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5/06 11:18:25瀏覽2802|回應8|推薦69 | |
回憶小時候吃飯時,如果沒有把飯碗裡的米粒吃完或是不小心米粒掉到碗外,阿爸都會加以訓誡不珍惜米飯的珍貴,述說小時與阿公都只能吃「番薯籤」,有時還會略帶恐嚇式地說:「不吃盡米粒,長大是會取到花臉老婆!」,而這個「吃番薯籤」名詞自小時候起就一直根深蒂固地記著心裡面,隨著年紀漸長,有時會有一個疑問,阿爸小時候與阿公都是種田為生的,為什麼稻米長熟收成後都被收走,而自己只能窮困的吃「番薯籤」呢? 等到成年後,隨著接收的資訊多了,有一些人很喜歡讚美日本人對台灣的貢獻,其中一項就是「蓬萊米」! 他們說我們今天有著香噴噴、品質高、很好吃的台灣米,都是日本人帶給我們的,這時我的下意識反射動作都會出現,就是反問他們,你阿爸阿公日據時主食吃什麼? 這個問題問遍許多家裡的上一輩是從事耕種為生的人,幾乎回答都是同一答案,就是 -「番薯籤」,而米呢? 只有過節時才配些許摻著吃!,所以米飯在老一輩中是非常珍貴的食物,而一直縈繞腦袋中的那個問題又出現了,那「蓬萊米」是到哪裡去了,怎麼他們都吃不到呢? 我試著閱讀一些台灣歷史的書籍,從中找尋這個自小一直存在我心中很長久的疑問? 日人殖民台灣時(1896年入台),剛開始我台民從北至南,仍有著非常激烈的抵抗,全台各處都被戰火所波及,因而對農業的傷害非常大,到了1905~1910戰事稍為減緩,農業也逐漸恢復正常,1911~1920年,日人始能大規模進行農業發展的建設(註1),日人設立了兩個組織以推展農業改革,一為農業試驗所,一為農業組合(農會組織),這兩個組織想必大家今日都很熟悉,它們都還運作的非常好,其中農業試驗所就是從事稻米品種的改良及肥料改善、病蟲防害等一些耕種技術的提升,而「蓬萊米」也就是此時,由日人改良水稻品種而得出的新品種,然後就透過「農業組合」(農會),有組織地、有規模地,運用新技術,大肆推廣種植「蓬萊米」(註2)! 有了改良過的好米來耕種後,要增加收成量就得有大片的農地種植,大片農地種植第一個面對的問題就是水的問題,此時日本人派出水利工程師來解決處裡大規模農地所需要灌溉水的難題,台灣水量集中夏季,而且東西陡峭,無法儲存水量,這點大家住在台灣都耳熟能詳了! 所以就得興建水庫或大圳來有效率地運用水資源,這一時期最大的兩個水利工程就屬桃園大圳與媒體與網路上常引起討論的八田與一設計的嘉南大圳了,耗資龐大,每一工程耗時十年,完成後灌溉了大片農地,增加了稻穀的收成量,每甲產量提升2倍以上(註3)! 從日人為增近台灣農業發展,增進提升稻米的種植,可說費盡心力,撇開日據末期二戰影響,稻米的種植面積在日據時從1905年到1935年增加了50%,產量從1905年62萬公噸到1938年達到140萬公噸的最高峰!(註4),看到日人在台如此亮麗的農業建設成績,台民應該得發自內心好好歌功頌德日本帝國的德政啊! 讓我們在日治時期就比大陸進步,進入現代化的農業經營,今日許多親日派都講了上面的歷史給大家知道,感懷日人的偉大事蹟,可是問題還是未能找到答案? 阿爸與阿公種的米到那去了? 那「米」是到哪裡去了,怎麼他們都吃不到呢? 因為他們只講了一半,日人大力推動農業改革,不是想讓台民改善飲食品質,吃飽飽的好喊天皇萬歲的! 一切皆是在為母國-日本本土的日人提供廉價好吃的稻米,而台民呢? 原來台灣人喜歡當代工從日據時期就開始,真是一脈相承,我們台民就是日人眼中的廉價農工而已, 註1:戚嘉林,台灣史第三冊,第39章農業發展與壓榨,p1364,1998。 註2:戚嘉林,台灣史第三冊,第39章農業發展與壓榨,p1365,1998。 註3:戚嘉林,台灣史第三冊,第39章農業發展與壓榨,p1368,1998。 註4:戚嘉林,台灣史第三冊,第39章農業發展與壓榨,p1376,1998。 |
|
( 時事評論|雜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