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競爭恆在因為明星恆在,只是不再是建北而是私校
2012/03/10 22:40:24瀏覽304|回應1|推薦0

 

競爭恆在因為明星恆在,只是不再是建北

而是

私校

 

 

 

2011年的曾雅妮,2012年開春之後的林書豪,此二人挾著威猛的聲勢橫掃體壇。他們的表現受到全球囑目,也使得全台為之瘋狂,一方面讚賞他們的優異成績,另一方面也因同為炎黃子孫而感到與有榮焉。在一陣熱潮中許多人忽略了,其實建北學生的表現也不遑多讓。

 

國際間為促進科學教育的蓬勃發展,自1959年陸續舉辦各種中等學校數理科學奧林匹亞競賽,臺灣自1991年肇始,陸續分別加入各項競賽,結算至2011年,建中已獲一百七十八面獎牌,是國際科學奧林匹亞競賽史上全世界獲取獎牌數最多的高中,幾乎可與奧林匹亞競賽劃上等號。其他國際科展、亞太奧林匹亞、世界樂旗大賽、世界盃橄欖球賽…表現同樣可圈可點―別忘了上周末HBL也是由北一女封后。

 

建北的畢業生更是如此,除了兩屆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郝慰民,網球王子盧彥勳,此外更有成千上萬的畢業生在國內外各行各業尤其科學和學術界發光發熱、貢獻卓著。透過建中,全世界—特別是全世界的尖端優秀人士看見了臺灣的優秀。也正因為如此,建北成為許多國中生的標竿,夢寐以求的追尋所在。

 

由於曾雅妮和林書豪的優異表現,臺灣全民相挺之餘,也興起了高球和籃球的熱潮,各地球場人滿為患,連遊樂場的投籃機也生意興隆,有為者亦若是,很多年輕學子亦心嚮往之,但在同時無可避免的,曾雅妮和林書豪必定也對許多同行後輩甚至前輩造成了相當的壓力,平平是人,我也很努力呀!為什麼沒有這樣的成就?為什麼我就是進不了球,為什麼都沒有媒體鳥我;搞不好有人因此自殺,對這些人社會當然應予關注鼓勵輔導,但絕非因此就採均貧政策。我們的社會在瘋狂之餘沒聽到什麼封殺曾、林的聲音,奇怪的是當建北給年輕學子造成壓力時就成了眾矢之的。

 

自從政府決定實施十二年國教定案之後,要求建北免試成為社區高中的聲音即甚囂塵上,昨日教育部長更表示一百零八年起明星高中半數採免試名額。明星高中似乎是解決所有臺灣教育難題的唯一答案,彷彿只要砍掉了建北,臺灣所有教育問題立刻迎刃而解,所有國中立刻教學正常,補習班通通關門大吉,臺灣從此進入大同世界,全體人民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假如真是如此,犧牲掉建北也就罷了,可惜這是不可能的,姚明退休離開了球隊,林來瘋更加嚴重。為了舒緩競爭壓力,實現社會公平排除英雄主義,有人也許可以嘗試一下遊說政府強制媒體封殺林書豪(雖然這是極度荒唐的笑話),但我們能把紐約尼克、洛杉磯湖人、邁阿密熱火甚至NBA通通打掉嗎?我們可以關上門窗、閉起眼睛,但黑夜裡天上的明星恆久閃亮,一顆殞落了還有另一顆。

 

目前政府的作法是一步步消滅建北這些明星學校,是因為他們名聲太響?還是表現太優?一步到位,乾脆把臺成清交打掉不好嗎?他們造成的壓力更大!當幾乎全世界國家都在花大錢培育人才的此刻,建北這群平均年齡僅十七歲,資賦優異勤懇向學的孩子—到底做錯了什麼事?犧牲掉建北此類明星學校的同時其實也就犧牲掉了國家的光榮甚至國家的未來,到底可以成就甚麼?也許有一天台灣參與國際科學奧林匹亞競賽仍會獲獎,但得主全由私校接手,臺成清交成為私校畢業生群聚家園,部長會很高興?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syin&aid=6198439

 回應文章

保四乙怡靜
老師加油!!
2012/04/11 16:15

因為在準備保險法偶然發現這個網誌,哈

現在會真心為大多數的平民大眾著想的人真的不多了...

老師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