰爭是一場勝利,但朝鮮也會認為自己勝利了:阻止美軍跨過鴨綠江,沒有讓韓國統一朝鮮半島。任何客觀的觀察者都會認為這是僵局。說實話,如果不是僵局,還能是什麼?如果說美軍保衛了韓國,並且沒有入侵朝鮮,那的確可以稱得上是遏制的勝利。但追求擊退朝鮮的話,我們就失敗了,還導致了一場嚴重的外交政策危機。 1950年10月,大家都覺得美國和中國甚至可能和蘇聯即將展開第三次世界大戰。 “遏制政策”的創始人喬治·凱南就在日記裡寫道:二戰以後作出的最糟糕的決定,一是入侵朝鮮,一是2003年入侵伊拉克。他把這兩件事聯繫起來,兩個決定都對美國產生了極其糟糕的後果

界面文化:後來你寫了《朝鮮戰爭》,試圖澄清一些歷史背景。你發現韓國和朝鮮對朝鮮戰爭的敘事有什麼異同?

卡明斯:我在朝鮮做朝鮮戰爭紀錄片時,剛下飛機坐上車,嚮導就問我:“你覺得誰發動了朝鮮戰爭?”我笑了,你現在就直擊重點啊!他回答說這件事可不好笑。我說,以後再說吧。過了幾天,我和倫敦來的製片人以及幾位朝鮮官員一起開會。其中一位經歷過朝鮮戰爭的老人問我:“誰發動了朝鮮戰爭?”。

我告訴他我經過研究文獻得出的結論:1949年,韓國試圖在三八線沿線挑起小規模戰爭,但是美國大使阻止了他們的進攻,金日成想要回擊,但蘇聯大使又制止了他。 1950年初,朝鮮迎來了眾多從中國內戰中回家的戰士,把他們安排在三八線附近。 1949年的朝鮮還沒有準備好,但是到了1950年6月,一切都準備就緒了。我的觀點不是美方的官方觀點,而且我認為朝鮮戰爭本質是一場內戰。我很好奇他們怎麼看,特別是當時的情況下,如果一言不和,我們可能就得不到拍攝許可了。結果那位老人看了看我說:“哦。”

說到共同點的話,所有從朝鮮戰爭中存活下的人都認為中國軍隊是最優秀的軍隊。一般認為中國軍隊第一,美國第二,朝鮮第三,韓國軍隊最差。我認為這是真的。雖然韓國人肯定不會承認韓國軍隊最差,但整體來說,美軍、朝鮮和韓國軍隊一路燒殺搶掠,製造了很多暴行。很多人認為越南戰爭中美軍對平民非常殘忍,可是朝鮮戰爭情況還要糟糕得多。美國的官方數據裡,越南戰爭傷亡總數的40%是平民,而朝鮮戰爭中這一數據高達70%。麥克阿瑟曾經說,士兵應當殺戮敵人,但不殺戮敵人的平民,因為士兵是保護平民的。不過美國軍隊在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裡都沒有這麼做。而反觀中國軍隊,遵循著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對平民非常友好

不光是普通人這麼說,高級將領也這麼認為。杜魯門總統解除麥克阿瑟的兵權後,李奇微成為了總司令,他在文件中記錄自己坐飛機視察朝鮮軍隊佔領地區的經歷。由於美國空軍的做法是一個接一個地對村莊進行轟炸,村莊已經不復存在,只留下一片廢墟。但是他看到,中國軍隊經過的地方還是綠油油的一片,村莊和農忙都沒有受到什麼干擾。他說,我們得學習這種做法。

大規模轟炸、強姦朝鮮婦女、濫殺潛在敵人,美軍幹了很多這種事。英國記者瑞吉納·湯普森在1952年寫了《哭朝鮮(Cry Korea)》,裡面有很多展現當時情況的照片。他經歷過一戰、二戰和西班牙內戰,可是他說,從來沒有見過朝鮮戰爭這樣殘忍的戰爭

界面文化:《朝鮮戰爭》告訴美國人不應該怎麼去看待朝鮮戰爭,那麼美國人一般都怎麼看朝鮮戰爭?

