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翁志萍< 鍾山碑文 >
2009/12/15 14:49:23瀏覽1556|回應0|推薦17


                                翁志萍< 鍾山碑文 > 
  
   金陵天險,啟六朝興替,為大明王室之都;鍾阜龍蟠,紫氣騰雲,乃金陵鎮岳之山,偉人長眠之所。昔天下稱名勝者,麗不欲若宅第,靜不欲若深宮,僻不欲若遠山,幽不欲若庵隱。今登鍾山,景若可觀而可與之俱也。

   悠悠古都,連綿鍾山,曾經歷盡滄桑,兵燹浩劫;雨淋風化,日漸傾頹。幸南京人民于甲申之年,斥資五十億,啟動整治宏圖,遷徙十三村,移民兩萬餘,綠美化七千畝。修葺兩大陵墓,浚城池,築苑囿,開闢公園,鋪設新棧道。輒樂遊鍾山,興之所至,何帝鄉之足遠哉!

   鍾山風景,雖無抗日蔽雲之高峰,而朝嵐夕翠,瞬息殊觀;雨過晴初,烟霞異色。每當深秋之晨,約有志於健行或踏青者,徜徉其間,看那素軀綽態,瑰葉豔天,非青不綠,盡是層層楓紅。或待春分時節,尋訪古城,探詢古蹟,緬懷古人,為時光之旅,縱心出遊,其樂難忘。翁志萍謹記西元2009年12月。   
   
                                 余秋雨< 鍾山碑文 >  
  

   華夏大地,美景無數,卻有寥寥幾處,深嵌歷史而風光驚人。其中之一,在南京鐘山之麓。此地山雄水碧,古跡連綿,徜徉其間,步步皆是六朝熏風,南唐遺韻;隱隱可見大明王氣,偉人身影。每當清秋時節,重重悲歡歸於楓葉,滔滔故事凝於靜穆。山嵐夕陽,明月林禽,真可謂中國文化之最高詩境也。

    鐘山風景,美則美矣,無奈龍虎際會,風雨蒼黃,歷盡浩劫,日漸頹蕪。所幸得逢盛世,重新打點山河,南京人民于甲申之年啟動整治宏圖,斥資五十億,搬遷十三村,移民兩萬余,增綠七千畝,新建棧道,呼集物種,辟出諸多公園,重修兩大陵墓,一時氣象萬千,如畫卷新展,嶺苑初洗,經典再現。金陵古城,自此更可俯仰歲月,迎迓遠近;中華文明,由此增一聚氣之谷,讀解之門。主事者命余作文,方落數語,已煙霞滿紙,心曠神怡。 余秋雨己醜秋文並書

附記:
一、     據中國時報98年12月8日大陸新聞A13版報導,余秋雨所撰〈鍾山碑文〉(350字)網友譏作嘔,爭議不斷。筆者以為,為文各有所好,海畔有逐臭之夫。讀余文如飲深山泉水,令人醒腦清脾,記憶深刻。筆者於西元2002年初冬,旅遊南京紫金山中山陵,唯未曾造訪鍾山。故於賞評後沈浸其人,咀嚼其味,虛擬其境,並援引以為文。(350字)。

二、     (吳志):張紘謂孫權曰:「金陵地形有王者氣,宜為督邑。」轄境鍾山,山勢起伏曲折,蜿蜒數十里,似若龍蟠。諸葛孔明亦云:「鍾阜龍蟠,石城虎踞,帝王之宅。」

三、     鍾山,金陵之鎮山也。庾闡〈揚都賦〉云:時有紫氣,名紫金山。漢末,秣陵縣尉蔣子文逐盜,死於此,吳大帝為立廟,封蔣侯。大帝祖諱鍾,或名蔣山。

四、     明祖定鼎,金陵升為南京,官闕陵寢,尤擅壯麗,故人謂金陵菜餚酒保,皆有六朝風味。南京是中國著名七大古都之一,又是二十四座歷史名城之一。有將近2500年建城史,1700年建都史,號稱「六朝古都」、「十朝建都」。

五、     附記二、三、四參閱明〈金陵世紀〉、〈金陵選勝〉、〈留都見聞錄〉及清〈金陵覽古〉、〈金陵待征錄〉。(南京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rping&aid=3590733