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4/28 23:44:09瀏覽1585|回應1|推薦17 | ||||||||||
由屏東縣家長協會主辦的「培養閱讀能力─種子家長進階培訓工作坊」,為期兩天的課程本日展開,由從事多年兒童文學創作與讀書會培訓講師林淑玟擔任授課,目的在於培養種子家長陪伴孩子深度閱讀、進入少年文學的世界,及引導國中小學生閱讀與共讀的能力。 這幾天正好在看《閱讀,動起來 2:香港閱讀現場》一書,書中提到「2007年底『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PIRLS)報告指出,在全球45個參與評估的國家中,跟我們同樣使用繁體中文的香港學生的閱讀能力,不但從第14名大幅躍升到全球第二,更遠遠領先台灣的第22名」。過去一向被視為文化沙漠的香港,能如此快速的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甚至遠遠超越曾經被他們當作「觀摩」對象的台灣,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閱讀的的外顯形式與內在素養---林淑玟 數字兒歌:
兒歌除了練習口語表達外,還有一些很重要的功能: 1. 練習咬字清楚:繞口令。 2. 節奏:歌需注重節奏,聽起來才會悅耳,不論是聲音的節奏與身體的節奏都很重要。 3. 管理秩序:可以是和小朋友的約定─只要唸兒歌就要回到座位坐好,嘴巴用來唸兒歌。帶新的班級,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建立共同的語言」,也可以用唐詩、弟子規等。越早把你希望的方式向孩子說明,他們才會知道怎麼做。 謎面
帶領人的內在素養 1. 認識帶領的角色 ─ 積極塑造一個溫馨、開朗的氣氛 成為教育人(故事人)如何照顧小朋友和自己,有兩大面向: (1) 營造溫馨的學習環境,必須具備秩序管理的工具。 (2) 照顧自己的情緒,不要讓自己太挫折。 ─ 積極聆聽 正確抓住說話者的想法和感覺,使說話者得到重視和能被理解。 不要拋無謂的問題,如「想不想」、「要不要」。 尊重說話的人,聆聽而且幫他整理,讓所有的人都能聽得懂。 2. 帶領人的工作 ─ 提供豐富的資訊,擴大成員的知識領域 看對方是什麼樣的容器,再決定給他什麼。帶領人必須懂得兒童心理學,知道孩子的注意力只能持續多久,給比他的年齡層高一點點的東西。帶領人要很敏感、對自己的特質認識得很清楚。 客隨主意,徵詢老師的意見後,與老師互相搭配,至少須配合老師。老師相信你的能力後,才有施展的空間。 ─ 提出另類思考 拓展成員的思路範圍 澄清自我觀念 提供學員溝通 共學的管道 帶活動或設計課程時會反省、夥伴提供意見和透過團體互相幫忙,找到方法就能找到動力。對別人說話時應盡量使用正面的語言,看到別人的優點;觀念轉換很重要,聽別人的意見時,要想成:別人是希望我進步才會告訴我的。 促進彼此的關係 激發學習的興趣 提供學習的方法 不用寫學習單,還有很多方法可以檢測孩子讀到的東西和層面,讓他覺得學習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因為熱愛閱讀,可以幫助後段班的孩子,讓他們有改變的機會;因為熱愛閱讀,可以幫助弱勢的孩子,讓他們有了脫貧的機會。 小朋友有好動與好奇的兩大特質,我們要根據他們的特質來設計活動,所以千萬不要在台上唱獨角戲,這是我們相互間的期許,我們要慢慢引導孩子,每次向前邁一小步。 3. 帶領人應有的素養 ─熟悉閱讀的媒材: 紙本─ 報紙(國語日報)、雜誌、圖畫、圖畫故事書(繪本)、民間故事、童話、兒童散 文、現代少年小說、古典文學。 透過閱讀來處理內心的情感問題,二、三年級開始可以使用橋樑書。 非紙本─ 故事錄音帶(光碟)、影片、音樂、風景、展覽、表演、戲劇。 ─ 文學素養 文化內涵 透過讚美、包容的語言來表達 立志成為故事人,語言的使用很重要,怎樣轉換成孩子聽得懂的語言和文字。 ─ 認識對象的心理狀況 活動能力 如果對象是銀髮族,還要注意他們的活動能力和心理層面。 ─具有同理心 展現出同理心,因為你的行為,會在不知不覺間傳輸觀念給孩子。 ─自我情緒管理 一般最常面臨的是挫折,但表現在外的卻是憤怒。瞭解這一班的孩子有什麼狀況,是第一個一定要做到的部份。檢視你的情緒開關(臨界點)在哪裡? ─預見可能發生的問題 (1) 活動前 例:不願意參加活動 (2) 進行中 例:唱反調、干擾課程進行 (3) 結束時 例:對獎品有意見 ─自我特質的認知 願意接受挑戰 不怕挫折 學習與他人配合的態度:(1) 事前協調 (2) 事後檢討。讓自己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願意面對自己的缺點,你就會知道怎麼做。 4. 帶領人可以具備的素養 (1)危機處理:要知道方法。 (2)雨天備案:缺少器材道具、場地臨時更換、時間延長或縮短時的備案。至少要有三首熟悉的兒歌、兩個隨時可說的故事腹案。 體驗遊戲: 1. 拍一下右邊的肩膀代表 10, 拍一下左邊的肩膀代表 1。小組成員可以先討論無聲的溝通暗號,從最後一位往前傳,把看到的數據,依序逐漸傳到最前面一位。 2. 拍一下右邊的肩膀代表 1, 摸一下左邊的耳朵代表 5。從最後一位往前傳,把看到的數據,依序逐漸傳到最前面一位。 3. 傳話遊戲:傳一組有聲無字、也無意義的密碼。 從傳達的遊戲中,可以了解自己接受訊息與轉化訊息間有什麼問題,傳話遊戲對小朋友來說比較簡單,因為孩子只要透過聲音就可以學習,大人卻非得要找到對應的字才行。 3. 敘述者說出積木排列的順序與顏色、形狀,再由小組成員按照指示組裝。 第一次:敘述者背對觀眾看不到觀眾表情,小組成員也不能出聲提問。 第二次:敘述者面對觀眾,每個小組只能問一個問題。 第三次:敘述者面對觀眾,每個小組可以盡情發問。 經由三次操作,我們可以了解到經驗的重要性,因為前二次的操作者講述的盲點,經由後來的人修正,而且面對觀眾時可以看得到觀眾臉上的表情,判斷操作者是否還有疑問。我們做父母的人常常面對孩子,卻視而不見的背對他的表情。 (遊戲)規則說明是否清楚? 會注意對方的問題在哪裡嗎? 使用共同的語言。還沒訂定共同語言(我的左右邊、幾個突起的積木)之前,形狀是很抽象的。 兒歌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