卡明斯:對於美國人來說,這是一場“被遺忘的戰爭”,特別是現在戰爭過去很多年,很多試圖讓美國人去了解朝鮮戰爭的老兵沒有過去那麼活躍,而且很多去世了。

大多數美國人也通過他們現在對朝鮮的印象去看待朝鮮戰爭,認為美國幫助韓國抗擊朝鮮是很了不起的事情。這並不公平,因為朝鮮戰爭時期的朝鮮和現在的朝鮮並不一樣。

戰前:美國軍政府塑造朝鮮半島的歷史

界面文化:《最寒冷的冬天》對美國在1945年至1948年於漢城(今首爾)成立的軍政府提及甚少,你則在書中認為它對二戰以後對朝鮮半島歷史影響最為重大。這也是你博士論文的主題,能否具體談一談你的見解?

卡明斯每個學習日本歷史的人都會知道美軍佔領日本這段歷史有多重要。可是大多數美國人不知道戰前美國也曾經對韓國進行過佔領。 《最寒冷的冬天》裡,只提了在朝美國軍司令部一句話。

不了解軍政府,就不可能了解朝鮮半島的現狀。在三年的時間裡,美國深刻改變了朝鮮半島的歷史,他們挑選特定的人物進入政府和軍隊,並保留了日據時期的國家警察。對於40年代後期的朝鮮半島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和蘇聯或者和美國的關係,而是和日本的關係。因為日本人在二戰中不僅侵犯了中國,而且也嚴重欺侮了朝鮮人,而美國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僱傭了過去幾乎所有幫助日本人做事的朝鮮人。這種做法,到今天我依然覺得不可思議。

在1949年到1950年,韓國軍隊的高級官員幾乎都曾為日本人做過事,而朝鮮軍隊的高級官員幾乎都曾經參加過抗日。朝鮮軍官要么在30年代在滿洲國和日本人抗戰,要么曾經在國共內戰中和共產黨並肩作戰。整個朝鮮人民軍第五師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164師(都是朝鮮族士兵)。

就像毛澤東說的,“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人們很在意誰是愛國者,誰是叛國者,在一次成功的革命中站錯了隊,後果非常嚴重。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內戰,金日成恨不得立馬把韓國高層統統除盡。一個朝鮮朋友就告訴我,開戰的那一天,他聽到廣播里金日成的喊話:“金錫源,我來捉你了!”(金錫源30年代曾經被日本人派遣在滿洲里追殺金日成) 。

我曾採訪過駐韓美軍司令約翰·霍奇的政治顧問之一倫納德·博奇,我問:你們為什麼要雇用這些給日本人做事的韓國人?他說:“我們想讓他們在政府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可是正因為這些人曾經被日本人安排過職位,擁有豐富的經驗。

界面文化:軍政府這麼做是出於怎樣的考慮?

卡明斯:約翰·霍奇原話是“他們給日本人做得不錯,應該也能幫我們做事吧。”

日據時代的國家警察就像佛朗哥獨裁期間的西班牙國家警察,不僅是擁有手槍的警察,而帶有軍隊性質,有來福槍、機關槍,擁有自己的交通通訊設施,會干涉勞工和農民動亂。在1946年一次大動亂以後,約翰·霍奇安排了一次調查,探究到底是怎麼回事,這個時候他才發現大約70%的國家警察曾經當過日本國家警察,民眾對此非常憤怒。他總結說:“我們在民眾裡的名聲糟糕透頂”。

和美國軍政府的做法不同,北朝鮮很快就把這些人剔除了,其中很多人就穿過三八線,來到了韓國。在1960年李承晚政權被推翻以後,韓國老百姓追殺這些國家警察。普通農民這樣做,說明的確有血海深仇。

說實話,美國人就是沒有弄清楚狀況,不會說朝鮮語,不知道和自己打交道的是什麼人。美國本土在1865年以後就沒有戰爭了,人們不知道在戰爭是什麼樣。我們很容易推脫說,1945年的時候我們沒有經驗。可是到了2003年,美國在伊拉克又做了同樣的事。阿邁德·沙拉比(Ahmed Chalabi,2003年時的伊拉克臨時政府領導人之一)和李承晚一樣,都是以前在美國流亡的人士,也把事情弄得一團糟。

在佔領伊拉克後不久,《紐約時報》記者採訪巴格達大學的一位教授。記者問:“你對目前美國的佔領怎麼看?”教授說:“你們對我們國家一無所知。”這和朝鮮半島的情況一樣,美國對朝鮮半島一無所知。歷史、文化,什麼都不知道。這其中一大原因是,美國當時是一個種族隔離的國家,他們到朝鮮的時候,帶著很多種族偏見。

戰後:朝鮮戰爭催生美國全球格局——“帝國的群島”

界面文化:你前面說,朝鮮戰爭對美國來說是一場災難。但是,朝鮮戰爭也催生了美國在國內的軍工複合體和海外的龐大軍事基地,由此奠定了美國此後的全球力量。你把它稱之為“帝國的群島”,怎麼理解這個概念?

卡明斯:在二戰以前,美國在菲律賓、中美有軍事基地,但數量很少。 1945年到1950年,美國軍隊佔領日本、德國、韓國等國家的時候,沒人預料到未來我們會在海外建設軍事基地。朝鮮戰爭使國家安全委員會第68號文件得以通過,國會同意將國防預算增加到原來的4倍,從1950年的6月的130億美元,漲到了1950年12月的560億美元。

1944年,富蘭克林·羅斯福曾說,二戰以後,五角大樓會回歸政府,成為社會安全等部門的總部,但不會成為世界軍事控制的中心。可是,朝鮮戰爭以後,五角大樓從國會要到了一切它希望得到的。

日本是第三大經濟體,今天還有五萬駐日美軍;德國是世界第四大經濟體,也有數萬美軍。英國、西班牙、意大利、韓國,都駐紮著美軍。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在盟國領土內駐紮軍隊,這在歷史上前所未見。日本和德國成為了經濟上的巨人、軍事上的矮子,1945年以前存在的國家間的現實政治停止了。

美國讓這些國家依賴美國進行防禦,這是朝鮮戰爭之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維持和平的一大原因。中國、俄羅斯和法國這三個大國沒有美國駐軍。 1966年,戴高樂將軍讓林登·約翰遜總統把美國軍隊撤走,他說,法國想要獨立自主。這一聲明很有意思,大多數人覺得日本和德國是獨立的國家,但實際上它們並不是,它們自身不能夠進行防禦,只擁有一半的主權。

大多數美國人不認為美國是一個帝國。過去的帝國擁有殖民地,日本、德國、韓國都不是美國殖民地,但是美軍基地就在它們的領土上。美軍在世界上擁有超過900個軍事基地,這個由世界範圍內一小塊一小塊領土建立起來的帝國,就是我所說的“帝國的群島”。我曾經去過沖繩,印像極其深刻,那裡五分之一的土地都是美軍基地。

對朝政策: 70年的失敗

界面文化:你曾說,美國對朝政策經歷了70年的失敗,僅在克林頓時期出現了一絲曙光,但小布什時期又是一場災難。美國對朝政策存在連續性嗎?

卡明斯:是有連續性的。一是1948年開始就有的不承認政策,二是從1949年末開始的製裁。美國對朝鮮的第一次製裁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兩個月後,朝鮮戰爭開始的六個月以前,當時是國家安全委員會第48號文件製裁中國和朝鮮。不過,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像朝鮮一樣,持續受到這麼多年的孤立和製裁。每屆政府都這麼做。

1994年美國曾想轟炸擁有核設施的朝鮮寧邊地區,前總統卡特介入,直接與金日成對話,結果是朝鮮凍結了核項目,長達8年。後來因為克林頓政府和國會關係很糟糕,國會反對向朝鮮提供資金,《朝美核框架協議》沒有落實。 1998年,經過金大中及其陽光政策的推動,美國也或多或少實施了自己的陽光政策。 1999年,國防部長威廉·佩里到朝鮮進行了友好訪問,並發佈白皮書,稱美國對朝的政策應當“基於朝鮮實際的面貌,而非我們期待它呈現的面貌”,一般美國人的想法是:朝鮮應該和我們一樣追隨托馬斯·杰弗遜,而不是金日成。所以,美國高級官員第一次進行這樣的表態無疑是重大突破。於是核凍結繼續,朝鮮還預備加入《導彈技術控制公約》(MTCR,要求所有導彈最大射程不能超過300公里)。 2000年,朝鮮高級軍事代表趙明錄與克林頓會面,幾星期後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回訪平壤,與金正日見面。隨後,克林頓計劃訪問平壤。到這時,美國已經取消了一些長期制裁,幾乎要和朝鮮實現邦交正常化。這些都是巨大的進步。可是,2000年美國大選之後,布希政府不但不承認和談,還將朝鮮納入了“邪惡軸心”國家。於是2002年,朝鮮又重啟核項目。

布希最大的錯誤是入侵伊拉克,第二大錯誤就是完全打亂克林頓的對朝政策。而奧巴馬幾乎不怎麼在意朝鮮,只在朝鮮有導彈測試的時候進行制裁。 2002年以後,美國的對朝政策沒有什麼改變。

界面文化:和克林頓時代對應,韓國總統金大中1990年代提出“陽光政策”。這是否和他經歷的韓國民主化運動有關?

卡明斯:1971年,金大中首次參加總統大選就獲得了540萬張選票,幾乎將舞弊謀求連任的朴正熙拉下馬。他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持異見者,而克林頓也曾抗議過越南戰爭,所以兩位總統有共同點,他們都理解抗議者和持異見者。但是民主化運動和陽光政策沒有什麼關係。 1945年,韓國各地散佈著很多民眾組織的“建國準備委員會”,很多委員會成員並非共產主義者,只是關心國家獨立,金大中也是其中的一員,這段經歷讓他更加深入地了解韓國和朝鮮的關係。在1945年到1998年的這段漫長的時間裡,他研究和思考了朝鮮問題,寫過一些以朝韓分裂為主題的文章。而他的上台和陽光政策的推行,正是經驗遇上了時機。他也真正推動了克林頓總統採取陽光政策。

總結以上這些,我看到,美國在朝鮮問題上唯一的進展都是通過高層直接對話實現的,所有的孤立、制裁和威脅統統沒有用,只會引發更多憎恨

( 休閒生活雜記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ulian2021&aid=108653588

 回應文章

暱稱者無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美國不了解自己在朝鮮半島究竟要幹甚麼
2017/10/12 14:19

事實上美國實際控制了朝鮮半島,不僅僅是在政治上。

美國藉由大量駐軍,以及亞洲金融危機收購的韓企,

完全掌控了朝鮮半島。這可由現任南韓總統用反對薩德爭取選票,

到當選後不得不出爾反爾看出。也可以由中國經濟懲罰南韓的嚴厲

看出南韓完全站到了中國對立面的現實。

金正恩可是跟普亭大帝相同的狠角色,在跟川普對罵的陣勢裡,

還經常佔據上風。美國之所以吃鱉,南韓之所以幾近小丑,原因

就出在美國不了解自己在朝鮮半島究竟要幹甚麼!

黃平 (julian2021) 於 2017-10-12 14:35 回覆:
正確,美國一直被軍火工業所控制。

安歐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10/12 09:05

承襲大英帝國的罪惡,大美帝國行為不足為奇。

人類統治沒有王道,所有帝國血跡斑斑。

天地萬物,最大禍害就是人類。

黃平 (julian2021) 於 2017-10-12 11:23 回覆:
這些國家總有被審判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